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442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包括基础层以及位于基础层上的标准层,基础层包括桩基础、设于桩基础上的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基础层的剪力墙结构为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标准层包括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标准层的剪力墙结构为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一种全新的住宅结构体系进一步提高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住宅,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
技术介绍
在我国传统粗放型住宅建设模式下,住宅建设对人工依赖程度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住宅产业化和绿色住宅建筑的倒逼机制。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很长时间内钢材价格将在低位徘徊。因而,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应运而生。然而,钢结构住宅中各个层面的结构设计仍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如基层和各个标准层上梁与柱连接结构的具体设计仍然待改进。具体地,如图1和图2,在钢结构住宅的不同墙体的位置,由于其结构柱1′的横截面尺寸较大,结构梁或墙体9′的交接处会有一个柱体的角0′伸入房间内,从而破坏了室内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以一种全新的住宅结构体系进一步提高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包括基础层以及位于基础层上的标准层,基础层包括桩基础、设于桩基础上的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基础层的剪力墙结构为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标准层包括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标准层的剪力墙结构为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其中,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实腹节点柱以及连接于实腹节点柱的多道延伸肢,多道延伸肢分别自实腹节点柱向外延伸,延伸肢向外延伸的端部用于与结构梁连接,每个延伸肢包括实腹加强柱以及至少两块肢板,实腹加强柱位于延伸肢向外延伸的端部且宽度等同于实腹节点柱,肢板分别沿实腹加强柱的外表面固接于实腹节点柱与实腹加强柱之间进而形成待浇筑空间;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位于结构梁交汇位置的格构节点柱以及分别自格构节点柱向结构梁方向延伸的连接肢,结构梁连接于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每道连接肢包括:格构加强柱,位于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格构加强柱与格构节点柱;斜支撑,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梁与格构节点柱的交点,第二连接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梁与格构加强柱的交点。本技术钢结构住宅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分别于住宅的基础层上形成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作为剪力墙结构,保证住宅的基底稳固,再于住宅的标准层及顶层上形成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作为剪力墙结构,使得上层结构轻简环保,以此分层构筑的方式,避免住宅的室内空间受到破坏,进而显著提高整个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优选地,每个延伸肢内的相邻两块肢板之间间隔支设有隔板,进而于待浇筑空间内隔离形成多个待浇筑室。优选地,结构梁包括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结构梁以及第二结构梁,相邻两个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的延伸肢之间设有斜拉支撑,斜拉支撑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结构梁与实腹加强柱的交点,斜拉支撑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结构梁的中部。优选地,沿第一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实腹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接点;沿第二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实腹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交接点;沿斜拉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接点;沿斜拉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端延长交汇于第二结构梁的中点。优选地,沿第一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下翼缘板与沿格构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第二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上翼缘板与沿格构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沿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优选地,结构梁包括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结构梁以及第二结构梁,相邻两个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的连接肢之间设有斜拉顶撑,斜拉顶撑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结构梁与格构加强柱的交点,斜拉顶撑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结构梁的中部。优选地,沿第一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格构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沿第二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格构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交汇点;沿斜拉顶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沿斜拉顶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端延长交汇于第二结构梁的中点。优选地,实腹节点柱以及实腹加强柱为方形钢管柱,肢板为薄钢板且焊接于实腹节点柱以及实腹加强柱之间。优选地,格构节点柱以及格构加强柱为方形钢管柱且内部浇筑混凝土,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以及结构梁为工字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住宅建筑转角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住宅建筑边墙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中基础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中标准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中顶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对应图3中A-A截面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中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的平面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中基础层上相邻两个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之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中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对应图9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中标准层或顶层上相邻两个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之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结合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包括具有结构梁1的基础层、标准层以及顶层,标准层以及顶层位于基础层之上,在基础层、标准层以及顶层上均设有剪力墙结构,基础层上的剪力墙结构为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100,标准层以及顶层上的剪力墙结构为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200,并且,相邻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100以及相邻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200之间均通过结构梁1连接。其中,结合图3和图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所述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包括基础层以及位于所述基础层上的标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包括桩基础、设于所述桩基础上的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所述基础层的所述剪力墙结构为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所述标准层包括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所述标准层的所述剪力墙结构为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其中,所述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实腹节点柱以及连接于所述实腹节点柱的多道延伸肢,多道所述延伸肢分别自所述实腹节点柱向外延伸,所述延伸肢向外延伸的端部用于与结构梁连接,每个所述延伸肢包括实腹加强柱以及至少两块肢板,所述实腹加强柱位于所述延伸肢向外延伸的端部且宽度等同于所述实腹节点柱,所述肢板分别沿所述实腹加强柱的外表面固接于所述实腹节点柱与所述实腹加强柱之间进而形成待浇筑空间;所述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位于所述结构梁交汇位置的格构节点柱以及分别自所述格构节点柱向所述结构梁方向延伸的连接肢,所述结构梁连接于所述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每道所述连接肢包括:格构加强柱,位于所述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格构加强柱与所述格构节点柱;斜支撑,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格构节点柱的交点,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梁与所述格构加强柱的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所述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
住宅包括基础层以及位于所述基础层上的标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
包括桩基础、设于所述桩基础上的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剪力墙结
构之间的结构梁,所述基础层的所述剪力墙结构为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所
述标准层包括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所
述标准层的所述剪力墙结构为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其中,
所述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实腹节点柱以及连接于所述实腹节点柱
的多道延伸肢,多道所述延伸肢分别自所述实腹节点柱向外延伸,所述延伸
肢向外延伸的端部用于与结构梁连接,每个所述延伸肢包括实腹加强柱以及
至少两块肢板,所述实腹加强柱位于所述延伸肢向外延伸的端部且宽度等同
于所述实腹节点柱,所述肢板分别沿所述实腹加强柱的外表面固接于所述实
腹节点柱与所述实腹加强柱之间进而形成待浇筑空间;
所述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位于所述结构梁交汇位置的格构节点柱
以及分别自所述格构节点柱向所述结构梁方向延伸的连接肢,所述结构梁连
接于所述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每道所述连接肢包括:
格构加强柱,位于所述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
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以及所述
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格构加强柱与所述格构节点柱;
斜支撑,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
第一连接梁与所述格构节点柱的交点,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
梁与所述格构加强柱的交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延伸肢内的相邻两块所述肢板之间间隔支设有隔板,进而于所
述待浇筑空间内隔离形成多个待浇筑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梁包括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结构梁以及第二结构梁,相邻两个
所述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的所述延伸肢之间设有斜拉支撑,所述斜拉支撑的
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实腹加强柱的交点,所述斜拉支撑的第
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结构梁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苗冬梅马荣全梁建军董继勇冯国军孙学峰王浩葛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