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更换病人气管中呼吸导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18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在一病人的气管中更换呼吸救助导管的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这个装置(8)是为了适于做导向导管而成形的,并且为了供应这个导向导管预先准备了一个辅助呼吸气体源,上述辅助气体源与用来供应上述那些导管的呼吸气体源不同,这能使上述病人所受的呼吸救助中断时间缩小到最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诸如新的位于病人体外的第二呼吸导管来更换诸如用过的已在病人气管中就位的第一呼吸导管的装置。人们知道,需要呼吸救助的病人被连接到合适的气体源上,比如连接到人工呼吸机上。病人在气管中配置了一根导管,而且此导管由至少一根供应管连接到上述呼吸气体源上。人们还知道,由于卫生上或技术上的缘故,这类导管应经常更换,比如由于它的某些元件(比如定位气囊)老化,或者为了用不同类型的导管更换在位的导管。一般的把替换导管置于原位是一个复杂且导致痛苦的手术,因为气管表面肿起且直径减小。另外,更换导管的过程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断呼吸救助,这也对病人的健康不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的这些缺陷。为此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病人体外第二呼吸导管来更换病人气管中已就位的第一呼吸导管的装置具有下述特点,其中第一导管由至少一根主供应管来供应呼吸救助气体,它是管状、柔软和细长的,且具有至少一个近端开口和一个远端开口;它能被引入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呼吸导管用,这导管能套在上述装置上滑动;而且经能用他的近端开口接到一个供应呼吸气体辅助管上,其中的气体压力比主供应管中的气体压力大。另外,上述呼吸导管能套在上述辅助供应管上滑动这是合适的。因而,正是由于本专利技术,利用病人体外第二呼吸导管来更换病人气管中已就位的第一导管的方法,可以包含以下的一系列步骤,其中上述第一导管由至少一根主供应管供应呼吸救助气体,主供应管接在第一导管上,a)把供应管从上述呼吸导管上脱开,并且,在上述第一导管中,引入具有至少一个远端开口和一个近端开口的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b)用它的近端开口把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连接到上述救助气体辅助供应管上,其中的气体压力大于主供应管的气体压力;c)把上述第一导管从上述气管中抽出,其方式是,使导管沿气管中保持在原位的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滑动,必要时,沿上述辅助供应管滑动;d)把上述辅助供应管从上述细长柔性管状装置上脱开,并且把上述第一导管去掉;e)把上述第二导管套在上述辅助供应管上,或许,套在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上,并且,把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的近端开口接到上述辅助供应管上;f)并且使上述第二导管在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上滑动,直到被置于气管中正确的位置上。因而,借助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呼吸救助中断时间缩短,因为供应管的每次脱开都可以是短暂的持续时间。另外,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为了抽出第一呼吸管起引导作用,并用于把上述第二导管安置就位,这便于导管更换和缩短手术过程。另外,还应注意到,在第一导管前期安置就位过程中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起引导作用。它同时可以在步骤f)后在上述导管中留在原位,以便向病人配送呼吸救助气体。然而,根据上面描述的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形式,在上面提到的步骤f)后进行下面两个连续步骤g)把上述辅助供应导管从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上脱开,并且把上述柔性细长管状装置从上述第二导管上抽出;并且h)把上述主供应管接到上述第二导管上;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包含一根具有近端开口和远端开口的中央管状芯,近端开口能被接到一个辅助供应管上,远端开口用于配送呼吸气体;及一根管状鞘,它有间隙的包围上述管芯并与上述中央管状芯相连。上述管状鞘相对于上述管状芯的远端而凸出更好些。所以,上述中央管状芯由上述的管状鞘保护,以致上述管芯品的远端开口不会被诸如粘液等物所堵住。基于同样理由,在第一实现方式中上述管状鞘在侧壁上设置有开口,而且在其远端由封堵壁所封闭,如有必要,封堵壁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口。上述装置的长度适宜于这样的大,例如当它在上述病人的气管中就位时,上述管状鞘伸出病人嘴外,而上述鞘的位于病人体外的的部分也同样设置了开口。因此,在病人气管中不会产生危险的高压,因为呼吸救助气体能经鞘开口排到病人体外。在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管状鞘在远端敞开,并且在中央芯和上述鞘之间形成的上述间隙连接到一个加压的诸如水源的流体源上。这样就能润湿气管并防止气管在呼吸救助气体作用下变干燥。当然,任何其他流体(如药品)也都可以穿越上述间隙被运输。另外,也可以在上述鞘和芯之间,以及可能在它们的壁厚之内设置流体辅助通道。另外,为了防止在上述装置弯曲部位芯及鞘被挤扁(因而防止呼吸救助中断),以及为了使上述装置相对于气管壁对中心,上述装置,无论其实施方式如何,都包含一个包围上述鞘的外部螺旋弹簧,这是有利的。这种弹簧可以是一种形状记忆材料(例如Nitinol)制成,而且仅在气管中主导温度条件下此弹簧才呈现它的螺旋形。根据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三种实施形式,上述中央管状芯和上述管状鞘具有螺旋形。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含由诸如合成材料制成的装置具有许多纵向通道的一个细长体,其中一个通道在其近端上能够被连接到一个呼吸气体辅助供应管上。在上述另一个通道中,可以引入可变形金属丝,以便把其形状(例如螺旋形)赋给上述装置。附图中的那些图清楚表明本专利技术可以如何实施.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接受呼吸救助的病人的示意图。图2a至2i表示借助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来更换呼吸救助导管的过程。图3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纵轴向剖面图。图4是图3的沿线Ⅳ-Ⅳ的横截面图。图5表示符合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一个实施变型,同样用类似于图4的横截面表示。图6和图7用纵向示意图表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另外两种实施方式。图8和图9表示图7实施方式的两个变型。图10用横截面表示符合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图1中,表示一个病人1,在其气管2中放置了第一个呼吸导管3,导管近端4伸出上述病人嘴外。在图1中,导管用非常简略方式,以一个简单的管的形式被表示出来,而且在气管中固定导管3的设备(例如一个气囊)未被表示出来。导管3的近端4由供应管5A连接到人工呼吸机6A上。这样,人工呼吸机6A能够以一个适当的压力向病人肺部施加呼吸气体循环(见箭头7)。如在图1至2i之中所能见到,人工呼吸机6A与一个辅助呼吸气体源6B相连,以便形成一个双重气源。辅助气源6B经由辅助供应管5B输送其压力比主管5A输送的气体压力大的呼吸气体。当导管要更换时,首先把主供应管5A从上述第一呼吸导管3上脱开,并且在导管中,引入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并具用至少一个位于其远端9的开口和其近端10的开口的一根柔性细长管状装置8(图2a)。然后,辅助导管5B被连接到上述管装装置8的近端开口上,使得病人呼吸救助的中断成为短暂的,而且正好满足把柔性管元件引入导管3(见图2b)。正是由于气体源6B的压力大于气体源6A的压力,呼吸救助是令人满意的,虽然管状装置8的直径比较小。接着(见图2C),第一导管3被从病人气管2中抽出,其方式是,使得导管沿上述管状装置8及上述辅助供应导管5B滑动。这样(见图2d)就可以把辅助导管5B从柔性管状装置8的近端4上拆下,并去掉上述导管3。导管3可以由第二导管11(见图2e)代替,导管11被套在上述辅助导管5B上。然后人们重新生管状装置8的近端点接到上述辅助管5B上并把新呼吸导管11滑入病人1的气管(2)中,上述柔性管状装置8是起着安置就位的导引件的作用(图2f)。还应看到,呼吸救助中断是非常短暂的,正好满足为了套在辅助供应管5B上用第二导管更换第一导管3。最后(见图2g)第二呼吸导管被推移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病人体外一个第二呼吸导管(11)来更换病人(1)的气管(2)中已就位的第一导管(3)的装置(8),上述第一导管(3)由至少一根主供应管(5A)供应呼吸救助气体,其特征在于: -它是管状、柔性和细长的,并且具用至少一个远端开口(15)和一个近端开口(10); -它可以被引入如上述第一和第二呼吸导管(3和11)里,这些导管可以套在上述装置8上滑动; -它可以用近端开口(10)连到一根呼吸气体供应管(5B)上,其中的气体压力大于主供应管(5A)中的气体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斯鲍辛纳克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斯鲍辛纳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