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热泵用蓄热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518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源热泵用蓄热水箱,箱体上设置有所述补水口和热出水口,箱体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盘,螺旋加热管盘上设置有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箱体内设置有分隔筒,分隔筒包括分隔筒内凸壁和分隔筒外凸壁,其中,分隔筒外凸壁与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箱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柱,分隔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隔筒内凸壁之间设置有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且分隔筒内凸壁与所述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隔筒和分隔柱,将分隔筒外凸壁与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将分隔筒内凸壁与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能够显著的提高对流性能,提高换热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源栗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属于水源热栗

技术介绍
地球表面浅层水源(一般在1000米以内),如地下水、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相当的辐射能量,并且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水源热栗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水体分别作为冬季热栗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而冬季,则是通过水源热栗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其中,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是水源热栗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对流换热性能直接关系到水源热栗的工作性能,因此,对于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的换热性能十分重要。其中,中国专利CN202547093U公开了一种水源热栗用加热水箱,该水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箱内的对流换热性能,其通过设置环形换热流道,能够提高换热性能,但是,其提高程度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流换热效能仍然不能满足人们追求的理想性能要求。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通过设置分隔筒和分隔柱,将分隔筒外凸壁与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将分隔筒内凸壁与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能够显著的提高对流性能,提高换热系数,保证传热的高效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其包括补水口、热出水口、箱体、热媒入口、热媒出口、螺旋加热管盘、分隔筒、分隔筒内凸壁、分隔筒外凸壁、搅拌叶片一、搅拌叶片二和分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所述补水口和热出水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盘,所述螺旋加热管盘上设置有热媒入口和所述热媒出口,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分隔筒,所述的分隔筒包括分隔筒内凸壁和分隔筒外凸壁,其中,所述分隔筒外凸壁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所述箱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柱,所述分隔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隔筒内凸壁之间设置有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且所述分隔筒内凸壁与所述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叶片一和所述搅拌叶片二的旋转方向相反。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补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右端面的下端,所述热出水口设置在左端面的上端。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分隔筒的高度大于所述螺旋加热管盘的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通过设置分隔筒和分隔柱,将分隔筒外凸壁与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将分隔筒内凸壁与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能够显著的提高对流性能,提高换热系数,保证传热的高效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的结构图;其中,1、补水口,2、热出水口,3、箱体,4、热媒入口,5、热媒出口,6、螺旋加热管盘,7、分隔筒,8、分隔筒内凸壁,9、分隔筒外凸壁,10、搅拌叶片一,11、搅拌叶片二,12、分隔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其包括补水口1、热出水口 2、箱体3、热媒入口 4、热媒出口 5、螺旋加热管盘6、分隔筒7、分隔筒内凸壁8、分隔筒外凸壁9、搅拌叶片一 10、搅拌叶片二 11和分隔柱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3上设置有所述补水口 I和热出水口 2,所述箱体3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盘6,所述螺旋加热管盘6上设置有热媒入口 4和所述热媒出口 5,所述的箱体3内设置有分隔筒7,所述的分隔筒7包括分隔筒内凸壁8和分隔筒外凸壁9,其中,所述分隔筒外凸壁9与所述箱体3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所述箱体3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柱12,所述分隔柱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隔筒内凸壁8之间设置有搅拌叶片一 10和搅拌叶片二 11,且所述分隔筒内凸壁8与所述分隔柱12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一10和所述搅拌叶片二11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补水口 I设置在所述箱体3的右端面的下端,所述热出水口2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左端面的上端。另外,所述分隔筒的高度大于所述螺旋加热管盘的高度。本技术通过设置分隔筒和分隔柱,将分隔筒外凸壁与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将分隔筒内凸壁与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能够显著的提尚对流性能,提尚换热系数,保证传热的尚效性能。【主权项】1.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其包括补水口、热出水口、箱体、热媒入口、热媒出口、螺旋加热管盘、分隔筒、分隔筒内凸壁、分隔筒外凸壁、搅拌叶片一、搅拌叶片二和分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所述补水口和热出水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盘,所述螺旋加热管盘上设置有热媒入口和所述热媒出口,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分隔筒,所述的分隔筒包括分隔筒内凸壁和分隔筒外凸壁,其中,所述分隔筒外凸壁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所述箱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柱,所述分隔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隔筒内凸壁之间设置有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且所述分隔筒内凸壁与所述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一和所述搅拌叶片二的旋转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右端面的下端,所述热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左端面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源热栗用蓄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筒的高度大于所述螺旋加热管盘的高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源热泵用蓄热水箱,箱体上设置有所述补水口和热出水口,箱体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盘,螺旋加热管盘上设置有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箱体内设置有分隔筒,分隔筒包括分隔筒内凸壁和分隔筒外凸壁,其中,分隔筒外凸壁与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箱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柱,分隔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隔筒内凸壁之间设置有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且分隔筒内凸壁与所述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本技术通过设置分隔筒和分隔柱,将分隔筒外凸壁与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将分隔筒内凸壁与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能够显著的提高对流性能,提高换热系数。【IPC分类】F25B30/06【公开号】CN205191982【申请号】CN201520981412【专利技术人】徐伟, 陈曦, 刘志坚 【申请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源热泵用蓄热水箱,其包括补水口、热出水口、箱体、热媒入口、热媒出口、螺旋加热管盘、分隔筒、分隔筒内凸壁、分隔筒外凸壁、搅拌叶片一、搅拌叶片二和分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所述补水口和热出水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盘,所述螺旋加热管盘上设置有热媒入口和所述热媒出口,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分隔筒,所述的分隔筒包括分隔筒内凸壁和分隔筒外凸壁,其中,所述分隔筒外凸壁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构成上小下大楔形区域,所述箱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柱,所述分隔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隔筒内凸壁之间设置有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且所述分隔筒内凸壁与所述分隔柱之间也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陈曦刘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