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填充的可缩回针头的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9796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由一个预填充的针筒(85)注射药液的带针装置(10)。使用后,针(15)缩回到装置(10)的主体部(20)内,以防止因粗心与针(15)的尖锐端部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一个手工启动的按键(65),可在使用后实施针(15)的回缩。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注射完毕以后,可自动地进行回缩。(*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填充的用以为患者进行注射药物液体的小玻璃瓶,安瓿或针筒。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将针缩回特征的装置,使装置成为不重复使用的和安全废弃的。为进行诊断或治疗的各种类型的医用装置中使用针来刺穿患者的皮肤。这类装置的一种为针筒注射器。针筒注射器使用具有预先测定剂量的药物的针筒。针筒注射器用以将药物由针筒注射给患者。在针已由患者身体抽出后,处理这种有针的装置时,由于不小心碰到针可能导致将各种致病菌,最值得注意的人类免疫病毒(HIV)传染给未受感染的医务人员。于是就需要提供一种由预填充针筒注射药物的装置,其中注射针在使用后可以缩回到装置的套管内。本专利技术的所有目的将参照附图详述于后,其中附图说明图1A为体现本专利技术诸方面的针筒注射器的一个平面视图;图1B为图1A所示针筒注射器在无针罩时的侧视图;图1C为图1B所示针筒注射器在针缩回时的侧视图;图2为图1B所示针筒注射器放大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图3为图2所示针筒注射器沿3-3线的放大的横截面视图;图4为图2所示针筒注射器沿4-4线的放大的横截面视图;图5为图2所示针筒注射器局部放大的横截面视图,表明后部针密封的细部;图6为用以由针筒注射药物的医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图7为图6所示装置的横截面视图,表示装置在安全销脱开之前状态;图8为图7所示装置的横截面视图,表示装置在安全销刚好脱开之后的状态;图9为图6所示装置的横截面视图,表示插入针处于缩回的位置上;图10为图7所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的横截面视图,表示安全销在锁住位置时的细部;和图11为图8所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的横截面视图,表示安全销在未锁住位置时的细部;现在参照附图,特别是图1A-1C,其中表示一个带有预填充药物的针筒85的针筒注射器10。针筒注射器10包括一个前端针15,该针具有一个能够将针头插入患者的尖端。前端针15与针筒85中的药物相连通。通过将针筒85推入针筒注射器10中,可使药物从针筒中排出并通过前端针15进入患者体内。在将药物注入到患者体内之后,通过松开启动按钮65可使前端针15缩回到针筒体内。现在参看图2,对针筒注射器10进行详细说明。针筒注射器10包括一个具有内腔22的中空的主体部或壳体20。壳休20包括一个圆柱形套筒24。套筒24的后端是敞开的,形成一个用于容纳针筒85的圆柱形插孔35。如图1A所示,从针筒24向外突出两个横向延伸的突缘48,横向针筒的轴线,形成用以操作装置的手指把手。再参看图2,壳体20的前端收拢地逐渐变细,形成一个与套筒24连成整体的端部26。端部26的最前端沿轴向延长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柱形头部30。端部的头部30具有一个开口32,前端针15由主体部20通过开口向外伸出,从而可将尖锐的针头插入患者以投药给患者。如图1A所示,在使用之前,一个针罩44包围着由壳体伸出的前端针15的部分。针罩44紧扣在端部26上并在端部26外圆环形槽28和针罩底部上的圆环形凸缘接触面上摩擦地夹持住。如图2所示,针筒注射器10具有两个针用以插入患者的前端针15;和用以刺入针筒85的后端针17。一个导管50在前端针15和后端针17之间延伸从而使两个针成为液体相通的。导管50为一个圆柱形管。导管50的后端通常是敞开的,导管的前端具有一个直径缩小的圆柱形头部54。头部54的孔的大小做成可以接受前端针15。前端针15固定地夹持在导管头部54的孔内,优选地使用粘结。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通过压配合或将前端针模压在导管头部内将前端针15固定在导管头部54上。圆柱形导管头部54插入壳体头部30的孔内使前端针15由壳体20伸出。导管头部54的外表面与端部头部30的内孔相应从而使导管头部可滑动地啮合在端部头部内。导管头部54和较大直径的导管50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外部的圆环形肩55。导管肩55紧靠在壳体端部26内侧形成的一个相应的环形肩上。导管50的后端由套筒24内的盘状轴套70所支撑。轴套70包括一个由轴套向前伸出的环形凸缘72构成一个用以接受导管50后端的插座。一个柔性密封100在导管50和轴套插座72之间提供了液体不可透过的密封。密封100通常为杯形的并环绕导管后端进行配置。杯形密封100的敞开端包括一个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法兰102形成一个密封于导管后端上一个槽内的凸缘。密封100还包括一个孔,其大小可用以接受后端针17,形成一个与后端针的液体不可透过的密封。如图5所示,密封100环绕后端针17伸入导管50,在后端针的侧面和导管孔之间形成液体不可透过的密封。如图2所示,后端针17的前端贯穿密封100并伸入导管50的孔。后端针17的后端穿过并紧固地连接在固定管座80上。固定管座80具有一个内孔以接受后端针。另外,固定管座适合于可脱开地连接在针筒85上。一些沿轴向延伸的支撑杆78将固定管座80连接到轴套70上。如图4所示,支撑杆78优选地沿横向为拉长了的以增加扭转刚度,无论如何,连接杆可另外选择为圆柱形。再参照图2,壳体的后端35通常是敞开的,形成一个接受针筒85的插座。针筒85通常为一个含有一定数量药液的圆柱形容器。针筒85的后端是封闭的,针筒的前端用一个橡胶柱塞或管塞90密封。管塞90通常为圆柱形并具有许多沿轴向彼此隔开的环形肋92,从而在管塞90和针筒85内壁之间形成液体不可透过的密封。管塞的前端或外端应与针筒注射器的固定管座80协调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管座80外侧带有螺纹而管塞90具有相应的内螺纹94。管塞90靠近药物的内侧端具有一个凹槽96。于是,在管塞90内的凹槽96和内螺纹94底部之间形成一个可刺穿的壁。在针筒85装在固定管座80上时,后端针17刺穿管塞的壁并伸入在管塞内部形成的凹槽96中。凹槽与针筒85的内部是相通的,因此,在后端针17伸入凹槽96时,后端针和针筒85的内部是液体相通的,使药物得以由针筒流入后端针。在后端针17刺穿管塞的壁以后,该壁即在管塞90和后端针的侧面形成液体不可透过的密封防止药物渗漏到壳体20中。通过沿轴向向前移动针筒85使针筒前进从而将药物由针筒85中排出。管塞90固定在固定管座80上在针筒85前进时管塞90得以保持不动。管塞90的构造可与针筒的内侧形成滑动配合从而使针筒85可以滑过管塞将药物由针筒排出。另外,圆环形肋92在针筒滑过柱塞时在柱塞和针筒之间保持液体不可透过的密封。在针筒85前进时,针筒中的药物由针筒流出并进入后端针17。药物由后端针17流入导管50并在随后由前端针15流出进入患者。在药物注射进入患者之后,前端针15可按如下方式回缩进入壳体20中。环绕导管50设置一个后端偏压在导管上的弹簧40。弹簧40的前端紧靠在端部26内壁上,弹簧的后端紧靠在环绕导管50外表面形成的圆环形法兰或凸缘52上。凸缘52和一个销60啮合,该销和一个启动按键65相连接。按下启动按键65使导管50的凸缘52与销60脱开,弹簧40将导管和附在其上的前端针15推向后方。在导管50和针15被推向后方时,导管50的后端滑过轴套插座72和后端针17。另外,在导管50向后缩回时,针密封100也向后缩回滑过后端针17并穿过轴套插座72。因此,为便于回缩,密封100与后端针17和轴套插座72二者都形成滑动配合。另外,密封100封住了壳体20的内腔22与后端针17及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和预填充药物的针筒一起使用的注射装置,该针筒为带有供给药物类型的和在其前端具有一个可刺穿的柱塞,该装置包括:一个筒,其大小可容纳该针筒并具有一个带有一个小孔的直径缩小的前端部分;一根第一针,沿轴向位于直径缩小的部分内并伸出筒的前端部分;一个弹簧,位于筒内并在针上作用一个向后的偏压;一个针夹持器,位于筒内用以夹持孔内的针以抗衡弹簧施加的向后偏压;一根第二针,与针筒内的药物是液体相通的;一个在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延伸的通道;一个启动器,可对其进行操作以由针夹持器将针松开;其中针由针夹持器脱开以后弹簧将通道和第一针向后推动,从而使通道缩回与第二针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J波蒂克TR哈尔塞斯
申请(专利权)人:MDC投资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