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用智能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89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液用智能监测仪,由滴液监视器、专用微电脑和流量调节器三部分组成,具有可预置滴液速率限值、调节滴率速率、显示输液器茂菲氏管滴液状况等功能,当茂菲氏管内滴嘴不滴液或液面淹没滴嘴时,当滴液速率超过预置的限值或输液瓶内需加换药液时,仪器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使用该仪器输液不改变常规输液方式,不受药液色别限制.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用智能监测仪,属于医疗器械。据初步检索,在本技术作出之前,尚无与此相同的输液用智能监测仪。目前,各医疗单位在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输液过程中的即时状态(如滴液速率、瓶内液面高度等),一般都是由护理人员用眼睛实时观察而掌握,因此无论在思想上还是体力上护理人员的负担都较重;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输液监护报警仪(见ZL8709481),能够在不改变常规输液方式的情况下,对输液中出现的需要加换药液、茂菲氏管内滴嘴不滴液、茂菲氏管内液面淹没了滴嘴、茂菲氏管内剩液太少(或无剩液)等,均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它对于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和医院科学管理,有着积极作用,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用智能监测仪,它除了可以实时监测输液过程中的状态变化,达到确保输液的正常进行外,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要点在于专利技术者设计了一个以单片微处理机为核心的监测器主电路,从而使监测仪不但具有多种功能(本文下面将详细介绍),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滴液监视器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流量调节器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监测器主电路的电原理图。本技术由滴液监视器、专用微电脑、流调节器、显示屏、滴率限值拨盘、输液瓶选择键、报警指示灯、电源及开关、外壳等部门组成。附图1中,[1]为输液瓶、[2]为输液胶管、[3]为茂菲氏管、[4]为滴液监视器、[5]为流量调节器、[6]为专用微电脑、[7]为显示屏、[8]为滴率限值拨盘、[9]为输液瓶选择键、[10]为电源开关、[11]为报警指示灯、[12]为固定夹、[13]为输液架。附图2所示的滴液监视器结构示意图中,[4-1]、[4-2]分别为红外发射管孔和红外接收管孔,内装红外发射管(VD1)和红外接收管(VD2),[4-3]为限光孔,[4-4]为茂菲氏管嵌槽,[4-5]为外壳,为整机外壳的一部分,[4-6]为红外发射管及接收管导线引出孔。图3所示的流量调节器,由挡块[5-1]、调节轮轴[5-2]、调节臂[5-3]、调节轮[5-4]、阻尼轮[5-5]、支架[5-6]、阻尼簧片[5-7]、固定螺钉组成。挡块[5-1]、支架[5-6]与本技术的外壳组成一体,调节轮[5-4]、阻尼轮[5-5]由调节轮轴[5-2]固定在支架[5-6]上,阻尼轮[5-4]与支架[5-6]之间设有阻尼簧片[5-7],流量的调节通过操纵调节轮轴[5-2]顶端的调节臂[5-3]来实现。图4所示的电原理图中,VD1、VD2分别为茂菲氏管监视器中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N1]为微电脑中央处理单元,[N2]、[N3]为程序存贮器、[N4]、[N5]和[LCD]构成数字显示电路、[S1]、[S2]和[VD3-VD10](二极管)构成滴率限值预置电路,[S1]、[S2]的输入端并联后接[N1]的37脚,上述元件组成的微电脑电路,其接法为典型的单片微处理机数显系统,(见上海元件五厂《晶峰器件应用》第15期专辑),故无需详述;运放电路[N6]及阻容元件R1-R3及C1构成脉冲放大器,其2个输入端接VD2的输出端,[N6]的输出端接[N1]的39脚,运放电路[N7]及峰鸣器[B]、电阻R4、发光二极管[LED]构成声光报警电路、[N7]的反相输入端接红外发射管VD1的正极、同相输入端接[N1]的36脚,电阻R5和K1为输液量选择电路。本技术中,[N1]为80C39、[N2]为HC373、[N4]、[N5]为CD4055、LCD为液晶显示片,VD1为BT401、VD2为3DU4、[N6]和[N7]为一块LN324。以下对输液智能监测仪工作过程及原理进行叙述(一)茂菲氏管监视器的核心部件为发射管VD1和接收管VD2。当VD1的光通过限光孔照射到VD2上不变时,VD2呈现一定的低电阻,如果照射到VD2上的光强弱发生微弱变化,相应呈现的电阻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变化的电脉冲。当正常输液时,先把茂菲氏管装入嵌槽[4-4]内,此时,管内滴咀高于限光孔2毫米左右,由于茂菲氏管滴咀不断滴液,使VD2就不断受变化的光照,产生电脉冲,送专用微电脑处理;当滴咀不滴液或液面淹没了滴咀时,VD2所受光照不发生变化,不再产生电脉冲,专用微电脑处理后会报警。限光孔的作用在于减弱周围环境光线对VD2的影响。(二)专用微电脑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当正常输液时,VD2所受光照强弱不断发生变化而产生电脉冲,经[N6]放大后送[N1]处理。[N1]按照[N2]内固化的程序,对此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将滴液的间隔时间换算为滴率值,经[N4]、[N5]驱动送LCD实时显示,同时[S1]和[S2]预置的滴率限值经[VD3-VD10]供[N1]比较判别,当实际的滴率超出滴率限值范围时,[N1]输出一报警信号,经[N7]功率放大后送LED和B声光报警,若实际滴率未超出限值范围则不报警。当[S1]和[S2]的预置限值为“00”时,[N1]对滴率仅显示而不进行比较判别和报警。当滴咀不滴液或滴面淹没了滴咀时,VD2所受光照不发生变化,不再产生电脉冲,[N1]延迟一段时间(如10秒)即报警。[R5]和[K1]为输液量选择电路,K1的两种状态(开或闭)标志着两种不同的输液滴数,并根据一次性输液器的国家标准GB8368-87近似对应二种不同的输液量(如医学上最常用的250ml和500ml输液瓶)。在输液量[N1]对药液滴数进行计数,当实际输液滴数接近K1的状态所标志的输液量时而提前报警。这时如需要消除这种提前报警信号,只要电源断开并重新接近一次。此外,一旦药液输完,茂菲氏管内滴咀不滴液,如前所述,本仪器也会报警。本技术的特点显示屏能自动显示输液器茂菲氏管的滴液状况及其滴率,流量调节器能调节滴液速率,拨盘可以预置滴液速率限值,当茂菲氏管内滴嘴不滴液时,当茂菲氏管内液面淹没了滴嘴时,当滴液速率超过预置的限值是,当输液瓶内需要加换药液时,仪器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使用该仪器不改变原有的输液方式,不受药液色别的限制,安全可靠,可用于各类病人的输液。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用智能监测仪,由滴液监视器、流量调节器、监测仪主电路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监测器主电路除了其核心部件-一个典型的单片微处理机数显系统(N1、N2、N3、N4、N5、LCD构成)外,还包括一个滴率限值预置电路(S1、S2、VD3-VD10构成),一个脉冲放大器(N6及阻容元件构成)和一个声光报警电路(N7、B、ELD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运放电路N6反相输入端接红外发射管VD1正板、同相输入端接N1的36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流量调节器由挡块、调节轮轴、调节臂、阻尼轮、支架、阻尼簧片组成。专利摘要一种输液用智能监测仪,由滴液监视器、专用微电脑和流量调节器三部分组成,具有可预置滴液速率限值、调节滴率速率、显示输液器茂菲氏管滴液状况等功能,当茂菲氏管内滴嘴不滴液或液面淹没滴嘴时,当滴液速率超过预置的限值或输液瓶内需加换药液时,仪器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使用该仪器输液不改变常规输液方式,不受药液色别限制其特点是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用智能监测仪,由滴液监视器、流量调节器、监测仪主电路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监测器主电路除了其核心部件—一个典型的单片微处理机数显系统(N1、N2、N3、N4、N5、LCD构成)外,还包括一个滴率限值预置电路(S1、S2、VD3—VD10构成),一个脉冲放大器(N6及阻容元件构成)和一个声光报警电路(N7、B、ELD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泳高学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计算机开发应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