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皮下放置物体的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66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把物体放置在生物体内的插管(10),它包括一个有第一手柄(16)的插管座(14)和有第二手柄(20)的套管(18),套管(18)至少部分围绕着插管座(14)并可相对于它轴向移动和有一根在插管内延伸的管心针(24),上述物体可通过管心针与安装此物体的插管(10)之间的相对运动放置在体内。为了在刺入插管和放置物体时能用单手操作,建议,在对第二个从套管(18)伸出的手柄(22)加压时,套管(18)通过至少一个从插管座(14)伸出的展开件,或一个从插管座(14)或套管伸出的制动件或杆件(54)与插管座(14)锁定在一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生物体内放置物体的插管,它包括一个有第一手柄的插管座和有第二手柄的套管,该套管至少部分围绕着插管座并可相对于它轴向移动和有一根在插管内延伸的管心针,上述物体例如是医用的长期制剂、识别载体或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胶囊,它们可通过管心针与安装有此物体的插管之间的相对运动放置在体内。在WO92/15362中表示了这种类型的插管。这是第一次可以用一种适用的插管,将物体在放置前安排在一个事先知道的地方,为的是便于植入和保证放置在所要求的组织内。在这种情况下,位置的固定主要通过在插管尖端至少局部封闭插管的塞子来进行,此塞子在形式上是一种含有药物的软膏状材料、粘结剂或硅堵头。通过这种类型的位置固定,在植入物体时将外来物置入了体内,这种外来物有可能导致不希望或不应有的反应。此外例如由US4900304、US4950234或EP0255123A2还已知一些插管,用于在生物的皮下安置固体或半固体的制剂。在EP0304107A1中介绍了一种用于放置一种植入物的注射插管,这里的插管本身规定一次性使用。按US4820267,仅仅为了运输的目的,植入物位置固定在插管内,而且采用了一根管心针和末端用一个销子。为了使销子不会不受控制地从插管中滑脱,用一个护套将销子在外侧固定。按WO90/05488为了识别动物提供了一种柔性的插管,它的远区的横截面比管心针可在其中移动的那一部分的横截面小。由US4846793或US4994028已知本文开始所述类型的插管,其中,套管设计为可相对于插管座旋转,为的是进行相互制动。由此带来了一个缺点,即刺入插管和接着放置物体,原则上只能用双手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本文开始所述类型的插管,它一方面可以无困难和完好地固定要植入的物体的位置,无需外来的物质,这些外来物质有可能在植入物体的同时侵入此植入物体的体内。此外还有可能用简单的方法检查物体的位置,即使插管是用不透明的材料,尤其是金属制成时。另一方面还应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将插管刺入体内并接着通过抽回插管放置物体可以用单手进行。关于用单手操作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在对第二个从套管伸出的手柄加压时,套管通过至少一个从插管座伸出的展开件或一个从插管座或套管伸出的制动件或杆件与插管座锁定在一起。这个措施保证在将插管刺入体内时,若用于刺入所需的压力来自套管,亦即第二手柄如抓手,则插管便不会相对于套管并因而管心针运动,或即使运动也只是轻微的。为了放置物体,这时只需要朝第二手柄的方向沿轴向移动插管座,因此,或从插管座伸出的制动件与套管自动脱开,或用手沿轴向朝第二手柄方向拉插管座而使杆件有控制地与套管脱开。具体设计为,插管座包括一个围绕着插管不可运动的凸肩和一个围绕着此凸肩并可相对于它轴向移动的具有第一手柄的套管体;从此凸肩至少伸出一个穿过套管体和在向第二手柄加压时压靠在套管截口上的展开件;以及,在第一手柄朝第二手柄方向运动时,套管体使展开件与截口脱开并拉着凸肩一起移动。按另一种方案也可以是,从套管伸出一个可旋转的制动件如杆,它可以支靠在插管座或其手柄上。在这种情况下制动件最好是一根曲杆,它的短臂在第二手柄区域内,最好沿其背对插管的外表面延伸,它的长臂可以其自由端支靠在第一手柄背对插管的一侧上。在这里曲杆可夹紧在一个从第二手柄伸出的并构成曲杆旋转轴的安装座中。为使曲杆能易于旋转,短臂应以其自由端部支靠在第二手柄上,并在安装座与支靠位置之间与第二手柄相隔间距地延伸。为了使长臂与插管座或其手柄脱开,便只需要在短臂上施加一个压力,从而使长臂自动地从插管移开。在这种情况下短臂可以通过一个部分,最好以其自由端稳固地定位在第二手柄上,从而保证曲杆不会进行无控制的转回。另一项独立的方案则规定,从插管座伸出一个沿套管外侧延伸的并可与套管锁定的杆件。在这种情况下杆件最好通过一个铰链如薄膜铰链与第一手柄连接。为了转动(亦即与套管脱开),从杆件伸出一个手柄如凸块,当物体不应再与套管连接在一起时抓住手柄或凸块。杆件最好沿切向在套管内延伸(但也可以沿径向延伸),因此手柄在杆件的这一区域内延伸并从套管伸出。杆件本身可通过其端部凸块锁止在套管内,因此当插管座相对于套管锁止时,此端部凸块最好穿过套管,并插入插管座的一个槽中。若杆件朝着套管的方向最好有由材料造成的弹性预紧力,则在刺入插管时插管座与套管之间自动进行锁定,因此存在着另一种可能的方案是,当没有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杆件在距套管的一个距离处延伸,因此必须有控制地进行锁定。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锁定机构设计,都始终可以用单手且同一只手通过将压力作用在第二手柄上进行插管刺入、实施脱开制动或去锁,并然后通过沿插管轴向抽回抓手而拔出插管。这种脱开制动或去锁可以自动进行,或利用展开件,或通过将杆件这样固定在套管或插管座中,即,当压力作用在第二手柄上时杆件保持锁止,但当第一手柄朝第二手柄的方向拉动时被去锁。当然,也可以通过有控制地移动或调整杆件进行端部锁定。为了达到按本专利技术的无困难和完好地固定要植入的物体的位置这一局部方面的目的,建议,至少外侧有弹性的物体被插管的一个区段夹紧,在这一区段中,插管有一个与此物体与插管尖之间存在的横截面相比为不同的横截面,或有一个通孔。在这种情况下,此横截面的改变可通过至少局部环形收缩构成。不过为了改变横截面还有另外一些可能性,即可以通过插管壁段的波纹,或通过设计一个通孔。同样可行的是,压缩插管以达到改变横截面的目的,通过这种横截面的改变来夹紧要植入的物体。此外,可以在插管夹紧物体的区段所在部位,设一个作为视窗的通孔,通过此通孔本身改变了横截面,或提供了一个空腔,物体可以膨胀在此空腔内,从而同样可以实现位置的固定。通过按本专利技术的理论,使插管在物体被植入前在固定位置的所在区改变其横截面,从而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物体位置的固定。因为要植入的物体至少外侧具有柔性或弹性,所以可以可靠地夹紧,尤其在医学或放射性制剂用一个外壳封闭时,不会造成损坏物体的危险。本专利技术其他细节、优点和特征,不仅表示在权利要求及其特征中(单个的和/或组合的),而且表示在下面对附图所示最佳实施例的说明中。其中附图说明图1一个插管的剖面图,插管用于植入一种物体,诸如医学制剂或识别载体;图2按图1插管的一段,但放大表示;图3按图1插管的另一段;图4插管另一种实施形式的纵剖面;图5按图4插管的一段,但旋转了90°;图6沿图5中线AB的剖面;图7插管的第三种实施形式;图8沿图7中线CD的方向看的剖面;以及图9图7所示的锁定机构的另一方案。为了在动物或人的体内植入一种物体,诸如医学制剂,尤其是长期制剂(如Reptid)、装在胶囊内的放射性制剂(Slak)或识别载体,利用一个插管(10)。插管(10)可由钢、塑料或其他适用的材料制成,并最好有一个斜切磨锐的尖端(12)。插管(10)装在一个插管座(14)中,在此实施例中插管座(14)过渡为一个手柄如抓手(16)。在抓手(16)的前后延伸着一个套管(18),套管背对着插管部分开槽,以便于一个其外端同样设有手柄(20)的排出活塞(22)沿插管(10)的纵向移动,排出活塞(22)本身则与一个可相对于插管(10)移动的管心针(24)连接,使用此管心针(24)可将图1中未表示而在图2中放大表示的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把物体(26)放置在生物体内的插管(10),包括一个具有第一手柄(16)的插管座(14)和具有第二手柄(20)的套管(18),该套管(18)至少部分围绕着插管座(14)并可相对于它轴向移动和有一根在插管内延伸的管心针(24),上述物体(26)可通过管心针(24)与安装此物体的插管(10)之间的相对运动放置在体内,其特征为:在对第二个从套管(18)伸出的手柄(22)加压时,套管(18)通过至少一个从插管座(14)伸出的展开件(40)或一个从插管座(14)或套管伸出的制动件或杆件(54、68、80、82)与插管座(14)锁定在一起。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其特征为:插管座(14)由不可运动地围绕着插管(10)的插管凸肩(38)和围绕着此凸肩并可相对于其轴向移动具有第一手柄(16)的套管体(48)组成;从插管凸肩伸出至少一个离开插管尖(12)朝套管(18)的方向延伸的展开件(40),当向第二手柄加压时它压靠在套管的截口(46)上;当从插管座(14)伸出的第一手柄朝第二手柄的方向运动时,套管体使展开件与截口脱开,然后拉着凸肩一起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H施列格尔H费特
申请(专利权)人:南德国精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