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林斌专利>正文

全自动进水磨豆咖啡机的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0543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26
按此目的设计的全自动进水磨豆咖啡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开通电源后旋转件通过驱动电机的传动部驱动旋转件转动,旋转件上的冲泡腔的开口以圆环形或扇形的轨迹转动与出料口对接贯通后停机;研磨室通过研磨电机、研磨刀具和豆腔,研磨电机轴性连接研磨刀具将咖啡豆粉碎,粉碎后的咖啡粉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冲泡腔内填充;冲泡腔内填充好后,驱动电机的传动部驱动旋转件转动,旋转件上的冲泡腔的开口以圆环形或扇形的轨迹转动,通过旋转件上侧面的边缘轴向延伸有环形的凸边,将冲泡头与冲泡腔相对运动对接密封贯通后停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设置旋转件,使咖啡机的进料、冲泡和排料程序可以自动连续和循环进行,实现全自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咖啡机,特别涉及全自动进水磨豆咖啡机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828724U于2014年9月17日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液体通路转换装置,具体公开了:包括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液体通路、转换轴,用以切换上述通路的导通或关闭;电机,用以驱动该转换轴,液体通路转换信号电路,与该转换轴连接,用以产生该转换轴位置的电性信号;控制器,用以接收该电路发送的电性信号,并指令该电机选择性地转动或停止转动,以实现上述通路的导通或关闭;液体通路转换信号电路包括旋转板,该旋转板以能够随该转换轴转动的方式与该转换轴连接,且该旋转板上设置有电导体片。该结构采用电子元件进行液体通道的转换,其容易发生故障或需要程序控制,导致性能不可靠,使用寿命短,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普通的磨豆咖啡壶使用时必须用一次清洗一次,每次加水,每次加豆,频率高操作繁琐,不能实现一次加水或一次加豆多次使用,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自动清洗、性能可靠的全自动进水磨豆咖啡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进水磨豆咖啡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开通电源后旋转件(3)通过驱动电机(8)的传动部(3.5)驱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上的冲泡腔(3.1)的开口以圆环形或扇形的轨迹转动与出料口(4.1)对接贯通后停机;研磨室通过研磨电机(15)、研磨刀具(16)和豆腔(17),研磨电机(15)轴性连接研磨刀具(16)将咖啡豆粉碎,粉碎后的咖啡粉通过出料口(4.1)进入到冲泡腔(3.1)内填充;2)下一步冲泡腔(3.1)内填充好后,驱动电机(8)的传动部(3.5)驱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上的冲泡腔(3.1)的开口以圆环形或扇形的轨迹转动,通过旋转件(3)上侧面的边缘轴...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28 CN 20151020539681.全自动进水磨豆咖啡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开通电源后旋转件(3)通过驱动电机(8)的传动部(3.5)驱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上的冲泡腔(3.1)的开口以圆环形或扇形的轨迹转动与出料口(4.1)对接贯通后停机;研磨室通过研磨电机(15)、研磨刀具(16)和豆腔(17),研磨电机(15)轴性连接研磨刀具(16)将咖啡豆粉碎,粉碎后的咖啡粉通过出料口(4.1)进入到冲泡腔(3.1)内填充;
2)下一步冲泡腔(3.1)内填充好后,驱动电机(8)的传动部(3.5)驱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上的冲泡腔(3.1)的开口以圆环形或扇形的轨迹转动,通过旋转件(3)上侧面的边缘轴向延伸有环形的凸边(3.3),将冲泡头(5)与冲泡腔(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周林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