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泓波专利>正文

一种防浪涌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6254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浪涌电路,直流电源输入端并联有电容C1,电容C1与电感L1连接,电容C2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容C2与电容C4串联后接地,电容C3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正极端还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熔断F1与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相并联,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与电感L4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浪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浪涌电路
技术介绍
直流电源有正、负两个电极,正极的电位高,负极的电位低,当两个电极与电路连通后,能够使电路两端之间维持恒定的电位差,从而在外电路中形成由正极到负极的电流。单靠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不能维持稳恒的电流,而借助于直流电源,就可以利用非静电作用(简称为“非静电力”)使正电荷由电位较低的负极处经电源内部返回到电位较高的正极处,以维持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形成稳恒的电流。因此,直流电源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供给电路,以维持电流的稳恒流动。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现有的直流电源抗浪涌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浪涌电路。—种防浪涌电路,直流电源输入端并联有电容Cl,电容Cl与电感LI连接,电容C2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容C2与电容C4串联后接地,电容C3—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正极端还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熔断Fl与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相并联,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与电感L4相连,所述电感L4经过电阻Rl和电阻R2与稳压二极管Zl相连,稳压二极管Zl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3和电容C6,稳压二极管Zl的负极分别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MOS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三极管Ql的基极一路通过电阻R4接电源负极,另一路与稳压二极管Z2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通过电阻R5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3和电阻R5之间并联有热敏电阻RTI和电容C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防止浪涌干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浪涌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如图1所示,一种防浪涌电路,直流电源输入端并联有电容Cl,电容Cl与电感LI连接,电容C2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容C2与电容C4串联后接地,电容C3—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正极端还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熔断Fl与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相并联,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与电感L4相连,所述电感L4经过电阻Rl和电阻R2与稳压二极管Zl相连,稳压二极管Zl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3和电容C6,稳压二极管Zl的负极分别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MOS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三极管Ql的基极一路通过电阻R4接电源负极,另一路与稳压二极管Z2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通过电阻R5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3和电阻R5之间并联有热敏电阻RTI和电容C7。本技术中,C1、L1、C2组成滤波网络,主要对输入的电磁造成进行滤波,防止干扰<3、04为安规电容丄2丄3为差模电感,1?1、1?2、1?、21工6.01、22、1?4、1?5、02、1?1'1工7组成抗浪涌电路。在启动时,由于C6的存在Q2不导通,电流经RTI构成回路。当C6上的电压充至ZI的稳压值时Q2导通。产生浪涌时,如果CS漏电或后级电路短路,Ql导通使得Q2没有栅极电压不导通,RTl将会在很短的时同烧毁,以保护后级电路。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防浪涌电路,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源输入端并联有电容Cl,电容Cl与电感LI连接,电容C2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容C2与电容C4串联后接地,电容C3—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正极端还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熔断Fl与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相并联,压敏电阻MOVl和电容C5与电感L4相连,所述电感L4经过电阻Rl和电阻R2与稳压二极管Zl相连,稳压二极管Zl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3和电容C6,稳压二极管Zl的负极分别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MOS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三极管Ql的基极一路通过电阻R4接电源负极,另一路与稳压二极管Z2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通过电阻R5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3和电阻R5之间并联有热敏电阻RTI和电容C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浪涌电路,直流电源输入端并联有电容C1,电容C1与电感L1连接,电容C2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容C2与电容C4串联后接地,电容C3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正极端还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熔断F1与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相并联,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与电感L4相连。本技术可有效防止浪涌。【IPC分类】H02H3/08, H02M1/44【公开号】CN205195554【申请号】CN201521079018【专利技术人】韩泓波 【申请人】韩泓波【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浪涌电路,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源输入端并联有电容C1,电容C1与电感L1连接,电容C2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容C2与电容C4串联后接地,电容C3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正极端还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熔断F1与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相并联,压敏电阻MOV1和电容C5与电感L4相连,所述电感L4经过电阻R1和电阻R2与稳压二极管Z1相连,稳压二极管Z1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3和电容C6,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MOS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一路通过电阻R4接电源负极,另一路与稳压二极管Z2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通过电阻R5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3和电阻R5之间并联有热敏电阻RT1和电容C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泓波
申请(专利权)人:韩泓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