【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
技术介绍
内窥镜诞生50多年来,经历了从疾病诊断到疾病治疗的阶段,对一些消化疾病的治疗已经十分有效和可靠甚至成为一些疾病治疗的首选疗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活检术、EMR(内镜粘膜切除术)、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技术的发展,其对消化道的息肉和早癌症的治疗,正逐渐成为一种首选诊疗手段。尤其对早癌的发现、诊断和切除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已研发出一些内镜下的专用器械,然而,与其它内镜下治疗技术相比仍显得操难度较大。现阶段EMR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息肉切除法:即粘膜下注射-切除法。该方法简单方便,临床应用最广;(2)透明帽法:即在内镜头端安装不同规格、不同平面或斜面的透明塑料帽对病变进行吸引切除;(3)套扎器法:内镜头端安装套扎器,内镜下套扎器对准所要切除的病变吸引后,橡皮圈套住病变形成亚蒂样息肉,再在橡皮圈下圈套电切包括橡皮圈在内的病变;(4)分层切除法。现阶段ESD操作方法步骤复杂,操作时间长,所涉及的器械较多,技术要求也较高。操作步骤(1)标记;(2)粘膜下注射;(3)预切开周围粘膜;(4)剥离病变;(5)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刀头部,刀头部连接电源;在软管部内设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于软管部的端部;手柄部内设置两个转动盘,各对引导线穿出软管部后分别连接一转动盘,位于软管部内的两对引导线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转动盘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带动软管部端部连同刀头部向不同方向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刀头部,刀头部连接电源;在软管部内设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于软管部的端部;手柄部内设置两个转动盘,各对引导线穿出软管部后分别连接一转动盘,位于软管部内的两对引导线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转动盘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带动软管部端部连同刀头部向不同方向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手柄部内设有穿线板,穿线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穿线孔,各对引导线分别穿过两个穿线孔后,分别连接于转动盘与手柄部中心轴相平行的径向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穿线板上设置有两对穿线孔,两对穿线孔以软管部内垂直于转动盘中心轴线的一对引导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两对引导线分别穿过这两对穿线孔,并连接于最接近的转动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手柄部内设有导线板,在导线板上设有两对导线孔,两对导线孔分别与各对引导线所在平面共面,各引导线分别穿过与其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黑鹰,赵文俊,徐传友,张广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医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