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用护腹药,属于医疗保健药物领域。现有的用于补阳益肾、益肺健脾的中草药物,一般都是制成汤剂、丸剂并通过口服经胃肠吸收的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在口服时往往因其药质、味道等因素影响口感以至难以下咽,因而存在着服用不便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腹部肌肤组织吸收来达到补阳益肾、益肺健脾、暖胃降逆、清热凉血之功用的外用护腹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药的组分(按重量计份)是由下例二份处方构成,一份处方是川芎3当归3白芷6白术4藁本3川椒3桂枝3干姜4防风5人参3桔梗3白薇3辛夷花3荆芥穗3肉苁蓉4柏子仁3薏苡仁5款冬花3刺川乌3姜半夏3制附子3秦芄4.5皂角3细辛3杜仲3薄荷3艾叶3防已4.5菊花6羌活4杜衡3飞廉3公丁香3高良姜2毛麝香3经粉碎制取备用原料Ⅰ。另一份处方是当归15香附15佩兰15肉桂10木香7.5乌药15吴茱萸7.5荆芥15柴花地丁20艾叶15苡米20薄荷5八角茴香10白芷10经粉碎制取备用原料Ⅱ。取备用原料Ⅰ与备用原料Ⅱ以2∶3的重量比例混分填装在由布料制成的护腹袋内即内。当把护腹袋系在腹部时,药物就会被腹部肌肤所吸收,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将药物装入护腹袋内,因而用药时十分方便。具有散止痛、芳香调气、顺气开郁之功效。对消化不良、大便溏泻、慢性肠炎、腹胀腹痛、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等痛患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措施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不因用药而影响腹部及周身的活动,而又确保其疗效,取川芎3g当归3g白芷6g白术4g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用护腹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中草药组成,其中中草药的组分由二份处方构成,一份处方是:(按重量计份)川芎3 当归3 白芷6白术4 藁本3 川椒3桂枝3 干姜4 防风5人参3 桔梗3 白薇3辛夷花3 荆芥穗3 肉苁蓉4 柏子仁3 薏苡仁5 款冬花3刺川乌3 姜半夏3 制附子3秦芄4. 5 皂角3 细辛3杜仲3 薄荷3 艾叶3防已4. 5 菊花6 羌活4杜衡3 飞廉3 公丁香3高良姜2 毛麝香3经粉碎制取备用原料Ⅰ。另一份处方是: 当归15 香附15 佩兰15肉桂10 木香7. 5 乌药15吴茱萸7. 5 荆芥15 柴花地丁20艾叶15 苡米20 薄荷5八角茴香10 白芷10经粉碎制取备用原料Ⅱ。取备用原料Ⅰ与备用原料Ⅱ以2∶3的重量比例混分填装在 由布料制成的护腹袋内。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