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自动化控制
,尤其是涉及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及具有该传感器的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现有供水自动增压技术,大多数都采用机械触点开关方式提供支持。它是依靠机械接触点的接触或离开动作来实现对压力信息的采集和传递。但在这种方式中,当触点接触时,会产生火花而融化触点,使得触点融结为一体,进而使得在需分开时会出现滞后性,这样,则会给增压设备和官网设施造成毁灭性的损坏,严重时会造成安全事故。而采集信号的传送及处理控制技术中,目前多是依靠机械接触点通过接触动作来传递指令信号,进而执行控制、实现变频效果。但这种方式中,机械触电接触得好,它的控制效果就好;反之,则控制效果就差。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种方式的安全系数则会降低,这样,极易出现损坏电机、水泵,失控时则会损毁管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通过第一磁体与第一磁簧开关以及第二磁体与第二磁簧开关之间的配合,以实现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工作;通过信号放大电路的设置,可将采集的信号传送给信号处理电路,从而启动水泵驱动电路,进而实现对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运行的自动控制。
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包括封闭且中空设置的外壳及分别位于外壳两侧的第一磁簧开关K1和与第一磁簧开关连接的第二磁簧开关,外壳内设置有弹性封垫,弹性封垫将外壳的内腔分割为位于弹性封垫上方的上腔和位于弹性封垫下方的下腔,外壳下端设置有与下腔连通的通口,上腔内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上端贯穿外壳的内外壁 ...
【技术保护点】
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且中空设置的外壳(1)及分别位于外壳(1)两侧的第一磁簧开关(K1)和与第一磁簧开关(K1)连接的第二磁簧开关(K2),外壳(1)内设置有弹性封垫(2),弹性封垫(2)将外壳(1)的内腔分割为位于弹性封垫(2)上方的上腔(3)和位于弹性封垫(2)下方的下腔(4),外壳(1)下端设置有与下腔(4)连通的通口(10),上腔(3)内设置有支撑件(5),支撑件(5)的上端贯穿外壳(1)的内外壁连接有载磁架(6),载磁架(6)上设置有与第一磁簧开关(K1)相配合的第一磁体(7)和与第二磁簧开关(K2)相配合的第二磁体(8),且第一磁体(7)的磁场强度大于第二磁体(8)的磁场强度;上腔(3)内还设置有弹性件(9),弹性件(9)作用于支撑件(5)使得第一磁簧开关(K1)和第二磁簧开关(K2)均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且中空设置的外壳(1)及分别位于外壳(1)两侧的第一磁簧开关(K1)和与第一磁簧开关(K1)连接的第二磁簧开关(K2),外壳(1)内设置有弹性封垫(2),弹性封垫(2)将外壳(1)的内腔分割为位于弹性封垫(2)上方的上腔(3)和位于弹性封垫(2)下方的下腔(4),外壳(1)下端设置有与下腔(4)连通的通口(10),上腔(3)内设置有支撑件(5),支撑件(5)的上端贯穿外壳(1)的内外壁连接有载磁架(6),载磁架(6)上设置有与第一磁簧开关(K1)相配合的第一磁体(7)和与第二磁簧开关(K2)相配合的第二磁体(8),且第一磁体(7)的磁场强度大于第二磁体(8)的磁场强度;上腔(3)内还设置有弹性件(9),弹性件(9)作用于支撑件(5)使得第一磁簧开关(K1)和第二磁簧开关(K2)均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包括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的导向筒(51)和位于导向筒(51)内的支撑柱(52),导向筒(51)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相适应,支撑柱(52)的下端与导向筒(51)的封闭端固连,支撑柱(52)的上端贯穿所述外壳(1)与所述载磁架(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9)套设于所述支撑柱(52)上,且弹性件(9)的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上腔(3)的上端和所述导向筒(51)的封闭端。
4.具有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采集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及水泵驱动电路;
信号采集电路包括低压电源(DC)、第一电阻(R1)、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四电阻(R4)及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该传感器中的第一磁簧开关(K1)和第二磁簧开关(K2)、第一负载、第二负载及第四电阻(R4)依次串联在低压电源(DC)和地之间,第一电阻(R1)的两端与第二磁簧开关(K2)并联,还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均连接在第一负载与第二负载之间,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T1)、第一继电器(J1)、第二三极管(T2)及第二继电器(J2),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第一继电器(J1)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在第二负载与第四电阻(R4)之间,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第二继电器(J2)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T1)和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一继电器(J1)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二继电器(J2)线圈的另一端均与低压电源(DC)的正极相连,第一继电器(J1)线圈的两端反向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继电器(J2)线圈的两端反向并联有第二二极管(D2);
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水泵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低压电源(DC)相连,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路相连,第一继电器(J1)的触点连接在第一控制电路与低压电源(DC)之间,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低压电源(DC)相连,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路相连,第二继电器(J2)的触点连接在第二控制电路与低压电源(DC)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负载包括依次串联在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二负载之间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第二负载为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串联在低压电源(DC)和地之间的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七发光二极管(LED7)。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变频压力信息传感器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电源(DC)与地之间还依次串联有第六电阻(R6)和第三发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吉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