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固态电容器容量引出率及改善漏电电流铝箔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0646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1:41
一种提高固态电容器容量引出率及改善漏电电流铝箔生产方法,包括:前序处理工序、化成工序和后续处理工序;所述前序处理工序:将铝箔通过大电流密度的化成过先形成致密性的三氧化二铝的结晶性氧化膜,然后通过磷酸的钝化处理去除有缺陷的水合性氧化膜;所述化成工序分为:一级化成工序、二级化成工序、三级化成工序;先进行一级化成工序,之后进行二级化成工序,最后进行三级化成工序;所述后续处理工序包括:水洗工序、磷酸处理工序、修补化成工序、热处理工序和烘干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选择容量低一级铝箔进行生产容量高规格的产品,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又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箔的生产工艺,具体是一种提高固态电容器容量引出率及改善漏电电流的铝箔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固态电容器用高比容化成铝箔都是采用常规的己二酸铵化成,磷酸钝化处理后再用磷酸二氢铵修补化成的常规电容器铝箔的生产工艺流程。
铝电解电容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温负荷工作环境下,电解液中的酸根离子会逐渐溶解氧化介质膜,致使多孔氧化膜的结构逐渐崩溃瓦解,并蚕食铝箔中间的金属铝,使得铝箔的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另外,高温下有机物发生酰胺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也与氧化膜作用生成氢氧化物,造成介质膜的绝缘性能下降,膜厚增加、容量下降。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使铝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增大,容量下降,损耗增大,内部温升过高,影响电容器的寿命和电路的正常工作。
漏电流的计算公式I=K·CR·VR,其中K为漏电系数,与电解电容器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因素有关,对于400~500V的铝电解电容器,目前业界采用的最低漏电系数为0.03。
现有的固态电容器用化成铝箔应用于生产固态电容器时容量引出率低,且在生产6.3WV产品时漏电电流值不稳定,容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固态电容器容量引出率及改善漏电电流铝箔生产方法,包括:前序处理工序、化成工序和后续处理工序;所述前序处理工序:将铝箔通过大电流密度的化成过先形成致密性的三氧化二铝的结晶性氧化膜,然后通过磷酸的钝化处理去除有缺陷的水合性氧化膜;所述化成工序分为:一级化成工序、二级化成工序、三级化成工序;先进行一级化成工序,之后进行二级化成工序,最后进行三级化成工序;所述后续处理工序包括:水洗工序、磷酸处理工序、修补化成工序、热处理工序和烘干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固态电容器容量引出率及改善漏电电流铝箔生产方法,包括:前序处理工序、化成工序和后续处理工序;所述前序处理工序:将铝箔通过大电流密度的化成过先形成致密性的三氧化二铝的结晶性氧化膜,然后通过磷酸的钝化处理去除有缺陷的水合性氧化膜;所述化成工序分为:一级化成工序、二级化成工序、三级化成工序;先进行一级化成工序,之后进行二级化成工序,最后进行三级化成工序;
所述后续处理工序包括:水洗工序、磷酸处理工序、修补化成工序、热处理工序和烘干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固态电容器容量引出率及改善漏电电流铝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一级化成、二级化成、三级化成的电解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主溶剂:42.5~79.2%;辅助溶剂:8.6~27.7%;溶质:10-24.5%;氧化添加剂:0.5~2.3%;防腐剂:0.2-3.8%;高温稳定添加剂0.3~2.8%,其中,主溶剂为:乙二醇;辅助溶剂为二甘醇、γ-丁内酯中的一种以上;溶质为1,7癸酸铵、2异丙基十七烷双酸、2,4,6-三甲基-4,6-二甲氧羰基-十三烷双酸中的一种以上;氧化添加剂为山梨糖醇、氨基磺酸、硅钨酸中的一种以上;防腐剂为季戊四醇、柠檬酸、氨三乙酸、己二酰二胺中的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固态电容器容量引出率及改善漏电电流铝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化成、二级化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斌王中浩杨善富
申请(专利权)人:恒扬韶关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