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997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及生产工艺,电缆由内至外包括:缆芯、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包括三根绝缘线芯、一根引流线和填充于三根绝缘线芯和引流线之间的填充;所述每根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导体与引流线均为镀锡铜;所述每根导体和引流线均由19根丝径为0.182mm的铜丝按照1+6+12的结构分层束丝同向绞合;节距为16~18mm,导体的外径不大于0.85mm,20℃直流电阻不大于38.50Ω/k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具有结构紧凑、弯曲性能好、电性能优越、较高的抗外界电磁干扰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对智慧交通用电缆的使用环境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在保证电缆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电缆的绝缘厚度和导体的直径,提高耐温、耐油、耐摩擦、耐环境等级,同时要求绝缘材料具有低烟无卤阻燃等环境友好性能。随着智慧交通工具的空间逐渐缩小,电缆的结构越来越紧凑,电缆线束的工作空间也越来越小,信号传输类电缆彼此间距离很小,现有电缆结构不能满足该要求。专利技术专利内容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是提供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及生产工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由内至外包括:缆芯、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包括三根绝缘线芯、一根引流线和填充于三根绝缘线芯和引流线之间的填充;所述每根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导体与引流线均为镀锡铜;所述每根导体和引流线均由19根丝径为0.182mm的铜丝按照1+6+12的结构分层束丝同向绞合;节距为16~18mm,导体的外径不大于0.85mm,...

【技术保护点】
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包括:缆芯、屏蔽层(5)和外护套(6);所述缆芯包括三根绝缘线芯、一根引流线(3)和填充于三根绝缘线芯和引流线(3)之间的填充(4);所述每根绝缘线芯包括导体(1)和绝缘层(2);所述导体(1)与引流线(3)均为镀锡铜;所述每根导体(1)和引流线(3)均由19根丝径为0.182mm的铜丝按照1+6+12的结构分层束丝同向绞合;节距为16~18mm,导体(1)的外径不大于0.85mm,20℃直流电阻不大于38.50Ω/km。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包括:缆芯、屏蔽层(5)
和外护套(6);所述缆芯包括三根绝缘线芯、一根引流线(3)和填充于三根绝
缘线芯和引流线(3)之间的填充(4);所述每根绝缘线芯包括导体(1)和绝缘
层(2);所述导体(1)与引流线(3)均为镀锡铜;所述每根导体(1)和引流
线(3)均由19根丝径为0.182mm的铜丝按照1+6+12的结构分层束丝同向绞合;
节距为16~18mm,导体(1)的外径不大于0.85mm,20℃直流电阻不大于38.50
Ω/k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
缘层(2)为低烟无卤交联聚烯烃材料,绝缘层(2)厚度最薄点为0.34mm,绝
缘层(2)平均厚度为0.4mm;绝缘线芯外径不大于1.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
于:将三根绝缘线芯的绝缘层(2)的颜色设定为白+黑、红+黄、橘绿+棕黑,
分别标注为101、102、103,采用30+50挤塑机生产;挤塑温度不超过135℃,
线速度控制在50~80m/min;所述挤塑机的螺杆压缩比为1:1.8,等螺距非渐变式,
螺杆表面镀铬;绝缘层(2)挤出后的测试指标为:绝缘厚度最薄点为0.34mm,、
平均厚度为0.4mm,强度不小于6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能源交通用通信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
于:绝缘线芯测试合格后在1.5Mev加速器辐照,所述辐照工艺为:能量1.4Mev,
剂量2.8~3.5mA/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伊雷盛金伟胡清平李林王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