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缩回的针头及注射器的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23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器(20)和针头的组合装置,其中针头被安装在一可缩回的元件上,该可缩回的元件能够缩入到注射器活塞管体内。针头(12)被安装在回缩装置(30)上,该回缩装置(30)被一弹簧(68)所偏压,并可使针头缩回。通过将回缩装置的前端从位于注射器内管(60)前端上的套筒上脱开而使回缩动作得以实现。构造一个套筒(66)以使其能够夹紧回缩装置的前端,并且仅在套筒被前推、膨胀并与针头回缩装置的前端脱开时,释放其前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针头的医疗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在使用中防止针头扎伤医务工作人员。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装置,它包括一可缩回的针头和注射器,这种注射器在注射器活塞管的整个行程内能够自动将针头缩回注射器体内,从而防止针头伤人的可能性。由于通过血液途径使疾病的传播,针头扎伤被认为对健康和医务人员具有很大的危险。因此,已经提出了很多装置,以消除或减少这种危险。这些装置在理论上都是可以生产的,但出于实际的观点,许多装置并非适合于批量生产和/或经济合理的生产。与现有装置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采用的技术和工艺过于复杂,例如模塑公差,这些工艺和技术不适合于批量和/或经济合理的生产。解决该问题的现有技术之实例在本领域中有很多。美国专利5,324,265就是现有技术的一个实例,该装置采用了许多单独的密封件和克服密封以使针头缩回活塞管中央部分的弹簧作用力。该装置还使用一种特殊的针头部件和设置于注射器外表面的前管塞。美国专利5,385,551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包括一可缩回的针头,这种针头设置在活塞管前端上一个可拆装的管塞上。管塞可在弹簧的作用下移动,以实现针头缩入活塞管体内。该装置需要几个特殊的部件来操作,包括一特殊的针头部件。美国专利5,389,076也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和可缩的针头部件之组合装置。该装置依靠于前密封环沿针头座的长度方向的移动,以使针头座向后脱开缩入活塞管体内。该装置也需要一特殊的针头座。美国专利5,395,337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和针头的组合装置,它与上述的美国专利5,324,265的结构相似,即该装置依靠弹簧的作用力克服密封阻力并将针头缩入活塞管体内。这种装置需要使用、装配许多特殊的部件。美国专利5,407,431也公开了一种可缩回的针头和注射器装置(在该专利中为一导液插管装置)。该装置依靠一个环绕针头座的膨胀垫圈,通过活塞管前端的前移而膨胀,该装置还使用一个压在针头前部的弹簧以顶推针头进入活塞管内。该装置也需要使用和装配许多特殊的部件。美国专利5,407,436公开了一种可缩回的针头与注射器的组合装置,它依靠活塞管的前推力通过弹簧的作用力与针头座上脱开,并向后送入活塞管体内。弹簧的作用力必须克服活塞管中央部分的密封并向后推动针头。许多已有的注射器和可缩回的针头之组合装置提出在活塞管前端手动收回针头,从而使活塞管缩回并将针头拉入注射器体内。这些双作用的注射器和针头的组合装置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为消除针头刺伤的危险,在部分使用者需要双手操作。第二个手动步骤需要一个人抓住注射器的外壳体,并克服一些阻力收回针头。这种缩回可能导致部分使用者的滑脱并使针头导致使用者不方便。这样的技术一般是被由国会颁布的旨在防止针头刺伤事故的联邦安全法规所禁止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简化所需的结构以设置一种一只手一步骤操作的可缩回的针头和注射器的组合装置。本专利技术要最大可能的利用传统的装置。此外,使用者不必学习超出传统的注射器和针头组合装置之外的任何操作规程。本专利技术之可缩回的针头及注射器的组合装置需要活塞管行程的延长,以使针头回缩装置从前置的膨胀套筒上脱开。该套筒就膨胀并释放由弹簧偏压的针头缩回装置以进入注射器体内。用于较大的注射器的针头为一个传统的针头,该针头外表面与一螺纹连接装置相连接。该注射器包括一个内管和具有套筒的前密封端,套筒与一根弹簧一起被装入注射器外管内。接下来,针头缩回装置和弹簧被装入注射器,然后将活塞管装入注射器内,完成组装。一共有两根弹簧,三个密封件和四个塑料模制的零件组成了本装置之特殊的零件。通用件的差余部分,即针头帽,注射器的包装都是未改动的传统的流行设计。通过简化部件和简化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之可缩回的针头和注射器的组合装置不仅易于应用,经济生产,而且适合于大量使用。由于具有这些实际的特点,所以本专利技术可被广泛使用,并且即使不能完全消除针头刺伤之疾病的传播,但至少可以大大减少针头刺伤之疾病的传播。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注射器的一个局部剖侧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注射器的一个局部剖侧视图,展示了处于前部位置的活塞管,而且还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之螺纹固定的针头;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处于缩回位置的注射器和针头之组合的局剖侧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注射器的部件分解视图,示出了装配各个零件的顺序;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已组装好的注射器之前端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针头回缩装置的平面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针头回缩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膨胀套筒的端视图;图9为沿图8所示的剖示线A-A的横剖视图;图10示出了针头回缩装置的另一种密封装置,其中O形密封圈被固定密封件所替代。参照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本专利技术说明如下。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为注射器20与针头10的组合装置。在该装置的较大实施例中,即注射器大于10cc的情况下,针头为一个单独地可连接的部件,该部件包括金属部分12和螺纹连接部分14。对于较小的注射器,例如家庭用的装置,针头固定连接在注射器上。这些部件可利用传统注射器上的针头部件,这种注射器具有凸入的锁紧部分。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器装置20包括一中空的内管60,它与针头缩回装置30相配合,从而在使用后可将针头10缩入内管内。针头的回缩动作可通过延长注射器活塞管40的行程,随着活塞管的排空直到针头缩回装置从套筒66上脱开并通过弹簧作用将其推入内管之管体内来完成。注射器20由外管50和内管60组成。内管具有一前端64,该前端具有一附加的密封元件62,在本实施例中为一O形圈,它使内管与外管50的内表面相密封隔绝。这就产生了一个流体控制腔,并通过将活塞管40从注射器的后端导入控制腔而使之被压缩。活塞管具有一管形体40和一位于活塞管后端的环形活塞管端部44。在活塞管的后端可设置一个推动元件46,从而与使用者的拇指相结合。内管60的前端64还包括一套筒66,该套筒66上包括槽67。套筒66具有一带槽的漏斗形外表面,当其通过外管50的前端之开口缩回时,这种漏斗形状可对套筒产生一个收缩和夹紧的作用。短弹簧68将套筒偏移至夹紧或缩回位置,其中短弹簧68使内管60相对外管50向后移动。该装置还包括一缩回针头座30,如图6和7所示。该针头座30适合于从其后端通过内管60的管体被插入。针头座30包括一主体部分32和一流体出口36,其中主体部分32在其后端有一端帽34,出口36沿针头座的中间截面设置并延伸至其前端。通过缩回针头座30使由活塞管40加压的液体从控制室经内管60的流体出口65通过针头座流体出口36进入针头10。针头座通过两个密封件33和35与内管60之内表面密封隔离。在如图1-7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密封件33和35为O形密封圈。它们被称为动态密封件。介于针头座30与内管60之间的密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如图10所示,其中固定的环形压力密封件被用于针头座30的外部环形边界面与内管60之内部环形的直径方向限界面之间。本实施例之套筒66的细节如图8和9所示。套筒包括槽67,当套筒的漏斗形外表面通过注射器20的外管50内的前部开口向前或向后顶推时,该槽可允许套筒膨胀和收缩。当套筒66被短弹簧68相对外管50向后顶推时,套筒前端直径缩小,并夹在针头座30的外表面上。这种针头座的夹紧和保持得到凹陷的侧面31的协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器,包括:一外管部分,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一内管,适合于插入所说外管的后端,所说内管具有一可膨胀的固定于其前端的套筒,和一与所说套筒对齐的管形体,所说套筒有一后端,适合于与所说外管的前端上的开口相连接,当所说套筒通过所说开口 被向后推动时,所说开口可使所说套筒收缩,所说内管与所说外管密封隔离,以在介于所说管形体的外表面与所说外管的内表面之间的流体控制腔内容纳流体;弹簧装置,其设置于所说外管与内管之间,以使所说内管相对所说外管向后移动;一针头回缩元件,其具 有一管形体和一设置于其内的流体出口,该针头回缩元件插入所说内管的所说管形体内并被所说的可膨胀的套筒相卡接,所说流体出口与形成于所说外管与所说内管之间的流体控制腔联通;第二弹簧装置,其用于向后移动所说的针头回缩装置,该弹簧位于所说内管和所 说针头回缩装置之间;一活塞管元件,适合于插入所说控制腔,该腔室用于压缩容纳于其中的流体并促使所说流体通过所说流体出口,从而随使用者的意愿,所说内管相对所说外管的前移可释放所说针头回缩元件并向后缩入所说内管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E托伯DJ戈登D考维尔蒂尔
申请(专利权)人:雷特拉克斯安全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