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上述方法包括:在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获取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将构建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预设人脸活体三维模型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所述预设人脸活体三维模型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为人脸活体。上述人脸活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可成功避免攻击者利用平面图像、提前录制的视频、在线实时视频或屏幕显示的三维人脸模型攻击人脸活体检测系统的现象,提高了人脸活体检测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式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智能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的更新迭代,移动网络通信速度的突飞猛进,使得智能设备的功能和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已经成为个人重要的信息枢纽。与此同时,随着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在身份认证领域的逐步应用,假冒攻击(或复制攻击)对人脸实名认证系统构成很大的威胁,对人脸实名认证系统的应用也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人脸活体检测技术作为正是一种安全防范技术,可以防止攻击者利用照片或者视频等手段假冒他人与计算机或智能设备进行交互。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在许多依赖于人脸进行自动认证的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能够避免计算机或智能设备被攻击者欺骗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有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一般是采用输入视频流的每一帧,提示被测试者摇头、张/闭嘴或者眨眼,在与被测试者的交互过程中,利用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对每一帧的人脸活体状态信息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输出。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利用人脸所在矩形区域的左上角坐标和右下角坐标确定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通过大量数据和测试发现现有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的缺陷如下:1、通过视频聊天,如QQ、微信等,攻击者按照提示做出指定的动作,可以很容易成功攻击人脸实名认证系统,导致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的失效。2、攻击者利用各平面图片,结合三维图像软件,在计算机或智能<br>设备上合成人脸三维模型,并显示在屏幕上,屏幕中的三维模型按照提示做出指定的动作,也可以成功攻击人脸实名认证系统,导致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容易被视频和三维图像软件合成的三维模型攻击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包括:在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获取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将构建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预设人脸活体三维模型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所述预设人脸活体三维模型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为人脸活体。可选地,所述在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包括:在所述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静止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所述在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包括:在所述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上下和/或左右角度的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包括:根据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深度信息图像;根据所述深度信息图像,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或根据获取的视频,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展开图像;根据所述三维展开图像,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脸活体检测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三维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相似度获取单元,用于将构建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预设人脸活体三维模型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所述预设人脸活体三维模型的相似度;比较确定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为人脸活体。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静止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上下和/或左右角度的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所述三维模型构建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深度信息图像;根据所述深度信息图像,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或根据获取的视频,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展开图像;根据所述三维展开图像,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器、加速度传感器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人脸活体检测装置;所述图像采集器用于在所述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采集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并将采集的图像或视频发送给所述人脸识别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运动状态,以确定所述图像采集器在所述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移动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多张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可成功避免攻击者利用平面图像、预先录制的视频、在线实时视频或利用屏幕显示的三维人脸模型攻击人脸活体检测系统的现象,提高人脸活体检测的准确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识别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中采集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中采集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视频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待测场景中由人脸的多张图像得到的深度信息图像;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待测场景中由人脸的视频得到的三维模型展开图像;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活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活体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21至S24。S21、在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获取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将构建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预设人脸活体三维模型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所述预设人脸活体三维模型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为人脸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
角度的图像或视频;
根据获取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构建
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
将构建的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预设人脸活体三维模
型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与所述预设人脸活
体三维模型的相似度;
判断所述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
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为人脸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测场景中
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
包括:
在所述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静止人
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测场景中
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
包括:
在所述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
上下和/或左右角度的图像或视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所
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
脸的三维模型,包括:
根据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深度信息图像;根
据所述深度信息图像,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或
根据获取的视频,确定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展开图像;根
\t据所述三维展开图像,构建所述待测场景中人脸的三维模型。
5.一种人脸活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待测场景中人的头部静止时,获取所述待测场
景中人脸的不同角度的图像或视频;
三维模型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春,蔡志文,王贤良,杨春宇,贺银苹,孙英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