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1587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点胶装置,包括:压电陶瓷PZT驱动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喷射撞针、喷射阀嘴、胶液盒、阀座、阀盖;其中,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包括一次放大部件、中间部件、二次放大部件;压电PZT驱动器底端固定在阀座底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的一次放大部件与阀盖固定连接,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的二次放大部件与阀座固定连接,其下端固定装设有喷射撞针;喷射阀嘴固定于阀座底部的外侧,喷射撞针穿过阀座底部且位于喷射阀嘴内部的正上方,喷射撞针与喷射阀嘴之间有空隙;喷射阀嘴与胶液盒之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点胶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点胶速度快、喷射效果稳定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封装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点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点胶是微电子封装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通过控制行走速度与出胶量将胶体按照预定轨迹分配到指定位置上。这项技术正逐渐从以往的接触式点胶向无接触喷射式点胶方式转化。典型的喷射点胶技术有机械式和压电式两种。机械式是基于电气动的原理,结构一般较复杂;而压电式则是利用了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原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压电式点胶技术中的压电陶瓷驱动器输出位移范围较小,常常需要将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输出位移进行放大。因此,上述点胶装置应用起来不太方便、喷射效果也不稳定。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点胶装置存在使用不便、点胶速度慢、喷射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点胶速度快、喷射效果稳定的点胶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点胶装置,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用于驱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上下运动的PZT(1),用于在PZT(1)的驱动下带动喷嘴上下往复运动的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用于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的带动下打开或关闭喷射阀嘴(4)的喷射撞针(3),用于在喷射撞针(3)的控制下喷射来自胶液盒(5)的胶液或者停止喷射胶液的喷射阀嘴(4),用于为喷射阀嘴提供胶液的胶液盒(5),用于分别为PZT(1)、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喷射撞针(3)、喷射阀嘴(4)提供固定支撑的阀座(6)和提供防护的阀盖(7);其中,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包括一次放大部件(21)、中间部件(22)和二次放大部件(23),一次放大部件(21)为杠杆,中间部件(22)为一个横杆,一次放大部件(21)一端和中间部件(22)中部之间采用弧形铰链连接;二次放大部件(23)结构对称且含有10个圆弧形柔铰,二次放大部件(23)上端与中间部件(22)两端固定连接;阀盖(7)固定于阀座(6)顶部。PZT(1)底端固定在阀座(6)底部,PZT(1)顶端与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固定连接,阀盖(7)中部且靠近所述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侧与一次放大部件(21)中部且靠近所述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侧固定连接;二次放大部件(23)两侧与阀座(6)固定,二次放大部件(23)下端固定装设有喷射撞针(3);喷射阀嘴(4)固定于阀座(6)底部的外侧,喷射撞针(3)穿过阀座(6)底部且位于喷射阀嘴(4)内部的正上方,喷射撞针(3)与喷射阀嘴(4)之间有空隙;喷射阀嘴(4)与胶液盒(5)之间连通。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点胶装置在未通电时,胶液充满喷射撞针与喷射阀嘴之间的间隙。本技术所述点胶装置在通电之后,PZT在逆压电效应的作用下推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上下运动,使得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在其末端产生向下或向上的位移量;驱动喷射撞针也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的带动下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驱动喷射撞针向下运动并撞向喷射阀嘴时,喷射阀嘴处的胶液在局部高压的作用下从喷射阀嘴喷射而出;驱动喷射撞针向上运动时,喷射阀嘴闭合,这就完成一次点胶工作。PZT在一定频率的周期性电压作用下周而复始地依次带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喷射撞针上下运动,喷射阀嘴也周而复始地打开或关闭,从而完成一系列的点胶工作。本技术中,根据杠杆原理实现放大,尤其是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的二次放大部件采用平行四边形柔性结构,使得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输入和输出能实现严格的反向平行关系,确保喷射撞针严格地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且铰链部分由于其本身的柔韧性使得喷射撞针能稳定地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了点胶速度快、喷射效果好的点胶效果。另外,本技术所述点胶装置结构比较简单,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点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所述点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用于驱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上下运动的压电陶瓷驱动器(PZT,PieZoelectricceramicTransducer)1,用于在PZT1的驱动下带动喷嘴上下往复运动的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用于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的带动下打开或关闭喷射阀嘴4的喷射撞针3,用于在喷射撞针3的控制下喷射来自胶液盒5的胶液或者停止喷射胶液的喷射阀嘴4,用于为喷射阀嘴提供胶液的胶液盒5,用于分别为PZT1、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喷射撞针3、喷射阀嘴4提供固定支撑的阀座6和提供防护的阀盖7;其中,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包括一次放大部件21、中间部件22和二次放大部件23,一次放大部件21为杠杆,中间部件22为一个横杆,一次放大部件21一端和中间部件22中部之间采用弧形铰链连接;二次放大部件23结构对称且含有10个圆弧形柔铰,二次放大部件23上端与中间部件22两端固定连接;阀盖7固定于阀座6顶部。PZT1底端固定在阀座6底部,PZT1顶端与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固定连接,阀盖7中部且靠近所述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侧与一次放大部件21中部且靠近所述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侧固定连接;二次放大部件23两侧与阀座6固定,二次放大部件23下端固定装设有喷射撞针3;喷射阀嘴4固定于阀座6底部的外侧,喷射撞针3穿过阀座6底部且位于喷射阀嘴4内部的正上方,喷射撞针3与喷射阀嘴4之间有空隙;喷射阀嘴4与胶液盒5之间连通。本技术中,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是由线切割工艺加工的一体化结构,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本技术中,胶液盒5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这里,压缩空气的压力应保证喷射撞针3与喷射阀嘴4之间间隙内的胶液不泄露,并且喷射撞针3抬起后胶液能够及时地补充到间隙处。总之,本技术所述点胶装置在未通电时,胶液充满喷射撞针与喷射阀嘴之间的间隙。本技术所述点胶装置在通电之后,PZT在逆压电效应的作用下推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上下运动,使得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在其末端产生向下或向上的位移量;驱动喷射撞针也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的带动下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驱动喷射撞针向下运动并撞向喷射阀嘴时,喷射阀嘴处的胶液在局部高压的作用下从喷射阀嘴喷射而出;驱动喷射撞针向上运动时,喷射阀嘴闭合,这就完成一次点胶工作。PZT在一定频率的周期性电压作用下周而复始地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用于驱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上下运动的PZT(1),用于在PZT(1)的驱动下带动喷嘴上下往复运动的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用于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的带动下打开或关闭喷射阀嘴(4)的喷射撞针(3),用于在喷射撞针(3)的控制下喷射来自胶液盒(5)的胶液或者停止喷射胶液的喷射阀嘴(4),用于为喷射阀嘴提供胶液的胶液盒(5),用于分别为PZT(1)、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喷射撞针(3)、喷射阀嘴(4)提供固定支撑的阀座(6)和提供防护的阀盖(7);其中,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包括一次放大部件(21)、中间部件(22)和二次放大部件(23),一次放大部件(21)为杠杆,中间部件(22)为一个横杆,一次放大部件(21)一端和中间部件(22)中部之间采用弧形铰链连接;二次放大部件(23)结构对称且含有10个圆弧形柔铰,二次放大部件(23)上端与中间部件(22)两端固定连接;阀盖(7)固定于阀座(6)顶部;PZT(1)底端固定在阀座(6)底部,PZT(1)顶端与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固定连接,阀盖(7)中部且靠近所述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侧与一次放大部件(21)中部且靠近所述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侧固定连接;二次放大部件(23)两侧与阀座(6)固定,二次放大部件(23)下端固定装设有喷射撞针(3);喷射阀嘴(4)固定于阀座(6)底部的外侧,喷射撞针(3)穿过阀座(6)底部且位于喷射阀嘴(4)内部的正上方,喷射撞针(3)与喷射阀嘴(4)之间有空隙;喷射阀嘴(4)与胶液盒(5)之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用于驱动二级柔性铰链
放大机构(2)上下运动的PZT(1),用于在PZT(1)的驱动下带动喷嘴上下
往复运动的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用于在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的
带动下打开或关闭喷射阀嘴(4)的喷射撞针(3),用于在喷射撞针(3)的控
制下喷射来自胶液盒(5)的胶液或者停止喷射胶液的喷射阀嘴(4),用于为喷
射阀嘴提供胶液的胶液盒(5),用于分别为PZT(1)、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
(2)、喷射撞针(3)、喷射阀嘴(4)提供固定支撑的阀座(6)和提供防护的
阀盖(7);其中,二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2)包括一次放大部件(21)、中间
部件(22)和二次放大部件(23),一次放大部件(21)为杠杆,中间部件(22)
为一个横杆,一次放大部件(21)一端和中间部件(22)中部之间采用弧形铰
链连接;二次放大部件(23)结构对称且含有10个圆弧形柔铰,二次放大部件
(23)上端与中间部件(22)两端固定连接;阀盖(7)固定于阀座(6)顶部;
PZT(1)底端固定在阀座(6)底部,PZT(1)顶端与一次放大部件(21)
另一端固定连接,阀盖(7)中部且靠近所述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侧与一
次放大部件(21)中部且靠近所述一次放大部件(21)另一端侧固定连接;二
次放大部件(23)两侧与阀座(6)固定,二次放大部件(23)下端固定装设有
喷射撞针(3);喷射阀嘴(4)固定于阀座(6)底部的外侧,喷射撞针(3)穿
过阀座(6)底部且位于喷射阀嘴(4)内部的正上方,喷射撞针(3)与喷射阀
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如王耿王东升陈春朝李新华张胜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