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盧文华专利>正文

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208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筒体,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筒体后端连接有一手柄,该手柄上设有一第一固定孔,该筒体外壁连接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一接触组件,其内部形成有一吸引空间,该接触组件连接于该筒体前端,该吸引空间与该容置空间相通; 一推杆,其前端伸入该筒体的容置空间内部; 一活塞组,其可往复运动的安装在该筒体的容置空间内部,并位于该推杆前方;以及 一弹性组件,其安装在该筒体的容置空间与活塞组之间,并顶推活塞组于容置空间内部向后移动复位。(*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尤指一种可在人们遭受蚊、虫、蜂类、毒蛇等叮咬时,立即抽出毒液,具有紧急救护功能,且便于随身携带的毒液抽取装置。除此之外,当人们身处户外时,均有可能遭受蚊、虫、蜂类、毒蛇等叮咬,使毒液侵入人体,进而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在户外时,往往会因为无法立即就医,而延误医治的时机。因此,本专利技术人为了改善上述缺陷,研究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可在人们遭受蚊、虫、蜂类、毒蛇等叮咬时,立即抽出毒液,以减轻毒液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具有紧急救护的功能,以避免延误医治的时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并可收合成较短的长度,可便于随身携带,而利于作及时处理。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拆装容易,便利于组装及使用。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包括一筒体,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筒体后端连接有一手柄,该手柄上设有一第一固定孔,该筒体外壁连接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一接触组件,其内部形成有一吸引空间,该接触组件连接于该筒体前端,该吸引空间与该容置空间相通;一推杆,其前端伸入该筒体的容置空间内部;一活塞组,其可往复运动的安装在该筒体的容置空间内部,并位于该推杆前方;以及一弹性组件,其安装在该筒体的容置空间与活塞组之间,并顶推活塞组于容置空间内部向后移动复位。所述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中该筒体呈中空圆管状。所述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中该筒体的容置空间前端设有一第一通孔,该筒体前端形成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通孔贯穿至该筒体前端,且该接触组件后端形成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内部设有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前端贯穿至吸引空间,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一连接部相互套接,且令该第二通孔与该第一通孔相接。所述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中筒体的容置空间后端呈开口状,并螺接一定位座,该定位座设有一推杆穿孔,该推杆活动匹配于该推杆穿孔中。所述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中该定位座外壁设有外螺纹,该容置空间后端内壁设有内螺纹,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相互螺接。所述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中该筒体后端外壁设有一环凸缘,该手柄设有一阶梯状的卡接孔,该卡接孔与该凸缘相互卡接,使该手柄连接于该筒体后端。所述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中该筒体外壁连接有一夹持件。所述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中该接触组件的吸引空间前端呈开口状。所述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中该推杆后端连接有一板状推动部。所述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其中该活塞组具有一活塞,该活塞上套设有活塞环。该容置空间11后端呈开口状,且后端内壁设有内螺纹18,可用以螺接一定位座19,该定位座19外壁设有外螺纹191,通过该外螺纹191与该内螺纹18相互螺接,使该定位座19得以在活塞组40及弹性组件50置入容置空间11后,以螺接方式固定于该容置空间11后端,以避免该活塞组40及该弹性组件50由容置空间11后端脱出该筒体10,该定位座19中心同时设有一推杆穿孔192,可供该推杆30穿过。该筒体10后端形成开口状,以便于将该活塞组40及该弹性组件50由筒体10后端置入容置空间11。该筒体10后端外壁设有一环凸缘14,可将一手柄15卡接于该凸缘14,该手柄15于中间设有一阶梯状的卡接孔16,通过该卡接孔16与该凸缘14相互卡接,使该手柄15以卡接方式连接于该筒体10后端,该手柄15也可利用其它的组合方式或一体成型方式连接于该筒体10后端。该手柄15上同时设有一第一固定孔17,该第一固定孔17贯穿该手柄15前侧及后侧,该第一固定孔17内径约与该推杆30外径相等,使该推杆30得以穿设于该第一固定孔17中,并予以适当的卡固。该筒体10外壁另连接有一夹持件101,该夹持件101可利用组合方式或一体成型方式连接于该筒体10外壁。该筒体10外壁另连接有一固定座102,该固定座102套设并卡接固定于该筒体10外壁,该固定座102也可利用其它的组合方式或一体成型方式连接于该筒体10外壁,该固定座102上同时设有一第二固定孔103,该第二固定孔103贯穿该固定座102前侧及后侧,该第二固定孔103与该第一固定孔17相对应,该第二固定孔103内径约与该推杆30外径相等,使该推杆30得以穿设于该第二固定孔103中,并予以适当的卡固。接触组件20用以与人体肌肤接触,其为一中空罩体,本实施例的接触组件20外形为一圆形的中空罩体,但其外形并不限定,也可根据需要而作不同的变化,该接触组件20内部形成有一吸引空间21,该吸引空间21前端呈开口状,且后端形成一呈柱状的第二连接部22,该第二连接部22内部同时设有一第二通孔23,该第二通孔23前端贯穿至吸引空间21,使该第二通孔23与该吸引空间21相通。该第二连接部22与该第一连接部13相互套接,使该接触组件20得以连接于该筒体10前端,且令该第二通孔23与该第一通孔12相接,使该吸引空间21与该容置空间11相通。推杆30为一长形杆体,其后端连接有一较大的板状推动部31,从而方便使用者以手指推动该推杆30,该推杆30活动匹配于筒体10后端的定位座19的推杆穿孔192中,该推杆30前端也可伸入该筒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部,以便于推动该活塞组40。活塞组40具有一活塞41,该活塞41呈圆柱状,其外形与筒体10的容置空间11相对应,并于该活塞41上套设有活塞环42,该活塞41后端设有一连接孔43。该活塞组40活动配合于筒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部,该活塞组40可于容置空间11内顺畅的作往复运动,该活塞组40周缘并与筒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壁紧密接触。该活塞组40位于该推杆30前方,该推杆30前端插置于活塞41后端的连接孔43中,使该活塞组40可以用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该推杆30前端,当使用者向前推动该推杆30时,该推杆30前端可顶触该活塞组40于容置空间11内部同步向前移动。弹性组件50为一压缩弹簧,当然也可以其它等效的弹性组件50所取代,该弹性组件50安装在筒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部,且该弹性组件50同时位于筒体10的容置空间11前端与活塞组40之间,该弹性组件50可顶推活塞组40于容置空间11内部向后移动,以提供推杆30及活塞组40向后移动复位的力量;借由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技术的简易型虫类毒液抽取装置。本技术欲使用时,使用者可将中指及食指夹持该筒体10外壁手柄15前方处,并将中指及食指抵触于该手柄15前侧,并以大姆指推动该推杆30的推动部31后侧,使该推杆30及该活塞组40于该筒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部向前移动(如图4),此时该活塞组40可压缩弹性组件50呈收缩状态,以储存动能。而后可将该接触组件20压置于使用者肌肤上被蚊虫叮咬部位,并释放推动该推杆30的推动部31的力量,使该弹性组件50得以伸展释放动能,以顶推该活塞组40及该推杆30向后移动复位,当该活塞组40于该容置空间11内部向后移动时,该容置空间11内部会产生负压,使该筒体10的容置空间11及该接触组件20的吸引空间21内部产生吸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盧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盧文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