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酶复合剂的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28869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酶复合剂的小麦/水稻秸秆饲料,所述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包含小麦/水稻秸秆以及含有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漆酶的酶复合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含有所述小麦/水稻秸秆饲料的肉羊全混合日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小麦/水稻秸秆饲料以及肉羊全混合日粮可充分利用小麦及水稻秸秆资源,原料易得,制备步骤简单,成本低廉,可以显著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牲畜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相应的折算系数计算,水稻秸秆产量为2.065亿吨,小麦秸秆产量为1.262亿吨,其总产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由于麦秸与稻草中粗纤维含量占干物质的绝大部分,而粗蛋白所占比例较低,品质及适口性较差,整体营养价值及动物机体对其消化利用率较低,不适宜作为越冬的干草料,所以秸秆饲料利用率有限,除部分用作造纸、生活燃料外,大部分就地焚烧或还田,造成了饲料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何改善其营养价值及消化率,提高其利用效率是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禽养殖的需要,也是成为畜牧业结构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均由大量的有机物和少量的无机物及水分所组成,其中,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由纤维素类物质和可溶性糖类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纤维素类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三维网状结构的木质素等。组成秸秆粗纤维的三大成分中,影响秸秆饲料消化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木质素。秸秆成分中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可由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降解和利用,但由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相互交联并将纤维素镶嵌于内,以牢固的醚键或酯键连接;于此同时,木质素又包围着纤维素形成一种外围基质,致使微生物和酶对半纤维r>素、纤维素的降解受到抑制,而且动物体内又缺乏降解木质素的酶;因此,秸秆细胞壁这种特殊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复合体,限制了草食动物对半纤维素、纤维素等成分的消化和利用,从而阻碍了秸秆细胞内营养物质的释放,导致秸秆的消化率降低。所以,打断木质素的酯键或醚键是降解木质素,提高秸秆消化率的关键。生物酶降解技术主要是依靠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分解木质纤维素结构。纤维素酶能够攻击糖苷键,使细胞壁结构松散,同时对木质素进行侧链氧化和甲基化,然后木质素中的苯环被解链,并进一步降解使得其松软,表面积增大,微生物与其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促进纤维组分的降解,纤维素酶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水解β-1,4糖苷键将秸秆中的一部分纤维素转化为可被利用的纤维二糖或葡萄糖,而纤维素酶中的内、外切β-葡聚糖酶可降解秸秆纤维素生成纤维二糖和纤维寡糖,再经β-葡萄糖苷酶分解成机体可利用的葡萄糖,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等半纤维素酶能降解半纤维素为各种五碳糖,并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粘度。木聚糖酶可进一步破坏秸秆中的木质素成分。果胶酶可使植物表层的保护层受到破坏,体内益生菌可以进入植物组织并对纤维成分进行分解,提高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漆酶对木质素具有降解作用。上述3类酶制剂分别作用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层,便于体内益生菌及时进入植物细胞内发挥作用;破坏植物纤维的结构,使纤维素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从而进一步提高小麦/水稻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促进动物对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最终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和促进动物生长。此外,酶可以批量生产并复合成为酶制剂,应用简单方便,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小麦或水稻秸秆资源,通过使用酶复合剂而获得一种可促进肉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新型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其包含小麦/水稻秸秆和酶复合剂。本专利技术所述酶复合剂包含: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和漆酶。所述酶复合剂可由市售的相应品种的酶剂按比例混合而成。所述酶复合剂中:纤维素酶≥10万U/g,木聚糖酶≥1000万U/g,β-葡聚糖酶≥2000万U/g,果胶酶≥10万U/g,且漆酶≥0.5万U/g。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酶复合剂中:纤维素酶≥30万U/g,木聚糖酶≥2000万U/g,β-葡聚糖酶≥5000万U/g,果胶酶≥30万U/g,漆酶≥1万U/g。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酶复合剂中含有:纤维素酶30~40万U/g,木聚糖酶2000~2500万U/g,β-葡聚糖酶5000~5500万U/g,果胶酶30~40万U/g,漆酶1~5万U/g。为了提高效果,本专利技术对小麦或水稻秸秆与所述酶复合剂的用量关系进行了优选,具体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小麦或水稻秸秆1000份,酶复合剂0.1~10份;优选包含:小麦或水稻秸秆1000份,酶复合剂0.5~2份。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案中,分别以小麦秸秆、水稻秸秆为原料,即可相应地获得小麦秸秆饲料、水稻秸秆饲料。在实际应用中,优选去穗后立即收割的小麦或者水稻秸秆;为了增加比表面积,可将所述秸秆粉碎成段状使用,段长优选小于5cm,进一步优选为2~3cm。本专利技术所述小麦/水稻秸秆饲料优选以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去穗后立即收割的小麦或水稻秸秆粉碎,将酶复合制剂溶于水后与所述粉碎后的秸秆混合均匀,即可。在混合时,优选将农作物秸秆含水量控制在50~7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肉羊全混合日粮,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本专利技术所述小麦或水稻秸秆饲料40~60份,玉米15~25份,豆粕10~20份,麸皮5~15份,磷酸氢钙0.1~1份,食盐0.1~1份,石粉0.5~5份,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预混料0.5~2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肉羊全混合日粮中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小麦秸秆饲料,具体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小麦秸秆饲料48~52份,玉米17~20份,豆粕17~19份,麸皮8~12份,磷酸氢钙0.3~0.7份,食盐0.3~0.7份,石粉1~2份,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预混料0.5~1.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肉羊全混合日粮中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稻秸秆饲料,具体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水稻秸秆饲料48~52份,玉米19~22份,豆粕15~17份,麸皮8~12份,磷酸氢钙0.3~0.7份,食盐0.3~0.7份,石粉1~2份,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预混料0.5~1.5份。所述石粉是指石灰石矿石粉,其中含钙量为30~3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混料中包含牲畜生长所必须含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体包含VA、VD3、VE、铁、铜、锰、锌、硒、碘和钴。所述预混料的组成优选为每千克牲畜饲料提供:VA13000IU、VD34200IU、VE40mg、铁66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酶复合剂的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小麦/水稻秸秆和酶复合剂;所述酶复合剂包含: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和漆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酶复合剂的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其特征在于,包
含小麦/水稻秸秆和酶复合剂;
所述酶复合剂包含: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
酶和漆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其特征在于,所
述酶复合剂中: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以及漆酶
均≥1万U/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酶复合剂中:纤维素酶≥30万U/g,木聚糖酶≥2000万U
/g,β-葡聚糖酶≥5000万U/g,果胶酶≥30万U/g,漆酶≥1万U
/g。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其特
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小麦/水稻秸秆1000份,酶复合剂
0.1~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麦/水稻秸秆饲料,其特征在于,包
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小麦/水稻秸秆1000份,酶复合剂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其玉陶莲冯文晓王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