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引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924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设计用于进入脑脊髓流体循环系统并从其中对流体进行引流的导管组件。该聚合物薄壁导管具有一个柔软、可弯曲的远部,用于使得对组织的伤害最小化,且随着一个可选择的导线在脑脊髓液通路中成角度地进入蛛网膜下腔内。一个较硬的近部,该近部可选择地包含一个加强用的编织条带或绕线,以确保该导线在围绕脊柱的具有韧性的膜腔中使用的过程中,不会缠结或被压坏。导管壁上的一个或多个用于通过导管中心内腔向近处引流流体的孔,使得可以通过导管以治疗用的流速和压力输送流体。一个可位于导管组件远端中的柔软的聚合物插头确保在进入时对组织的损伤最小化。整个导管可以被亲水覆层覆盖,以利于穿过一个可选择的Touhy针和组织,并且其可以是放射线不透射的,以便在荧光下更易于被看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的领域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一种脑和腰椎导管插入装置,用于向大脑和脊柱区灌注和从其中导出液体。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进入脑脊髓液(CSF)通路并有效地从通路中去除液体的腰椎引流导管。专利技术的背景尽管最近在对中风的认识和处理上有了提高,这种疾病在美国导致死亡的比例仍然保持第三。仅次与心脏病和癌症。它是在这个国家中导致神经性残疾的比例最大的一个,并且每年导致几乎160,000美国人死亡。它还会导致成人残疾(adult disability)。除了它的悲剧性的健康后果之外,对中风的治疗和康复以及丧失工作能力,每年要消耗美国大约400亿美元。因此,急需对中风及与中风相关的损伤的预防、检测和治疗做进一步的改进。有效治疗中的一个困难涉及中风造成细胞损伤的速度。对于缺血性中风,会迅速产生由中风开始的梗塞造成的连锁反应。不及时进行药物治疗,通常在中风发生大于六小时内,在围绕梗塞的半影中的脑细胞将会死亡。虽然在该半影中的神经组织在形成中风引起的闭塞之后直到大约24小时为止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坏死,但是血管组织和较小的小动脉在闭塞之后30分钟内容易受到不可挽救的损伤。由于细胞离子泵活性的减小,开始产生遍布整个半影的水肿;这将造成神经组织的肿胀和加速神经组织的损伤。一种用于在这样的极度缺血的条件下及时治疗神经组织的方法,是将一种氧化碳氟化合物营养乳液(OFNE)引导通过存在脑脊髓液(CSF)的、脑室蛛网膜下腔(ventriculo-subarachnoid spaces)围绕大脑和脊髓的部分。乳液,例如被整体结合作为参考的、Osterholm等的美国专利No.4,981,691所公开的那样的乳液对于本领域人员是公知的。OFNE处理用于向神经和血管组织提供大量需要的氧和营养,直到形成侧支循环或闭塞被溶解为止。它为缺血性中风第一征兆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紧急治疗。存在多种用于将如OFNE等流体引入CSF通路系统并对流体的引入进行监视的方法。例如,如在此被整体结合作为参考的、均属于Osterholm的美国专利No.4,393,863和4,378,797中所公开的那样的循环系统,提出了用于向大脑脑室中灌注氧化的营养乳液并将它们从例如脊椎蛛网膜下腔中抽出的系统和方法。这些和其它的参考还表示出这些乳液如何被监视和处理,以便调节氧和二氧化碳的局部压力、温度、化学成分、流速等。这样的流体经过专门的灌流导管被引入大脑脑室,所述灌流导管例如为Osterholm的美国专利No.4,840,617中公开的那样。这些导管被专门设计成用于刺穿骨头,安全地将大脑组织导向大脑脑室,并且可靠地向CFS通路输送OFNE。通过采用专门的排液管将这种液体从CFS通路中除去。除了按上述方案去除OFNE之外,还有各种其他理由需要有效地从CFS通路中排出液体。例如,典型的蛛网膜下出血造成的出血性中风,其中动脉瘤在围绕大脑的硬脑膜上或附近的大动脉中破裂,血液可能进入CFS通路,并且需要排净受到污染的CFS。生理失调,例如大脑水肿、神经外科后遗症、大脑炎或肿瘤疾病,和剧烈头痛或脊椎外伤可能需要引流或抽取CSF。例如,脑积水患者,在颅腔内的CSF量非正常增加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引流减轻其高度危及生命的颅内压力。这种引流可以通过在多个位置上经过专门的引流导管穿刺到CSF通路中来实现,所述位置例如包括大脑的脑室、马尼安池(the cisternamagna)和脊柱中的蛛网膜下腔。医生选择用于进入CSF通路的精确位置是以许多因素为依据的,其中包括需处理的指示、患者的身体条件、所选择的处理类型等。对于设计用于通过腰椎区域进入CSF通路的引流导管,需要考虑到许多问题-特别是当它们与OFNE灌流结合使用时。例如,该导管必须具有适当尺寸的孔和内腔,以允许流体的流动按照设计的流速和压力范围自由地产生,同时防止由于马尾(脊神经根部)或蛛网膜堵塞。所述导管直径和尖端必须适于以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最小的状态进入脊柱的蛛网膜下腔,还必须能够防止在进入皮下组织和蛛网膜下腔外的坚韧的硬脑膜时产生缠结或被压坏。该导管还应当不能被放射线透射,以便使可见性最大化来识别其位置。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能够实现这些和其它需要的用于进入CSF通路的引流导管。专利技术的概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由一个聚合物单壁或多壁细长的管状件制成的腰椎引流导管组件,所述管状件形成一个管腔并且具有一个外壁、一个远端和一个近端。该管状件、特别是该管状件的一个较远的部分,其尺寸和柔韧性适于进入蛛网膜下腔而不会对神经组织造成大的伤害,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非常耐破裂和缠结。该管状件典型地具有至少一个贯穿其管壁的孔。该孔通常与导管的远端间隔开。导管组件整个长度上的内腔尺寸,贯穿管状件管壁的孔的尺寸、位置和数量以及其它与流体的流速相关的变量的选择使得,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所述导管可以在大约15cmH2O的驱动压力下容纳3-150ml/min(优选大于50ml/min)流速的CSF。导管组件的远端根据特定应用的需要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当远端是开放的时,该导管适于作为导线完全贯穿其中的通道并且允许更多的流体从导管外部流过内腔,以便在引流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一个软聚合物末端插头可替代地位于导管内腔的最远端以提供额外的质量并使得对围绕脊柱的腰椎部位的组织的损伤最小化。该插头可以实心的,或者具有一个或多个通道或内腔以便允许流体从其中流过。通常,导管细长管状件的近部比远部更硬。这可以通过采用比制成较柔软且更具柔韧性的远部的材料具有更高硬度的聚合物材料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导管近部的细长管状件的壁厚来实现,或者通过在近部的导管外壁内部包含条带或绕线来实现。导管组件的细长管状件还可以包含一个限定内腔的聚合物内衬和一个限定外表面的与所述聚合物内衬同轴的外罩。在该变型中,一个编织条带或绕线可以同轴地置于内衬和外罩之间。外罩的近部可以比外罩的远部更硬。绕线或条带可以由不锈钢、超弹性合金、聚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制成。它应当与MRI相容。它可以由丝状成分、例如线、带、丝或它们的混合物制成。细长管状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放射线不能透射的。当该管状件为聚合物时,可以采用例如硫酸钡、氧化铋、氯氧化铋、碳酸铋、钨粉、钽粉和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放射线不能透射的填料。通过对填料进行选择或结合,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放射线不能透射的标记,以便为导管组件提供可视性。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一个从导管近端插入导管内腔中的柔性导线。这是优选的,但不是必须的,导线当不受导管内壁限制时具有自然的非线性、半圆形或“J”形形状。一旦插入到导管内腔中,则导管呈现出受非线性导线形状影响的形状。优选地,这种形状在导管-导线结合物的远端呈大约5°至15°的弯曲。这有利于沿患者的头部方向进入到脊柱蛛网膜下腔中。导管组件柔韧的远部还可以具有不受约束的形状,以便在配置于蛛网膜下腔中且导线被抽出之后,细长管状件自己形成一个弯曲大约90°的急弯。该急弯优选但不是必须地靠近至少一个导管孔,以便促进流体排出。该导管还被设计用于与一个Touhy针结合使用,以便有利于穿过皮肤、软骨和其它围绕蛛网膜下腔的组织插入导管。所述Touhy针通常具有内腔,本专利技术的导管和导线可以通过该内腔引入。该Touhy针可以具有弯曲的远端,以便通常利用一个引入导线沿患者的头或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引流管组件,包括:一个细长管状件,其具有一个总长度、一个外壁、一个远端、一个近端,所述管状件形成一个被所述外壁包围的内腔,所述管状件的尺寸和柔韧性适于在不对由蛛网膜下腔包围的神经组织造成大的伤害的情况下进入到蛛网膜下腔中, 所述管状件在远端比在近端附近更加柔韧,并且所述管状件限定了至少一个穿过所述外壁的孔,该孔具有一个孔径,所述孔与所述远端间隔开,其中,所述长度、内腔和至少一个孔及孔的直径协同使得液体在大约15cmH↓[2]O的驱动压力下以3-150 ml/min的流速流过所述内腔和近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因达卡古纳塞克拉马克格里芬格伦弗雷泽
申请(专利权)人:神经细胞治疗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