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蓉娥专利>正文

自毁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09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毁式注射器,是可供一针头的接设,其特征在于,该注射器包含有:    一针筒,具有一筒身设有一容置孔,一止推部由该筒身向针头方向形成,一卡止部形成于该容置孔内缘,一针头接部供针头的装设;    一推杆,具有一杆身,一卡接件接设于该杆身,以及一推拉部设于其后端供手指的推拉用;    一止塞组,具有一塞体呈圆盘状而可活动塞设于该针筒的容置孔,一卡止缘形成于该塞体是可弹性变形地向前通过该针筒的卡止部接著于后退时卡设于该针筒的卡止部,一卡接件接设于该塞体而可与该推杆的卡接件卡接使与该推杆连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注射器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自毁式注射器
技术介绍
按,现有的注射器在注射完后,可能被再一次使用注射,因而将造成受注射者感染的情形。因此,即有多种不同结构的自毁式注射器因应而生,但是,其中不乏多种极为复杂的设计,其成本偏高或操作困难而无法广被采用;另外,又有一些简单的设计,但是其可能造成注射的正确性不良,或者仍可重复使用,或容易被拿来回收处理后使用等主要问题。例如,一般自毁式的针筒,通常是在推杆上直接一体成形一卡合件其可断离而可卡止于针筒预定部位,这样的设计大部份必须加设一胶塞,因为模具成形脱模一体式的卡止缘较为困难,或者其分模线须位于外周或纵向而无法与该针筒的内孔密封,容易造成漏液。申请人有监于上述缺点,因此加以苦心研发本技术自毁式注射器,其可达成以下各创作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其完成注射后可使止塞组保持位于该针筒内部,而可防止重复使用。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更在提供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其可使构件的制造容易,组合及操作方便。缘以达成前揭创作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是可供一针头的接设,该注射器包含有一针筒,具有一筒身设有一容置孔,一止推部由该筒身向针头方向形成,一卡止部形成于该容置孔内缘,一针头接部供针头的装设;一推杆,具有一杆身,一卡接件接设于该杆身,以及一推拉部设于其后端供手指的推拉用;一止塞组,具有一塞体呈圆盘状而可活动塞设于该针筒的容置孔,一卡止缘形成于该塞体是可弹性变形地向前通过该针筒的卡止部接著于后退时卡设于该针筒的卡止部,一卡接件接设于该塞体而可与该推杆的卡接件卡接使与该推杆连动;当该止塞组受该推杆回拉时,该推杆的卡接件或该止塞组的卡接件是可产生断离,该推杆回拉而该止塞组仍卡止于该针筒,使针筒无法再度使用。其中该止塞组的卡止缘是可密封该针筒的容置孔。其中该止塞组还设有一胶塞密封该针筒的容置孔。其中该推杆还具有一抵部,而该止塞组亦具有一抵部可与该推杆的抵部推抵。其中该止塞组还具有一辅助卡部可卡紧于该针筒的针头接部内孔。其中该止塞组的卡接件是为复数个可弹性变形的爪片。其中该推杆具有一拉断部形成于该杆身与卡接件间。其中该止塞组具有一环槽于该塞体内侧。其中该止塞组是以模具塑胶射出成形,其形成有一分模线位于该塞体外缘端部。其中该止塞组的塞体是呈锥形。附图说明为使更了解本技术的特点及功效,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操作状态图,显示止塞组迫抵针筒的卡止部的状态。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操作示意图,显示推杆将止塞组推到底的状态。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操作示意图,显示推杆稍微拉回连动止塞组的状态。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操作示意图,显示推杆的拉断部断离的状态。图7是本技术另一止塞组与针筒的组合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再一止塞组与针筒的组合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又一止塞组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又一止塞组的端视图。图11是本技术止塞组加装一胶塞的组合图。图12是本技术止塞组加装另一胶塞的组合图。图13是本技术更一止塞组的剖视图,显示该卡接件形成有若干卡爪的结构。图14是本技术推杆与止塞组的平面分解示意图,显示二者卡接结构互换的状态。图15是本技术又一止塞组的剖视图,显示其塞体概呈平面形圆盘状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自毁式注射器,是接设一针头N;该注射器包含有一针筒10,具有一筒身11呈直筒状设有一容置孔12,一止推部13由该筒身11向针头N方向形成,一卡止部15形成于该容置孔12内前段,一针头接部16供针头(N)的装设,一手持耳17接设于该筒身11后端,一推杆挡缘18设于接近容置孔12开口处。一推杆30,具有一杆身31可插设该针筒10的容置孔12,一卡接件33接设于该杆身31,一拉断部34形成于该杆身31与卡接件33之间,一勾接部35形成于该卡接件33外周,一抵部36位于该杆身31前端,一推拉部37设于其后端供手指的推拉,以及一止脱部38可抵止于该针筒10的推杆挡缘18。一止塞组40,具有一塞体41呈锥形圆盘状而可略为弹性变形,一卡止缘42形成于该塞体41外周而可向前通过及向后卡止于该针筒10的卡止部15,于本实施例中该卡止缘42是恰可密封该针筒10的容置孔12,一卡接件43接设于该塞体41对应该推杆30方向,一卡接孔44形成于该卡接件43内,一勾接部45形成于该卡接孔44而可与该推杆30的勾接部35勾接,一抵部46可与该推杆30的抵部36顶抵,以及一延伸杆47接设于前端。有关本实施例的操作情形,说明如下其向前推动操作时,如图3所示,是该推杆30向前推使以其抵部36推抵该止塞组40的抵部46,该止塞组40的卡止缘42即迫抵该针筒10的卡止部15略为弹性变形而通过;接著,如图4所示,将该推杆30推到底使该止塞组40的塞体41压抵至该针筒10的止推部13,而可将药液注射出。其向后回拉操作时,如图5所示,该推杆30回拉即带动该止塞组40位移,而使该止塞组40的卡止缘42将挡抵于该针筒10的卡止部15,而使该止塞组40无法再位移;此时,若再持续用力拉动该推杆30即会使其拉断部34断离,而使得推杆30可以回拉,而该推杆30断离的卡接件33与止塞组40仍卡止于该针筒10的容置孔12,如图6所示。因此,该注射器此时即呈业界所称的自毁状态,无法再被重复使用而具有安全性。另外,由于该止塞组40采单件式,因此可由轴向脱模而形成一分模线4A位于其塞体41端部,因此其卡止缘42并不受其分模线4A影响而仍可与该针筒10的容置孔12保持良好的密封,而可不使用胶塞。本技术的构件制造成本可大为降低,且具备自毁功能,因此可望取代传统式注射器的市场。除了以上实施例的外,本技术亦可实施如下首先,如图7所示,其中该止塞组是亦可不包含有前一实施例中的延伸杆。或者,如图8所示,该止塞组亦再具有一辅助卡部48呈筒柱状形成于该延伸杆,而可与该针筒的针头接部的内孔卡合而提供一些拉回时的卡合力。如图9及图10所示,该止塞组的辅助卡部是形成若干凸条481可对应预定紧度卡设于该针筒的输液孔;以及该止塞组更形成有一环槽49于该塞体内侧,使向前推进时该塞体更方便弹性变形。再者,如图11及图12所示,该止塞组亦可更具有一胶塞50、50A装设于该塞体的后端或者是前端,以提供相对该针筒的容置孔密封作用。以及,如图13所示,该止塞组的卡接件43A是为若干爪片其可弹性弯曲变形,而其勾接部45A是为一倒勾形成于该各卡接件43A。或,如图14所示,该推杆的卡接件33B与该止塞组的卡接件43B是与前一实施例中的结构互换,而该推杆回拉时可将该止塞组的卡接件43B拉动而与该止塞组的主体断离分离。而且,如图15所示,该止塞组的塞体41A是亦可呈平面形圆盘状。由以上各实施例说明,可归纳本技术的特点如下1.本技术自毁式注射器,其完成注射后可使止塞组保持卡止于该针筒内部,而可防止重复使用。2.本技术自毁式注射器,其止塞组及推杆的组合及分离结构简易,构件简单且制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蓉娥
申请(专利权)人:刘蓉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