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烘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中的加热组件,箱体上设置排湿管,排湿管包括蒸汽上升管和蒸汽冷凝管,蒸汽上升管的出口与蒸汽冷凝管的入口对接以使得蒸汽从蒸汽上升管进入蒸汽冷凝管,蒸汽上升管的出口直径小于蒸汽冷凝管入口的直径以使得蒸汽在冷凝管冷凝回流时自蒸汽上升管的出口以外的位置流出。首先要说明的是蒸汽冷凝管并不是起到冷凝作用的,只是蒸汽上升到一定高度会自动冷凝,而这个现象发生在蒸汽冷凝管内,本方案将排湿管设置成断开的两段(蒸汽冷凝管和蒸汽上升管),且蒸汽上升管的出口直径小于蒸汽冷凝管入口的直径,当冷凝液回流的时候会从蒸汽上升管出口以外的位置流出,不会流入蒸汽上升管的出口,加速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烘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玻璃脱蜡的烘箱。
技术介绍
烘箱用于各种产品的烘干,不可避免的会将产品中的水分等蒸发出来,公开号为CN202347273U公开了一种燃煤烘箱,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置热风循环管道,箱体顶部开有排湿口,将蜡蒸汽和水蒸气通过通过风机从排湿口抽出,但是蒸汽在上升的过程中会冷凝从而变成液体发生回流现象造成烘箱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烘箱,提升烘箱的烘干效率。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烘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中的加热组件,所述箱体上设置排湿管,所述排湿管包括蒸汽上升管和蒸汽冷凝管,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出口与蒸汽冷凝管的入口对接以使得蒸汽从蒸汽上升管进入蒸汽冷凝管,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出口直径小于蒸汽冷凝管入口的直径以使得蒸汽在冷凝管冷凝回流时自蒸汽上升管的出口以外的位置流出。
首先要说明的是蒸汽冷凝管并不是起到冷凝作用的,只是蒸汽上升到一定高度会自动冷凝,而这个现象发生在蒸汽冷凝管内,本方案将排湿管设置成断开的两段(蒸汽冷凝管和蒸汽上升管),且蒸汽上升管的出口直径小于蒸汽冷凝管入口的直径,当冷凝液回流的时候会从蒸汽上升管出口以外的位置流出,不会流入蒸汽上升管的出口流入烘箱,加速烘干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上升管伸入蒸汽冷凝管且蒸汽上升管的外壁与蒸汽冷凝管的内壁间隔设置。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空气自蒸汽上升管的出口进入烘箱内,减少热量散失。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出口与所述蒸汽冷凝管的入口沿蒸汽上升管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蒸汽冷凝管的入口与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蒸汽冷凝管的入口与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出口直径之差的两倍。
这种方式方便观察冷凝液的流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上升管和蒸汽冷凝管竖直设置且蒸汽上升管的轴心线与蒸汽冷凝管的轴心线重合。
竖直设置蒸汽上升效率最高,蒸汽上升管的轴心线与蒸汽冷凝管的轴心线重合,不会发生因一侧蒸汽上升管和蒸汽冷凝管之间间隙过小而导致冷凝液回流至蒸汽上升管。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冷凝管上设置有电热组件,所述电热组件包括设置在冷凝管外壁上的第一电热丝组和与第一电热丝组连接的第一电源。
电热组件的设置有效保证蒸汽冷凝管的温度,减少蒸汽冷凝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热丝组外包覆有保温层。保温层可减少热量散失,节约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石棉层或棉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设置有收集冷凝液的收集槽。
通过收集槽对留下来的冷凝液进行收集,避免污染工作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二电源、与第二电源连接的第二电热丝组,所述加热组件上方设置有传送带。
通过传送带进行工件的输送,工件放置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冷凝管上设置有风机。风机可以加速蒸汽的排出,减少在蒸汽冷凝率。
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将排湿管设置成断开的两段(蒸汽冷凝管和蒸汽上升管),且蒸汽上升管的出口直径小于蒸汽冷凝管入口的直径,当冷凝液回流的时候会从蒸汽上升管出口以外的位置流出,不会流入蒸汽上升管的出口流入烘箱,加速烘干效率,另外通过设置电热组件、保温层、风机的设置减少蒸汽冷凝率,提升烘箱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去掉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突显第一电热丝组的结构;
图3为实施例1的仰视图,其中为了方便观察,箱体的底盖已去除;
图4为实施例2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进料口;2、第二电源;3、第二电热丝组;4、传送带;5、蒸汽上升管;51、出口;6、蒸汽冷凝管;61、入口;7、第一电热丝组;8、第一电源;9、保温层;10、导向板;101、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如图1-3,一种烘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置一进料口11,箱体1的底部设置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第二电源2、与第二电源2连接的第二电热丝组3,第二电源2固定在箱体1内,第二电热丝组3呈波浪形设置,传送带4设置在第二电热丝组3上方并延伸至进料口11,箱体1上方设置一竖直设置的蒸汽上升管5,蒸汽上升管5上方设置一蒸汽冷凝管6,蒸汽上升管5和蒸汽冷凝管6轴向间隔设置,蒸汽冷凝管6的入口61与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之间的距离为蒸汽冷凝管6的入口61与所述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直径之差的1.5倍,蒸汽上升管5为底部为圆柱形、顶部为圆台形的管道,蒸汽冷凝管6为圆柱形的管道,蒸汽冷凝管6上固定有第一电热丝组7与第一电热丝组7连接的第一电源8,第一电热丝组7为螺旋缠绕在蒸汽冷凝管6上的电热丝,电热丝外部套设有保温层9,保温层9为石棉层或棉布层。蒸汽上升管5上固定一导向板10,导向板10倾斜向下设置,在导向板10下方设置一收集槽101,蒸汽冷凝管6的顶部连接有风机(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二:如图4-5,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蒸汽上升管5和蒸汽冷凝管6均为圆柱形的管道,蒸汽上升管5伸入蒸汽冷凝管6且蒸汽上升管5的外壁与蒸汽冷凝管6的内壁间隔设置。
本方案将排湿管设置成断开的两段(蒸汽冷凝管6和蒸汽上升管5),且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直径小于蒸汽冷凝管6入口61的直径,当冷凝液回流的时候会从蒸汽上升管5出口51以外的位置流出,不会流入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流入烘箱,加速烘干效率,另外通过设置电热组件、保温层9、风机的设置减少蒸汽冷凝率,提升烘箱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箱,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中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排湿管,所述排湿管包括蒸汽上升管(5)和蒸汽冷凝管(6),所述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与蒸汽冷凝管(6)的入口(61)对接以使得蒸汽从蒸汽上升管(5)进入蒸汽冷凝管(6),所述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直径小于蒸汽冷凝管(6)入口(61)的直径以使得蒸汽在冷凝管冷凝回流时自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以外的位置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箱,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中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排湿管,所述排湿管包括蒸汽上升管(5)和蒸汽冷凝管(6),所述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与蒸汽冷凝管(6)的入口(61)对接以使得蒸汽从蒸汽上升管(5)进入蒸汽冷凝管(6),所述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直径小于蒸汽冷凝管(6)入口(61)的直径以使得蒸汽在冷凝管冷凝回流时自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以外的位置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箱,其特征是:所述蒸汽上升管(5)伸入蒸汽冷凝管(6)且蒸汽上升管(5)的外壁与蒸汽冷凝管(6)的内壁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箱,其特征是:所述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与所述蒸汽冷凝管(6)的入口(61)沿蒸汽上升管(5)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蒸汽冷凝管(6)的入口(61)与所述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之间的距离小于蒸汽冷凝管(6)的入口(61)与所述蒸汽上升管(5)的出口(51)直径之差的两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一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