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700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雨水汇水总管、弃流装置、储水箱和市政管网,所述弃流装置上设有雨水进口、雨水出口和第一排污口,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溢流口、第二排污口,在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液位计和潜水泵,所述雨水汇水总管与雨水进口相连,雨水出口经雨水支管与储水箱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排污口经排污管与市政管网相连,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经出水管与绿化喷淋系统相连,溢流口通过溢流管与市政管网相连,所述第二排污口通过排空管与市政管网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储水箱占地空间小,储水箱中安装有液位计,监测水箱中的水位情况防止水位过低水泵空转,保护水泵,延长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全国总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而我国雨水资源年平均总量超过6万亿立方米。雨水是自然界中非常优质的淡水资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国内的城市中近年不断的受到暴雨的影响,造成城市内涝。同时在北方和其他一些城市出现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都直接或间接的与雨水有关。目前,在雨水的综合利用方面储水装置采用的是蓄水池,蓄水池为混凝土建筑施工周期长占地面大,而且蓄水池建造于地下,长期使用后水池中的底部沉淀不易排出,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低,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灵活方便,而且能够大大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雨水汇水总管、弃流装置、储水箱和市政管网,所述弃流装置上设有雨水进口、雨水出口和第一排污口,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溢流口、第二排污口,在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液位计和潜水栗,所述雨水汇水总管与雨水进口相连,雨水出口经雨水支管与储水箱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排污口经排污管与市政管网相连,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经出水管与绿化喷淋系统相连,所述绿化喷淋系统包括雾化喷头,溢流口通过溢流管与市政管网相连,所述第二排污口通过排空管与市政管网相连。该系统还包括控制柜,在控制柜中设有时间继电器,所述控制柜分别与液位计和潜水栗相连,液位计将检测到的液位信号反馈给控制柜,控制柜控制潜水栗的开启和关闭。本技术中时间继电器:可以实现对于每次灌溉系统开启时间和开启频率的设定;液位计能够检测水箱中的水位变化。可以根据水箱中的水位的变化,控制每次灌溉的水量,从控制柜控制系统开启,潜水栗开始工作,液位计开始检测储水箱中的水位变化,当储水箱中的水位下降到一定深度,灌溉水量达到绿化带需求水量,液位计将信号反馈给控制柜,则控制柜控制水栗关闭停止工作,当水箱中水位过低,液位计将检测到的水位信号反馈至控制柜,则控制柜控制水栗关闭停止工作,防止水位过低水栗出现空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①本技术采用储水箱、储水箱的体积较小方便安装,占地空间小,可以根据需求放在需求的位置;可以根据雨水量的大小采用不同规格的储水箱,储水箱在底部开有排污口,可随时排污;储水箱中安装有液位计,监测水箱中的水位情况防止水位过低水栗空转,保护水栗,延长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②本技术潜水栗,液位计和绿化灌溉系统的控制集中于一个控制系统中,可以实现对灌溉的自动控制,无需现场人工操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绿化喷淋设备采用的是雾化喷淋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自动化程度高,雨水利用率高,使用范围广泛;③本技术可以实现雨水就地收集利用或渗透利用,减少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这些设施还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径流污染和内涝风险,降低水环境污染巨额治理费用,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雨水利用直接增加了可供水量,减少了市政供水量,缓和了城市供水的供需矛盾,雨水利用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有效补充地下水,防止地下漏斗扩大和地面下沉,雨水利用减少了城市雨水的外排量,直接减少了雨水径流挟带的污染物数量,使得进入城市水体的面源污染大为减少,促进了城市水环境的改善。雨水利用减轻了城市给排水设施的负荷,降低了城市供排水设施的规模,节省了城市供排水设施的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雨水汇水总管1、弃流装置2、储水箱3和市政管网4,所述弃流装置2上设有雨水进口 5、雨水出口6和第一排污口7,所述储水箱3上设有进水口 8、出水口 9、溢流口 1、第二排污口 11,在所述储水箱3内设有液位计12和潜水栗13,所述雨水汇水总管I与雨水进口 5相连,雨水出口 6经雨水支管14与储水箱3的进水口 8相连,第一排污口 7经排污管15与市政管网4相连,所述储水箱3的出水口 9经出水管16与绿化喷淋系统17相连,所述绿化喷淋系统17包括雾化喷头,溢流口 10通过溢流管18与市政管网4相连,所述第二排污口 11通过排空管19与市政管网4相连。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控制柜20,在控制柜中设有时间继电器,所述控制柜20分别与液位计12和潜水栗13相连,液位计12将检测到的液位信号反馈给控制柜20,控制柜20控制潜水栗13的开启和关闭。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降雨时雨水经高架路面上的雨水汇水总管进入弃流装置,初期降雨时,前2_4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流量也比较小,无法利用,初期雨水经弃流装置的排污管直接排至于市政管网,降雨趋于稳定后,污染物质的浓度随着降雨量增大而逐渐减少,在降雨量达8?15mm时物质浓度趋于稳定,此时雨水经过净化后可以再利用,降雨趋于稳定后流量比较大,此时雨水经雨水汇水总管进入弃流装置过滤后,经雨水出口流入储水箱存储待用,储水箱蓄满雨水后多余的雨水可以经储水箱上的溢流口排至市政管网,由于储水箱中安装液位计和潜水栗,潜水栗通过储水箱中的内部管路和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储水箱中的液位计和控制柜连接,用户根据现场的情况,对时间继电器进行预先设置,设定灌溉的时间,频率以及每次灌溉的用水量,实现对高架下绿化带的自动灌溉。同时储水箱中的液位计可检测水箱中的水位防止潜水栗在液位过低时潜水栗空转,保护潜水栗;绿化喷淋系统根据绿化带的面积设置喷头的数量,安装在绿化带中。绿化喷淋系统的管路和水箱上部的出水口连接。灌溉时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水栗开启,储水箱中的清水经水栗加压后进入绿化喷淋系统灌溉高架下绿化带。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技术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雨水汇水总管(I)、弃流装置(2)、储水箱(3)和市政管网(4),所述弃流装置(2)上设有雨水进口(5)、雨水出口(6)和第一排污口( 7 ),所述储水箱(3 )上设有进水口( 8 )、出水口( 9 )、溢流口( 1 )、第二排污口( 11),在所述储水箱(3)内设有液位计(12)和潜水栗(13),所述雨水汇水总管(I)与雨水进口(5)相连,雨水出口(6)经雨水支管(14)与储水箱(3)的进水口(8)相连,第一排污口(7)经排污管(15)与市政管网(4)相连,所述储水箱(3)的出水口(9)经出水管(16)与绿化喷淋系统(17 )相连,所述绿化喷淋系统(17 )包括雾化喷头,溢流口( 1 )通过溢流管(18 )与市政管网(4)相连,所述第二排污口(11)通过排空管(19)与市政管网(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控制柜(20),在控制柜中设有时间继电器,所述控制柜(20)分别与液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雨水汇水总管(1)、弃流装置(2)、储水箱(3)和市政管网(4),所述弃流装置(2)上设有雨水进口(5)、雨水出口(6)和第一排污口(7),所述储水箱(3)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9)、溢流口(10)、第二排污口(11),在所述储水箱(3)内设有液位计(12)和潜水泵(13),所述雨水汇水总管(1)与雨水进口(5)相连,雨水出口(6)经雨水支管(14)与储水箱(3)的进水口(8)相连,第一排污口(7)经排污管(15)与市政管网(4)相连,所述储水箱(3)的出水口(9)经出水管(16)与绿化喷淋系统(17)相连,所述绿化喷淋系统(17)包括雾化喷头,溢流口(10)通过溢流管(18)与市政管网(4)相连,所述第二排污口(11)通过排空管(19)与市政管网(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惠慧熊珍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坤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