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856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辅助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辅助通道(8)的远端开口(17)和主通道(5)的远端(7)之间提供连通装置(34-39;40-45)。上述连通装置可以是打开的和关闭的,并且在打开时,所述装置形成将主通道(5)与外部环境连接在一起的通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呼吸辅助装置,可将该装置用于缺少自发呼吸或自发呼吸不足的患者,无论所述患者是否处在人工呼吸状态下。有多种已知的装置,如面罩、口腔、鼻腔、气管内或气管剖切导管或插管,这些装置被设计用于在人工和/或麻醉呼吸装置和患者的呼吸系统之间形成连接。主要是导管形式的所述装置,根据需要可以包括固定装置,如用于接近其近端的诸如突片或凸缘的固定装置,用于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嘴巴或鼻子上,或接近其远端的充气式套口,用于通过在气管中的摩擦固定它。已知装置具有明显缺陷,因此,例如,当已知类型的导管与人工呼吸机分离,而患者又需要富含氧气的空气时,必须将一个与氧气源连接的管插入所述导管。另外,在自发呼吸不足的情况下,所述患者必须保持与所述呼吸机的连接,直到完全重新建立患者的自发呼吸。因此,为了克服所述缺陷,业已提出了呼吸辅助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EP-A-0390684,EP-A-0701834和EP-A-0978291中,所述装置除了由所述导管形成的主要通道之外,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通道,例如,在所述导管侧壁上形成的通道,使得可呼吸气体的气流可以被注入,用于患者的呼吸,该辅助通道出现在其远端前面的主要通道中。在所述装置中,输入所述辅助通道的可呼吸气体通常是纯氧。不过,某些其身体习惯了高水平血液二氧化碳的患者不能承受用纯氧换气,这有可能导致出现轻度心脏病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上述呼吸辅助装置,以便使得该装置能适合所述后一种患者的应用。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呼吸辅助装置包括一个导管,该导管构成主要通道,并且被设计成通过其远端部分与患者的呼吸道连接,以便所述主要通道将所述患者的呼吸系统与外界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与可呼吸的气体源连接的辅助通道,以便能够将这种可呼吸的气流吹入所述呼吸系统,并且通过设置在主要通道远端的前面的至少一个远端开口进入所述主通道中,值得注意的是,其在所述辅助通道的所述开口和所述主要通道的所述远端之间包括连通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打开和关闭的,并且在打开的时候能够形成使所述主要通道与外部环境连接的通道。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当所述连通装置打开时,外部空气借助于所述可呼吸的气体流吸入通过连通装置,由此导入的空气稀释了可呼吸的气体,这样,稀释后的气体是上述情形的患者能够承受的。因此,所述装置优选能适用于所有场合和所有患者,连接所述主要通道和环境的所述通道优选具有可以改变的横截面。因此,可以通过环境空气以最佳方式调节对所述可呼吸气体的稀释。在所述连通装置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连通装置是具有一个旁边开孔的旋转环的类型的,它能暴露出不同的直径的通道。这种环可以直接安装在所述导管上,或者安装在与所述主要通道连通的筒状件上。优选朝向所述辅助通道的远端开口,设置用于将所述通气的可呼吸的气体流偏转向所述通道的轴线的装置,并且,所述连通装置设置在所述偏转装置和所述主要通道的远端之间。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偏转装置在所述主要通道中形成真空,由此增强了环境空气通过所述连通装置的吸入。附图可以帮助更方便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是如何生产的。在所述附图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类似的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实施方案的放大轴向剖面的示意性局部视图;图2,3和4是分别沿图1中的线II-II,III-III,和IV-IV的剖视图;以及图5以类似于图1的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变化的实施方案。图1示意性地,并且以放大的比例表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实施方案1的近端2和远端3部分。例如,该实施方案可以构成有或没有封套的口鼻气管内导管,儿科气管内导管,气体监测导管,支气管内导管,鼻咽导管,用于儿童的解剖插管导管,新生儿Cole导管,Gedel套管导管,氧气治疗鼻导管,鼻或夹鼻面罩或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鼻球囊。装置1包括柔性的或预先成型的导管4(以便与患者的形态学吻合),形成一个主要通道5,其具有分别位于所述管末端的近端开口6和远端开口7。因此,主要通道5可以在开口6和7之间形成所述通道,所述开口之一(开口7)被设计成位于患者呼吸道内部,而另一个开口(开口6)被设计成位于患者体外。开口6可以露出外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患者可以吸入新鲜空气,并且通过主要通道5呼出污染过的空气。正如在下文将要说明的,还可以将开口6与加压的可呼吸的气体源连接,并且提供一个单向阀系统,以便所述患者通过所述主要通道5吸入来自所述气体源的可吸入气体,并且同样通过该主要通道将污染过的气体呼出体外。主要通道5的直径为几个毫米的数量级。用3毫米、7毫米、8毫米和12毫米的直径进行的实验,获得了满意结果。另外,辅助通道8是在导管4的壁厚度内形成的,该辅助通道分布在主要通道的整个长度上,并且被设计成与加压的可呼吸的气体源连接,正如下文所披露的。加压的可呼吸的气体源可以通过一个环9连接,该环以密封方式环绕导管4,位于与近端2相同的一侧,并且环绕所述导管形成密封的环状腔室10。辅助通道8通过导管4的壁上的局部切口11与腔室10连通,并且腔室10通过管12与所述可呼吸的气体源连接。当然,通道8的近端是封闭的,例如,通过从导管4的近端面18插入的塞子13封闭。辅助通道8具有小于主要通道5的直径。辅助通道8的直径优选小于1毫米,并且优选为大约400-800微米。在其远端,辅助通道8进入导管4的内壁15的凹槽14。凹槽14是环状的,并且以所述导管的轴线16为中心。它包括一个表面14a,该表面大体上是横向的或略微倾斜的,以便在主要通道5中形成一个喇叭口,辅助通道8通过其开口17进入该喇叭口,并且表面14b紧随表面14a之后,并且沿轴线16的方向收缩。在收缩的倾斜表面14b和远端开口7之间,内壁15优选具有一个略微向外扩展的部分15A,在图1中通过角A表示。因此,当通过部件9-12将加压的可呼吸的气体输入辅助通道8时,相应的气体流冲击在倾斜的表面14b上,该表面使所述气流偏向轴线16的方向(图1中的箭头F),导致在轴线附近形成一个真空区,从所述近端开口向远端开口增强主要通道5内部的气体流。因此,增强了患者的呼吸能力。每一个开口17和开口7之间的距离优选为大约1-2厘米。在导管4厚度内提供至少一个额外的通道20,以便在导管4的远端19附近20A处露出,并且起着压力输出口的作用。作为一种安全措施,在导管4的近端2提供一个校正排气阀21。因此,在主通道5出现意外的压力过高的场合下,会通过导管4的壁出现气体从患者体内向外的泄露,以便瞬时消除这种过高的压力。如图2和3所示,辅助通道8有规律地排列在导管4的轴线周围。其数量根据用途(成年人或儿童)而改变,不过,通常在3-9个之间。另外,至少有一个辅助通道8可能专门是用于提供药物流体的。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导管4可以由任何业已应用在呼吸导管上的材料制成,例如,具有选择性的硅氧烷涂层的聚氯乙烯,或由钢材制成,以便能承受高压注射。当然,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尺寸可以有很大变化,主要取决于放置所述导管的呼吸道,并且取决于患者的体形,所述患者可以是成年人、儿童或新生儿或早产儿。装置1还包括一个进给和控制装置22,该装置分别通过连接装置23与导管4的近端2的开口6连接,以及通过连接装置24与其他通道20连接。向所述进给和控制装置22中输入加压的可呼吸的气体,例如纯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辅助装置,其包括一个导管(4),该导管形成一个主要通道(5),并且被设计成通过其远端部分(3)与患者的呼吸道连接,以便所述主要通道(5)将所述患者的呼吸系统与外界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与可呼吸的气体源(25)连接的辅助通道(8),以便能够将这种可呼吸的气体流吹入所述呼吸系统,并且通过设置在主要通道(5)的远端(7)前面的至少一个远端开口(17)进入所述主要通道(5),用于将所述通气的可呼吸的气体流偏转向所述主要通道(5)的轴线(16)的装置(14b)被设置成面向所述辅助通道(8)的远端开口(17),    其特征在于,其在所述偏转装置(14b)和所述主要通道(5)的所述远端(7)之间包括可以打开和关闭的连通装置(34-39;40-45),当打开时,该连通装置能够形成连接所述主要通道(5)和外部环境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斯鲍辛纳克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斯鲍辛纳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