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液袋、贮液袋用袋口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755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未增加零件点数且构成简单的、可发泡的贮液袋。贮液袋由柔软的热塑性树脂薄片构成,包括贮存液体的袋体、被一部分袋体周边部分密封着的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袋口构件。袋口构件具有被袋体密封着的筒状熔敷部,且该袋体设有第1入口路径和第2入口路径。第1入口路径在熔敷部并向袋体周边方向开口,第2入口路径在熔敷部的底部并向袋体内开口。(*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在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中添加水分(水蒸气或雾状水)的气体中水分添加器,具体地说涉及可用于氧气润湿器、喷雾器等的贮液袋。
技术介绍
有关用柔软的热塑性树脂薄片构成袋体的以往贮液袋①②③的公告如下。①袋体成密封筒状、袋口构件被一部分袋体边缘部分密封、且袋口构件只有一个入口的液体袋。②袋体成密封筒状、袋口构件被一部分袋体边缘部分密封、且袋口构件有两个入口的液体袋。(例如,特开2000-190997号公报等)。③袋体成密封筒状、袋口构件被一部分袋体边缘部分密封、且袋口构件只有一个入口的液体袋;并且袋体的两片相对树脂片的一部分是经特殊的热封方法熔融胶合而成,由此将袋内部分隔成2室的多室贮液袋。通过挤压这种贮液袋一个贮液腔可使分隔成两室的熔敷部相连通,从而使各室中的液体相互混合(例如,特开平2-4671号公报)。不过众所周知,作为在氧气中添加水分(水蒸汽或雾状水)提供的简易氧气润湿器,需要在圆筒状的硬瓶中附加氧气导管,而且使用时要导入无菌水,所以很麻烦并且还存在卫生问题。另外,作为硬瓶,用完的箱状硬瓶虽然可以使用,但是由于体积大,所以制造装置也要相应变大,从而制造成本变高且也不利于废弃。因此,可考虑在由柔软的容器所构成的贮液袋中附加发泡功能,但是如果在上述①②③贮液袋中附加发泡功能的话,那么必须要有将气体导入到袋体内的导管等其他部件,并且由于①③的袋口构件只有一个入口,所以必须还要有一个将导入袋体内的气体排出的出口部件,这样一来,部件数量就增加了,并且制造工艺也变得复杂,提高了成本。于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不增加部件数目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构成简单、可发泡的贮液袋和贮液袋用袋口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贮液袋,其特征是这种贮液袋具有由柔软的树脂片构成且贮存液体的袋体、以及被该袋体的一部分边缘部密封了的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袋口构件;袋口构件包括被袋体密封了的筒状熔敷部,且该袋体具有第1入口路径和第2入口路径;并且,第1入口路径在熔敷部并向袋体的边缘方向开口,第2入口路径在熔敷部的底部并向袋体内部开口。即,本专利技术的袋口构件具有两个入口路径一个是第1入口路径,位于熔敷部的内部弯曲成L形状并向袋体的边缘方向开口;另一个是第2入口路径,位于熔敷部的底部并向袋体内部方向开口。因此,在密封袋体和袋口构件时,合并袋体的两片相对的树脂片的一部分并熔融胶合,从而可将袋体内分隔成第1入口路径侧和第2入口路径侧。具体地说,将袋体的两片相对的树脂片熔融胶合,形成分隔熔敷部,从而可将袋体内部分隔成与第1入口路径相连通的第1空间部和与第2入口路径相连通的第2空间部。这时,通过在一部分分隔熔敷部形成将第1空间部和第2空间部相连通的通路,从第1入口路径或第2入口路径导入袋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通路被送入到第2入口路径或第1入口路径。进一步,通路由多个微细路径形成,由此将气体从第1入口路径导入第1空间部或从第2入口路径导入第2空间部,从而能够在第2空间部内的液体中或第1空间部内的液体中发泡。优选的是,将第1空间部形成可使气体及/或液体沿着袋体边缘流动的导路,在导路的下部形成多个微细路径。总之,本专利技术在必须设置导路的情况下,在袋口构件附近熔融胶合袋体内的一部分时,由于袋口构件有一定的厚度,因此纵向形成导路困难;必须使用其他用途管材时,通常在密封区域内的侧向开口部的上下位置处,沿着袋体的边缘部位形成分隔熔敷部,由此可形成导路。另外,从袋口构件沿着袋体的边缘部分,能够延伸分隔熔敷部到底部,使导路拐入袋体的底部,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且容易形成。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沿着导路中的袋体底部的部位上形成微细路径,那么多个作为将气体导入袋体内的气体出口的微细路径、或者作为将袋体内的液体导出到外部的导路液体接口的微细路径,可沿袋体的底部被形成。因此,如以贮液袋为例,在将其用于润湿器的情况下,优选能从液体袋的底部使被导入的气体发泡,由此能够得到高的气液接触效率,并且即使在袋体内只残留少量的液体也能确保其发泡,从而可高效地使用水(无菌水)。而且,如以贮液袋为例,在将其用于喷雾器的情况下,在袋体内即使只有很少量的水,通过导路也能将水吸引到外部,从而能够高效地使用水(无菌水)。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袋体导路是由预先形成的可自己保持形状的隧道状空间所形成的导路,由此能使气体的导入平稳地无阻碍地进行;或者能够从袋体内平稳地无阻碍地吸引液体。这种隧道状空间没有特别的限定,但要求两片相对的树脂片至少有一侧经热处理可自己保持隧道形状。更详细的说,至少加热两片相对的树脂片的一侧,从而使其软化并保持隧道形状,然后经冷却(包含自然冷却)使其固化,从而形成可自己保持形状的隧道状空间。具体地说,首先在两片相对的树脂片(例如,厚度为80~300μm的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片)之间充入已加热的流体(水、空气等),或者在充入未加热的流体后从外部加热,或者适宜组合以上两种方法;然后挤压除了要被制成隧道状空间以外的部分(即,袋部分),从而使相应部分膨胀成隧道形状并保持该形状,同时冷却使其固化而形成;也可以是加热两片相对的树脂片,从外侧减压使其膨胀并保持形状,与上面的方法一样同时冷却相应部分而固化从而形成隧道状空间。另外,多个微细路径的形成方法是,通过间断地熔融胶合袋体相对的树脂片,形成多个作为微细路径的非熔融胶合部分,从而形成多个微细路径。具体地说,通过梳形栓(pin),热压相对的树脂片,拔掉栓,能够简单地、一次性形成多个微细路径。或者,通过一对与这些微细路径相对应的、设置有多列沟槽的、相对的结构相同的模具,夹入相对的树脂片,经热封可形成多个微细路径。这种微细路径的形成是,例如以适宜的平均节距(0.1~100.0mm,优选2.0~8.0mm)形成平均宽度为0.5~10.0mm、优选0.5~3.0mm的非熔敷部并熔融胶合。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袋口构件的熔敷部是大致成菱形柱状。如果形成这种结构,则在形成导路时,在熔敷部的侧开口部与导路的连接部分中的袋体(相对的树脂片)的熔融胶合能够更容易且准确地进行。即,如果在熔敷部的底部袋口构件的两个入口路径都是含有开口的线型,那么必须在两个入口路径之间形成纵向的熔敷部来分隔袋体,如上所述,由于袋口构件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其纵向的熔融胶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或者,也有人提出将袋口构件制成由两个菱形柱状被连结一体化的形状,在纵方向上从已连结的薄壳部分开始熔融胶合一部分袋体,但是这样一来,袋口构件形状变得复杂化、大型化,增加了制造的难度和制造成本。与此相比,在本专利技术中,将第1入口路径制成弯曲的入口路径,从而能得到在大致菱形柱状的顶部开有侧向开口部的结构,所以在大致菱形柱状顶部的侧向开口部的上下位置,熔融胶合袋体的相对树脂片,可在袋体的边缘方向上容易且准确地形成导路;沿着袋体边缘部分,在小的空间内可以不使用导管(氧气导管等)就能很容易地形成这种具有简单结构的导路。在本专利技术中,袋口构件还设有从所述熔敷部延伸出的管状部分,这种管状部也可以具有与第1入口路径相连通的第1管部和与第2入口路径相连通的第2管部。在这种情况下,袋口构件管状部的第2管部具有可以和弹性管连接的管接口,同时还具有可以和能让液体及/或气体流通的导管连接的导管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贮液袋,其特征为:由柔软的热塑性树脂薄片构成,具有贮存液体的袋体以及被该袋体边缘的一部分熔敷的热塑性树脂制袋口构件;袋口构件含有被袋体熔敷了的筒状熔敷部,且袋体设有第1入口路径和第2入口路径;第1入口路径位于熔敷部并向袋体周边方向开口,第2入口路径位于熔敷部的底部并向袋体内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叶充
申请(专利权)人:泉工医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