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增加医疗装置内液体流的加强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33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加强构件,也即通管丝。它有助于增加导管内液流面积,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通管丝由单件扁平矩形材料制成,可被绞绕以提供全方位等同刚性,通管丝横截面表明大致呈扁矩形的通管丝可保证通管丝与导管之间最大的液体流量。这使得操纵通管丝或将其从导管中取出更为方便,此外,由于优选实施例的通管由单一元件构成,制造更加容易,使生产成本下降,而且,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降低保健开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医疗装置领域。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有助于增强医疗装置刚性的通管丝,在将该医疗装置插入人体时,其作用尤为明显。现有技术中有许多为人所知的导管,如常用的体表插入中心导管(PICC)。PICC用于进入维管系。当需要长期滞留维管系(例如,在病人体内滞留两周以上)以避免对病人重复注射时,尤其要用PICC管。PICC是一种长导管,通常插入病人手臂中部而导管端部常常插至心脏的上腔静脉处。它常为化学疗法或其它静脉疗法提供进入患者维管系的通道。由于PICC必须穿越静脉/维管系的许多天然障碍,导管必须柔软易弯以便于转向和避免碰伤血管。此外,导管还必须用非排斥性材料制成,这样才不会在长期滞留期刺激患者静脉。不幸的是,用柔软的非排斥材料制成的PICC管线很难插入病体,其柔软易弯结构常使PICC在进入患者静脉之前就折迭和打弯了。为了更迅速有效地插入PICC,在插入时使用了一种灵活的金属通管丝(或导丝)做为导管内的加强构件。在导管进入病体后再将其取出。然而导丝又引出若干问题。由于导管在达到目的地之前要翻转多次,导丝与导管内壁的摩擦加剧。使操纵导丝以及将其取出作业常出现困难。其次,使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帮助医疗装置插入的加强构件,它包括:一根被置于医疗装置内的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的横截面大致成矩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J巴比尔茨R布莱
申请(专利权)人:庄臣及庄臣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