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而引起的炎症。中医认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属“心痛”、“胸痹”、“痰饮”、“水肿”等范畴。其发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或饮食不节,或房劳过度,或情志失调,耗伤气血阴精,导致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温热毒邪乘虚而入。或经卫传气血,由表及里;也可直中气分,或直达营血,热的营阴,迫血妄行,甚至逆传心包,变生危证。病至后期,余邪末尽,阴液已伤,热邪恋于阴分,或阴虚血涩,瘀血内停,或虚热内扰心神,湿热之邪,耗气伤阴,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则诸证丛生。临床以发热、心脏杂音、栓塞现象,血培养阳性等为特点。目前,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方法主要有: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比较长,而且停药后容易反复,而中医治疗既能避免手术的风险,又能彻底治愈此症,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中医治疗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辩证论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医根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龙眼肉9‑21份、棒棒草4‑16份、黑种草6‑18份、柠条根9‑21份、尖药花9‑21份、蜘蛛果茎叶9‑21份、吊兰9‑21份、黑阳参9‑21份、牛毛七9‑21份、紫玉簪根9‑21份、猪殃殃40‑80份、肿柄菊叶2‑10份、针叶火绒草6‑18份、毛冬青10‑30份、马蹬草1‑9份、定草根30‑50份、茶树根10‑30份、甘草2‑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
制成:
龙眼肉9-21份、棒棒草4-16份、黑种草6-18份、柠条根9-21份、尖药花9-21份、蜘蛛果茎
叶9-21份、吊兰9-21份、黑阳参9-21份、牛毛七9-21份、紫玉簪根9-21份、猪殃殃40-80份、肿
柄菊叶2-10份、针叶火绒草6-18份、毛冬青10-30份、马蹬草1-9份、定草根30-50份、茶树根
10-30份、甘草2-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
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龙眼肉12-18份、棒棒草7-13份、黑种草9-15份、柠条根12-18份、尖药花12-18份、蜘蛛
果茎叶12-18份、吊兰12-18份、黑阳参12-18份、牛毛七12-18份、紫玉簪根12-18份、猪殃殃
50-70份、肿柄菊叶4-8份、针叶火绒草9-15份、毛冬青15-25份、马蹬草3-7份、定草根35-45
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