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注射器及具有这种注射器的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26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引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三个构件构成: (a)一个塑料模制的管体(1),该管体在其长度的主要部分上确定一个内部平滑的外壳(4),该外壳在一端(5)开口,在另一端具有一个底部(6),底部具有一个中央孔,中央孔由一个朝外壳外轴向进行收敛的环形唇部(7)加以限定,管体(1)包括两个朝外径向凸起的握持凸耳(11); (b)一个塑料模制的杆-活塞组件(2),该杆-活塞组件一方面包括一个实心杆(12),该杆穿过所述底部(6)的孔,并以密封连接方式与环形唇部(7)相配合,另一方面,在所述杆的远端包括一个活塞(14),活塞配有一个朝外壳(4)的开口端扩散的周边裙部(15),该裙部以密封连接的方式与该外壳的平滑内壁相配合; (c)一个操纵手柄(3),该操纵手柄固定在杆(12)的近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引注射器。文献FR-A-2408738提出了一种用于在身上吸取伤口毒液的吸引注射器。这种吸引注射器在商业上获得很大成功,但是结构比较复杂,配有大量零件,而且制造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更为经济的、使用后扔掉的吸引注射器。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吸引注射器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注射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2至5中加以说明。本专利技术还旨在提出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引装置,这种吸引装置的其它实施例在权利要求8至11中加以说明。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吸引注射器处于储备位置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类似的图,示出所述吸引注射器的第一使用阶段;图3是类似的图,示出所述吸引注射器的第二使用阶段;图4是用于安装在图1至3所示吸引注射器上的一个喷嘴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沿图4中V-V的所述喷嘴的剖视图;图6类似于图4,是喷嘴的其它实施例;图7至9分别类似于图1至3,但涉及吸引注射器的其它实施例。图1所示吸引注射器由三个塑料模制构件构成,即一个管体1、一个杆-活塞组件2以及一个操纵手柄3。管体1在其长度的主要部分上形成一个圆柱形外壳4,该外壳具有圆形截面,壁的厚度保持不变,在其整个长度上内部是平滑的,在其远端开口,以便限定一个平顶圆形端面5。为便于描述起见,吸引注射器如图所示那样定向,即其总轴线X-X为竖直状,其远端朝下。外壳4在其上端具有一个水平底部6。该底部具有一个中央孔,该中央孔由一个朝上凸起的收敛环形唇部7加以限定。外壳4在底部6的上方以一个截面相同的上管颈8进行延伸,该上管颈在内部配有两个完全相对的竖直加强筋9,这两个加强筋在距管颈上端较近处予以终止。另外,管颈8具有两个与加强筋成90°的凹口10以及两个与加强筋垂直的朝外径向凸起的握持凸耳11。这两个凸耳呈水平状,与管颈8的上端对齐。杆-活塞组件2由一个实心杆12构成,该杆以密封连接方式穿过唇部7,在其上端具有一个锁紧凸销13。该杆的下端形成一个平顶活塞14,该活塞在其周边具有一个朝下扩散的裙部15。杆12以密封连接的方式与唇部7相配合,裙部15以密封连接的方式与外壳4的平滑内壁相配合。操纵手柄3是平直的,呈水平状,配有一个中央孔,该中央孔布置在杆12的凸销13上。当安装吸引注射器时,杆12从下面插入管体1中,以摩擦的方式穿过唇部7,向上推,直至裙部15完全处于外壳4内。此时,凸销13基本与凸耳11对齐,操纵手柄3锁紧在该凸销上。该操纵手柄的周边支承在加强筋的上端面,操纵手柄的上表面与凸耳11的表面对齐。在这个储备位置上,由外壳4、底部6、杆12和活塞14限定的环形腔室16中的压力基本等于大气压。为了使用吸引注射器,用一只手握住管体1,将两个手指伸入凹口10中,向上提拉操纵手柄3。这样,组件2-3往上提拉,由于唇部7相对于杆12的弹性分离以及裙部15相对于外壳4的弹性分离,腔室16中的空气被压出。这样,达到图2所示的稳定位置,在该位置,活塞14处于底部6的下方。接着,用一只手使用吸引注射器用两个手指放在凸耳11的下面,大拇指放在操纵手柄3上,将操纵手柄向下推。在这种运动期间,唇部7和裙部15通过活门作用加以密封,以便在腔室16中产生越来越大的负压,直至相当于组件2-3返回其由操纵手柄3支承在加强筋9上而确定的初始位置的一个最大值。不过,图1和3所示的位置在腔室16中的压力不同。将下端面5贴靠在伤口周围的皮肤17上(图3),松开操纵手柄3。由于腔室16中的负压,活塞14自动上升(箭头F),这在该活塞和皮肤之间形成负压。因此,皮肤被向上吸引,如图3中虚线所示,这样就使毒液排除。应当指出,如有必要,可以使端面5离开皮肤,重新压下操纵手柄,然后再重新将端面5贴靠在皮肤上,以加强吸引作用。但是,通常不可能再在腔室16中建立大气压,因而原则上,在使用后应该将吸引注射器扔掉。可以给吸引注射器配备一套能嵌装在外壳4的下端或外壳4的下端内的可互换喷嘴。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4和5所示,可以使用至少一个喷嘴18,该喷嘴配有两个同心管19和20,在该实施例中,最长的管是内管19,该最长的管可以通过其下部一个易断裂区21的断裂而分离。在该实施例中,管19具有一个马鞍形自由端22,适合于同一个手指尤其是一个儿童的手指相吻合。喷嘴18通过一个上凸缘23以密封连接方式嵌装在外壳4的下端,该凸缘23略呈扩散形状,安装在其底部24的周边上。在图6所示的其它实施例中,喷嘴通过一个上凸缘25以密封连接方式嵌装在所述下端,该凸缘25相对于底部24的周边径向错开,并且略成收敛形状。此外,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配有另一个凸缘26,凸缘26与凸缘25相对于底部24来说是对称的,吸引管19和20在该底部上一个朝下凸起而另一个朝上凸起。图7至9所示吸引注射器的其它实施例同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有如下几点一方面,杆12直接位于操纵手柄3下面的上部30具有缩小的直径。另一方面,每个加强筋9在中间部位具有一个凹口31,该凹口31朝下由一个水平面32加以限定,朝上由一个向上收敛的斜面33加以限定。该斜面33与加强筋9的上水平端面34相接,以便形成一个齿。在吸引注射器的储备位置(图7),操纵手柄3布置在凹口31中。这样,杆12的截面缩小的部分30位于唇部7中,裙部15的自由端超出管体1的下端5。因此,这两个接头7、15在长期储备后仍保持其作用。为了使用吸引注射器,操作人员将两个手指插入到操纵手柄3的下面,穿过凹口10,将该操纵手柄向上提拉。管颈8和斜面33的弹性使操纵手柄可以通过加强筋9的上方。接着,如同前面参照图2和3所述的那样,操纵手柄3-杆12组件向上拉到最大限度(图8)。这个运动一开始就分别由杆12和外壳4使接头7和15变形。随后,操纵手柄3重新推入(图9),以便在管体1中形成真空。这后一种运动由于操纵手柄3支承在加强筋9的上表面34上而完全终止,使两个接头处的密封性一直得到保持。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储备位置,裙部15可以无接触地面对外壳4的一个内凹口。权利要求1.一种吸引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三个构件构成(a)一个塑料模制的管体(1),该管体在其长度的主要部分上确定一个内部平滑的外壳(4),该外壳在一端(5)开口,在另一端具有一个底部(6),底部具有一个中央孔,中央孔由一个朝外壳外轴向进行收敛的环形唇部(7)加以限定,管体(1)包括两个朝外径向凸起的握持凸耳(11);(b)一个塑料模制的杆-活塞组件(2),该杆-活塞组件一方面包括一个实心杆(12),该杆穿过所述底部(6)的孔,并以密封连接方式与环形唇部(7)相配合,另一方面,在所述杆的远端包括一个活塞(14),活塞配有一个朝外壳(4)的开口端扩散的周边裙部(15),该裙部以密封连接的方式与该外壳的平滑内壁相配合;(c)一个操纵手柄(3),该操纵手柄固定在杆(12)的近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注射器,其特征在于,管体(1)配有若干止动件(9),当活塞(14)的裙部(15)位于外壳(4)的开口端(5)附近并与之接触时,操纵手柄(3)适于同所述止动件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引注射器,其特征在于,管体(1)在其近端在底部(6)的外面包括一个延伸部分(8),该延伸部分确定两个完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歇尔·艾默瑞特
申请(专利权)人:ASPIR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