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有滚轴座和若干滚轴;滚轴座包括滚轴安装底座、前后两个端头和左右两个侧盖,滚轴安装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滚轴安装凹腔,若干滚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滚轴安装凹腔内;前后两个端头分别设于滚轴安装底座的前后两端,且至少一个端头与滚轴安装底座为分体结构,其底面设有冲压安装槽,侧盖设有冲压连接部;组装时,左右两个侧盖分别扣住滚轴安装底座和分体结构的端头的左右两侧,且冲压连接部安装在冲压安装槽内,并冲压固定一起。这样,即可降低滚轴座的加工难度,同时滚轴安装底座和分体结构的端头之间通过侧盖冲压固定,结构巧妙,组装容易、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更有优势,更易获得商业成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输送平台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滚轴输送装置被广泛应用到设备中,用作货物输送;这些滚轴输送装置都是包括有滚轴座和若干滚轴,所述滚轴座的上表面设有滚轴安装凹腔,若干滚轴安装在滚轴安装凹腔内。但是,这些滚轴座的滚轴安装底座和前后两个端头都是一体注塑成型,加工难度大,报废率高,从而造成加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难度低,结构巧妙,装配零部件少,组装容易、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有滚轴座和若干滚轴;所述滚轴座的上表面设有滚轴安装凹腔,所述若干滚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滚轴安装凹腔内,且每个滚轴左右两端对应的滚轴安装凹腔的侧壁上设有轴承凹位,所述滚轴左右两端的转动轴活动地安装在轴承凹位内;所述滚轴座包括滚轴安装底座、前后两个端头和左右两个侧盖,所述滚轴安装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所述滚轴安装凹腔,前后两个所述端头分别设于滚轴安装底座的前后两端,且至少一个端头与滚轴安装底座为分体结构,其底面设有冲压安装槽,所述侧盖的相应位置设有冲压连接部;组装时,左右两个所述侧盖分别扣住滚轴安装底座和分体结构的端头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冲压连接部安装在冲压安装槽内,并冲压固定一起。进一步地,前后两个所述端头均与滚轴安装底座为分体结构,且底面均设有冲压安装槽;相应地,所述侧盖的前后两端底侧缘边均设有所述冲压连接部;组装时,左右两个所述侧盖扣住滚轴安装底座和两个端头的左右两侧,且其前后两端的冲压连接部分别安装在前后端头的冲压安装槽内,并冲压固定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冲压连接部呈片状,且向上弯曲后水平延伸。进一步地,所述侧盖是金属盖,所述冲压连接部与侧盖一体冲制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大大降低滚轴座的加工难度,同时滚轴安装底座和分体结构的端头之间通过侧盖冲压固定,结构十分巧妙,可节省装配零部件,组装更容易、效率更高,生产成本也可降低,市场竞争更有优势,更易获得商业成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实施例中侧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实施例的底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有滚轴座I和若干滚轴2;所述滚轴座I的上表面设有滚轴安装凹腔11,所述若干滚轴2可转动地安装在滚轴安装凹腔11内,且每个滚轴2左右两端对应的滚轴安装凹腔11的侧壁上设有轴承凹位12,所述滚轴2左右两端的转动轴21活动地安装在轴承凹位12内。其中,所述滚轴座I包括滚轴安装底座13、前后两个端头14和左右两个侧盖15,所述滚轴安装底座13的上表面设有滚轴安装凹腔U,前后两个端头14分别设于滚轴安装底座13的前后两端,且其中一个端头14与滚轴安装底座13为分体结构,其底面设有冲压安装槽16,另一个与滚轴安装底座13—体成型;所述侧盖15的相应位置设有冲压连接部151,所述冲压连接部151呈片状,且向上弯曲后水平延伸,所述侧盖15可以是金属盖,所述冲压连接部151与侧盖15—体冲制成型。组装时,左右两个侧盖15分别扣住滚轴安装底座13和分体结构的端头14的左右两侧,且冲压连接部151安装在冲压安装槽16内,并冲压固定一起。这样,本技术所述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的滚轴座I加工难度大大降低,同时滚轴安装底座13和分体结构的端头14之间通过侧盖15冲压固定,结构十分巧妙,可节省装配零部件(如螺丝),组装更容易、效率更高,生产成本也可降低,市场竞争更有优势,更易获得商业成功。当然,前后两个端头14至少一个端头14与滚轴安装底座13为分体结构,也就是说:前后两个端头14也可均与滚轴安装底座13为分体结构,且底面均设有冲压安装槽16;相应地,所述侧盖15的前后两端底侧缘边均设有所述冲压连接部151。组装时,左右两个侧盖15扣住滚轴安装底座13和两个端头14的左右两侧,且其前后两端的冲压连接部151分别安装在前后端头14的冲压安装槽16内,并冲压固定一起。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有滚轴座(I)和若干滚轴(2);所述滚轴座(I)的上表面设有滚轴安装凹腔(11),所述若干滚轴(2)可转动地安装在滚轴安装凹腔(11)内,且每个滚轴(2)左右两端对应的滚轴安装凹腔(11)的侧壁上设有轴承凹位(12),所述滚轴(2)左右两端的转动轴(21)活动地安装在轴承凹位(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座(I)包括滚轴安装底座(13)、前后两个端头(14)和左右两个侧盖(15),所述滚轴安装底座(13)的上表面设有所述滚轴安装凹腔(U),前后两个所述端头(14)分别设于滚轴安装底座(13)的前后两端,且至少一个端头(14)与滚轴安装底座(13)为分体结构,其底面设有冲压安装槽(16),所述侧盖(15)的相应位置设有冲压连接部(151);组装时,左右两个所述侧盖(15)分别扣住滚轴安装底座(13)和分体结构的端头(14)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冲压连接部(151)安装在冲压安装槽(16)内,并冲压固定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所述端头(14)均与滚轴安装底座(13)为分体结构,且底面均设有冲压安装槽(16);相应地,所述侧盖(15)的前后两端底侧缘边均设有所述冲压连接部(151);组装时,左右两个所述侧盖(15)扣住滚轴安装底座(13)和两个端头(14)的左右两侧,且其前后两端的冲压连接部(151)分别安装在前后端头(14)的冲压安装槽(16)内,并冲压固定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连接部(151)呈片状,且向上弯曲后水平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15)是金属盖,所述冲压连接部(151)与侧盖(15) —体冲制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有滚轴座和若干滚轴;滚轴座包括滚轴安装底座、前后两个端头和左右两个侧盖,滚轴安装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滚轴安装凹腔,若干滚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滚轴安装凹腔内;前后两个端头分别设于滚轴安装底座的前后两端,且至少一个端头与滚轴安装底座为分体结构,其底面设有冲压安装槽,侧盖设有冲压连接部;组装时,左右两个侧盖分别扣住滚轴安装底座和分体结构的端头的左右两侧,且冲压连接部安装在冲压安装槽内,并冲压固定一起。这样,即可降低滚轴座的加工难度,同时滚轴安装底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滚轴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有滚轴座(1)和若干滚轴(2);所述滚轴座(1)的上表面设有滚轴安装凹腔(11),所述若干滚轴(2)可转动地安装在滚轴安装凹腔(11)内,且每个滚轴(2)左右两端对应的滚轴安装凹腔(11)的侧壁上设有轴承凹位(12),所述滚轴(2)左右两端的转动轴(21)活动地安装在轴承凹位(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座(1)包括滚轴安装底座(13)、前后两个端头(14)和左右两个侧盖(15),所述滚轴安装底座(13)的上表面设有所述滚轴安装凹腔(11),前后两个所述端头(14)分别设于滚轴安装底座(13)的前后两端,且至少一个端头(14)与滚轴安装底座(13)为分体结构,其底面设有冲压安装槽(16),所述侧盖(15)的相应位置设有冲压连接部(151);组装时,左右两个所述侧盖(15)分别扣住滚轴安装底座(13)和分体结构的端头(14)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冲压连接部(151)安装在冲压安装槽(16)内,并冲压固定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富隆自动货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