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径流中氮磷污染物处理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760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雨水径流中氮磷污染物处理设施,包括进水管、覆盖层、植被层、吸附层,铁改良砂层、淹没层,砾石层与出水管。其中雨水径流由进水管流入,由出水管流出,砾石层设置在设施下方起支撑与汇流作用,设施中氮磷污染物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覆盖层、植被层、吸附层,铁改良砂层与淹没层。覆盖层主要包括树皮与树叶。植被层由苔草、柏油树、金光菊、千屈菜和黄菖蒲组成。吸附层由改性沸石与改性泥炭混合而成。铁改良砂层不仅包含铁盐改良后的砂,还设有通气设施。淹没层设有木屑、报纸等有机物,通过淹没出流维持缺氧条件。设施中处理单元通过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可有效去除雨水径流中氮磷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处理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尤其是一种雨水径流中氮磷营养污染物的处理设施。
技术介绍
工业与农业污染导致城市雨水中富含各类氮磷污染物,这些营养类污染物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后,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并引发一些列水环境问题。我国现有的生化处理技术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操作要求较高,且易受温度、酸碱度,溶解氧等因素影向,对雨水径流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应用价值较低;采用化学法去除氮磷污染物,药剂费用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气浮法对去除附着在悬浮物上的氮、磷的效果较好,对溶于雨水中的氮、磷去除率较低。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实施了城市雨水低影响开发工作,其中绿色基础设施中的填料与植物对氮磷有着一定的去除效果,但设施的构造设置单一、植物没有优选,尤其填料缺乏改良,导致整体处理效果有限。泥炭和沸石等非金属矿物材料价格低廉,是很好的吸附材料,对氮磷的吸附去除能力较好,可加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雨水径流中氮磷污染物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节能的雨水径流中氮磷污染物的处理设施与方法,可有效的处理雨水径流中的营养物质,不消耗化学药剂、不需要电能,无二次污泥。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径流中氮磷污染物处理设施,包括进水管、覆盖层、植被层、吸附层、铁改良砂层、淹没层,砾石层与出水管,其特征是:进水管设置在设施最上层,砾石层设置在设施最下层,出水管设置在砾石层中间;五个主要处理单元按雨水径流下渗方向依次设置为覆盖层、植被层、吸附层、铁改良砂层,淹没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董彩丽王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