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注射用的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58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一次性注射用的注射器包括圆柱形筒体1以及一安放在筒体中的带活塞杆3的活塞2。活塞杆3由在其长度上呈连续排列的一些截头锥形体7形成的,与其同心装置的是空心状插入件8,它包括二部分,8a和8b,其内表面相当于活塞杆3的外表面,而其外表由若干截头锥形体9的表面形成,在活塞2和插入件8之间有与活塞杆3同心装置的套环10,它的一侧表面制成倾斜,而在筒体1的内表面上设置环形挡圈11,挡圈的一个表面制成倾斜,相当于套环10的倾斜表面。(*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工程,即涉及一次性注射用的注射器。有关流行病领域中艾滋病的传播,其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在进行注射时注射器和针头发生传染,因此存在着制造结构安全的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的问题。同时,特别要注意具体排除一次用注射器的反复使用的可能性。在已有技术中所知的一次性注射用的注射器包括一圆柱形筒体,一安置在筒体中的带活塞杆的活塞,一开设在筒体后端作为活塞杆通道的孔和一安置在筒体前端作为固定针头的部件,例如,比利时,欧洲特鲁英公司生产的一次用注射器。在构造方面实际上这些注射器与医疗实践中广泛所知的重复使用的注射器毫无区别,除了它们由较为便宜的材料(聚合物)制成,并且不须消毒以外,也就是说,已知的一次用注射器的构造使有可能重复使用。这种重复使用会由于医务人员的不注意或不细心的操作而发生,或者由在麻醉或酒精中醉迷情况下的一些人注射时发生。由于在这些场合下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和一些其它疾病病毒的传染,所以上述情况说明是很重要的。欧洲专利中提出的一次用注射器也是人们所知道的,它包括一圆柱形筒体,一安置在筒体中的带活塞杆的活塞,一开设在筒体后端,作为活塞通道的孔和一安置在筒体前端作为固定针头的部件(欧洲专利.A,0282097)。在这种注射器中针头是固定在位于注射器筒体前部且可沿筒体的轴心线往复移动的套环中。在注射器筒体中位于套环后面的是一牢固地与活塞杆连接的活塞,它与套环是不连接的,但是,在它们的端面相互作同时活塞具有与套环连接所设置的卡销。为此,在注射末了,活塞和套环的端面相接触,活塞助借于卡销与系紧针头的套环作固定连接,结果在带有针头的套环的注射器中,注射物质再次引入时,接着就引起活塞向着针筒内移动。在针头向圆柱形筒体内进入时,它就对着筒体轴心线移动。尝试进行重复注射,造成了注射针的损坏。但是,这样的结构使注射器丧失重复使用的可能性,因为活塞仅在筒体的前部其极限位置与套环连接。这将引起针头移入筒体中,因此注射器成为不适于继续使用的。如果在进行注射时,活塞不带到极限位置,那么注射器可以进行任何次数注射,几乎达到其筒体容积范围的充分利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提出了研制一种可排除注射器重复使用可能性的一次性注射用的注射器结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排除进行注射用的注射器的重复使用的可能性。提出的问题是这样解决的。在一次性注射器中设置一圆柱形筒体,一安置在筒体中带活塞杆的活塞,一作为活塞杆向外移动的通道的,设置在筒体后端的孔和一作为固定注射针头的,设置在筒体前端的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活塞由在其长度上形成以连续排列形式的若干截头锥形体形成的,它们彼此之间都具有相应地相等的大、小底部,小的底部向着活塞的方向。在筒体中,与活塞杆同心地装置一圆住活塞杆的空心状的插入件,该插入件沿着活塞杆的中心线是可拆卸的,且至少由二部份构成,其内表面相当于活塞杆的外表面,而外表面由若干沿活塞杆的轴心线并与它同轴地连续排列的截头锥形体的表面形成。这些锥形体彼此间有着相应地相等的大、小底部,大的底部向着活塞。同时,在筒体后端的孔的直径约相当于插入件的最小外径,在活塞与插入件之间装置与活塞杆同心的套环,它的孔的直径约等于活塞杆的最小直径,它的侧表面制成倾斜,以使活塞方向的套环的直径超过插入件方向的套环的端部直径。在筒体的内表面上靠近后端设置环形档圈,它的一个表面做成倾斜,相当于套环的倾斜表面,它的最小直径约等于套环的最小直径。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构成的一次性注射用的注射器能排除重复进行注射的可能性。其制作简单,工作安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用注射器的制造费用实际上不会超过现有已知的一次性用注射器的制造费用。本专利技术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说明附图说明图1,2,3,4和5(a,b)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等比例一次性注射用的注射器的各部件视图;图6表示在原来位置上一次性注射用的注射器的纵向剖视图;图7表示在吸取注射物质后的等比例的一次性注射用注射器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图8如图6一次性注射用注射器在进行注射时的纵向剖视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注射用的注射器包括一圆柱形的筒体,如图1所示,一安置在该筒体中且带活塞杆3的活塞2,如图2和图6所示。筒体1在其后端设有一盖套4,如图3和图6所示,盖套4借助不可拆卸的联结,固定到筒体1上,且在其上有一作为活塞杆3通道的中心孔5。在筒体1的前端具有一固定注射针用的套管6,如图1和图6所示。如图2和图6所示,活塞杆3由在其长度上以连续形式排列的若干截头锥形体7形成的,这些截头锥形体彼此之间都具有同样的一大的底部,向着活塞2的方向有着彼此间相同的小的底部。在筒体1中,与活塞杆3同心地装置一空心状的插入件8,如图5a,和b,及图6所示,使其沿着活塞杆3的轴心线可卸地安装,而且由至少二部分构成,在所述的实施例中为二部分,部分8a和8b。它们能围住活塞杆3且具有与活塞杆3的表面一样的内表面。插入件8的外表面由在活塞杆3的轴心线上并与它同轴地连续排列的截头锥形体9的表面形成,它们彼此间有同样小的底部,向着活塞2方面,有着彼此间相同的大的底部。在活塞2和对着活塞2的插入件8的端面之间装置一活塞杆3的套环10,如图4和图6的示,其内径约等于活塞杆3的最小直径。套环10的外侧表面制成倾斜,以便在活塞2方向的套环10的端面直径大于插入件8方向的套环10的端面直径。在注射器筒体1的内表面上,靠近其带孔5的后部设置三角形断面的环形档圈11,它的表面12向着筒体1的侧面倾斜不到90°的角度。环形档圈11的最小直径约等于套环10的最小外径。倾斜表面12相当于套环10的倾斜表面并作为与套环10的倾斜表面相互作用的部件。档圈11的表面13与筒体1的端面平行。档圈11的表面13和套盖4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套环10的厚度。注射器由具有弹性的聚合材料制成。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如下为了吸取注射物质,将活塞杆3从注射器的筒体1中推出,如图6所示,这时,处于与活塞杆3同心的插入件8的截头锥形体9以不大的阻力通过注射器筒体1套盖4中的作为活塞杆3通道的孔5。这是由于插入件8的截头锥形体的形状所致,因为它的最小直径约等于注射器筒体1套盖4中的孔5的直径,并且由于用来制备注射器的聚合材料的弹性所致。由于插入件8的截头锥形体9的大底部直径超过注射器筒体1的套盖4中的孔5的直径,使活塞杆3以逆向运行是不可能的,并且插入件8的外表面的断面也阻碍了它逆向运行。在注射物质被吸取以后,由于套环10的外表面与设置在注射器筒体1内表面上的档圈11的锥形表面12相互作用,套环10穿过档圈11且被滞留在注射器筒体1的套盖4的内表面与档圈11的表面13之间的空间内。所以,一旦套环10进入档圈11的后面,其返回运动就成为不可能了,因为套环10在此位置其面向档圈11的端面直径多少是超过档圈11所限定的孔的直径。在套环10落入套盖4和档圈11之间的空间后,插入件8就处在筒体1的界面外,由于它的部分8a和8b不受阻档,所以同活塞杆3分离且向外脱落,如图7所示。当引入注射药物时,活塞杆3向注射器筒体1的前端的6方向移动,如图8所示。这时,由于套环10的直径约等于活塞杆3的最小直径,结果活塞杆3的截头锥形体7以很小的阻力通过套环10的中心孔。但是,活塞杆3的反向运动是不能的,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注射用注射器,包括一圆柱形筒体1,一定置在筒体中的带活塞杆3的活塞2,一作为活塞杆3向外移动的通道的设置在筒体1后端的孔5和一作为固定注射针头的位于筒体前端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活塞杆3由在其长度上以连续形式排列的若干截头锥形体7形成的,这些锥形体彼此之间都具有相应也同样大小底部,小的底部向着活塞2的方向,在筒体1中,与活塞杆3同心地装置一围住活塞杆3的空心状插入件8,该插入件沿活塞件3是可拆卸的且至少由二部分构成,8a,8b,它的内表面相当于活塞杆3的外表面,而外表面由在活塞杆3的轴心线上以连续形式排列的并与它同轴的若干截头锥形体9的表面形成的,这些锥形体彼此间相应地有着相等的大小底部,大的底部向着活塞2的方向,同时,在筒体1的后端中,孔5的直径约等于插入件8的最小外径,而在活塞2和插入件8之间有与活塞件3同心地安置的套环10,套环孔的直径约等于活塞杆3的最小直径,且它的一侧表面成倾斜的,以使活塞2方向的套环10的端部直径超过插入件8方向的套环10的端部直径,而在筒体1的内表面上且靠近后端设置环形档圈11,它的一个表面12呈倾斜,相当于套环10的倾斜表面,而且它的最小直径约等于套环10的最小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马祖里克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索科洛夫
申请(专利权)人:波尔塔瓦口腔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U[苏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