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潮专利>正文

动脉腔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25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动脉腔内支架,主要由环网及轴向连接体构成,其特征是:环网由环状单元及网状单元顺序连接结合共同组成,由轴向连接体外围连接固定,形成管状体,管状体的外部覆有膜或布。(*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动脉血管的腔内支架,属于可植入血管内的医用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动脉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对于血管瘤、夹层瘤等病症,常用动脉内支架导入法进行治疗,即将动脉腔内支架送入动脉病变部位,在动脉腔内重建动脉壁,恢复动脉正常血流。而现有的动脉腔内支架大多为网格状,或其它形状,通过送入器送入血管中。但由于支架的韧性或强度均一致,不能够适应血管壁内复杂的条件要求,如弯曲度的要求,端部抗冲击力的要求等,因此支架使用的安全性及疗效受到影响。尤其是最常用的网格状的动脉腔内支架,极易扭曲变形,阻碍血液流动,又容易因血液流动而移位,造成手术失败;而其它形状的动脉腔内支架随血管的弯曲而变化的性能差,即顺应性差,因此手术的治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动脉腔内支架,以适应血管内复杂的状况,提高支架的使用可靠性及疗效。本技术所设计的动脉腔内支架主要由环网及轴向连接体构成,环网由环状单元及网状单元顺序连接结合共同组成,由轴向连接体外围连接固定,形成管状体,管状体的外部覆有膜或布。动脉腔内支架的环状单元位于支架的端部。动脉腔内支架的环状单元的形状为折线形、锯齿形、波浪形或矩形等。为适应动脉病变部位的特殊要求,动脉腔内支架的端部可为异形。为使适用范围更广,在上述动脉腔内支架的端部还可连接有支管。支管的侧部由布、膜或至少两根侧丝连接。支管能够向外侧翻转。本技术在应用时,与现有的动脉腔内支架的应用相同,通过送入器将动脉腔内支架送入血管病变处。由于支架的端部为环状单元,其强度高,不易受血管压力或血液冲击扭曲变形,因此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起到支撑定位作用,使动脉腔内支架与血管壁紧密贴合;而支架中的网状单元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能够随血管的弯曲而变化,使支架各部位都与血管具有较好的贴合,增强了支架的顺应性,提高动脉血管手术的成功率及手术后的治愈率,并且延长治愈后的支架在血管内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动脉腔内支架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动脉腔内支架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动脉腔内支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动脉腔内支架,主要由环网及轴向连接体构成,环网由两端的环状单元1及中间的网状单元2组成,通过轴向连接体外围连接形成管状体,管状体的外部覆有膜3。其中的环状单元1为折线形状。该种动脉腔内支架不仅能够随血管弯曲而变化,顺应性强,而且端部的定位及抗扭曲性好,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动脉腔内支架在血管内的可靠性及延长在血管内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另一动脉腔内支架,其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主要由环网及轴向连接体构成,所不同的是环网由一端的环状单元1及网状单元2组成,通过轴向连接体外围连接形成管状体,管状体的外部覆有布3。环状单元1的形状为锯齿形,其所在端为异形端,以适应特殊部位血管的要求。该种动脉腔内支架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优点,并且能够满足特殊需要。实施例3如图3所示的又一动脉腔内支架,其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主要由环网及轴向连接体构成,环网由两端的环状单元1及中间的网状单元2组成,通过轴向连接体外围连接形成管状体,管状体的外部覆有膜3。所不同的是环网一端的环状单元1带有支管4,支管4能够向外侧翻转。另外环状单元1的形状为波浪形。该种动脉腔内支架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优点,适用于血管中带支血管的特殊部位。上述实施例是本技术几种具体方案举例,保护范围依权利要求所限。权利要求1.一种动脉腔内支架,主要由环网及轴向连接体构成,其特征是环网由环状单元及网状单元顺序连接结合共同组成,由轴向连接体外围连接固定,形成管状体,管状体的外部覆有膜或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腔内支架,其特征还在于环状单元位于支架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脉腔内支架,其特征还在于环状单元的形状为折线形、锯齿形、波浪形或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腔内支架,其特征还在于动脉腔内支架的端部可为异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腔内支架,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动脉腔内支架的端部还可连接有支管,支管由侧部的布、膜或至少两根侧丝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脉腔内支架,其特征还在于支管能够向外侧翻转。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修复动脉血管的动脉腔内支架,属于医用元器件。动脉腔内支架主要由环网及轴向连接体构成,环网由环状单元及网状单元顺序连接结合共同组成,由轴向连接体外围连接固定,形成管状体,管状体的外部覆有膜或布。本技术使用时安全、可靠性强,主要用于坏损血管的修复。文档编号A61F2/06GK2629739SQ0326467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潮 申请人:李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潮
申请(专利权)人:李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