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勇专利>正文

一次性自毁式安全麻醉针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30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药水瓶并确保注射器注射完后无法重复使用的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包括空心外套、外套一端插入并固定在其内的护手、位于外套内腔中的药水瓶,外套内腔中套装有固定座,固定座沿外套内腔两端口滑动,固定座一端穿装针头,固定座的另一端为套装有药水瓶头部的卡口,在该卡口外侧设有带斜面的凸起,外套的一端内腔内有凸起,限制固定座滑出外套的该端口,外套的另一端的内腔内有带斜面的凸起,该凸起与固定座凸起相配合,固定座外侧带斜面的凸起(落入在护手和外套之间,固定座中套装的药水瓶后部装有后塞,在后塞中插有推杆,在推杆头部装有拉出药水瓶的装置,具有结构新颖,经济实用,杜绝注射器重复使用,避免疾病的交叉性感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药水瓶并确保注射器注射完后无法重复使用的一次性自毁式安全麻醉针注射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注射器中,一种是反复进行消毒使用的玻璃注射器,一种是一次性使用即废弃的塑料注射器,这两种注射器在使用时,都需要先将针头插入装有药液的药瓶中,吸入药液后再对患者进行注射,注射器和药瓶是分体设置的,注射时工作效率低,操作繁琐。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目前也出现了各种将注射器和药瓶结合在一起的注射器,如专利号CN98249286.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牙科使用的牙科麻醉药注射器,这种注射器的药瓶和针头是一次性使用,而注射器可重复使用,因此这种注射器无法确保在注射完毕之后,注射器本身的自毁性,从根本上杜绝不了重复使用的现象,无法保证人的健康。同时现有的注射器在使用完毕之后,注射器的收集人员在收集废弃注射器时,不小心就会被外露的注射器针头刺伤,安全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杜绝注射器重复使用的一次性自毁式安全麻醉针注射器,避免疾病的交叉性感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内腔中放置药瓶的套筒、安装在套筒末端上的与套筒同孔配合的护手、设置在套筒前端上的针头,具体结构如下a、针头安装在固定座的前端上并且穿出固定座露在套筒的内腔中,固定座套装在套筒的内腔中,套筒的前端口限制住固定座滑出,固定座的末端壁外两侧设有突出的扣位,该突出的扣位移动到套筒末端后落入套筒和护手之间,限制固定座卡在套筒和护手之间,b、在固定座的末端还设有尾端双翼子,尾端双翼子内侧设有正面和反面倒扣勾,正面倒扣勾为卡住药瓶颈部与药瓶一起往后退的倒扣勾,反面倒扣勾为注射后固定座随药瓶往后退至针头的针锋藏在套筒内、固定座卡在套筒和护手之间时,与护手内壁上设有的内壁斜位相配合的倒扣勾,反面倒扣勾的反面斜位被内壁斜位挑起,药瓶瓶颈卡位被松开,药瓶脱落退出,c、在护手中安装有压紧药瓶的后盖,后盖的前端设有用于固定药瓶的弹片,后盖的外壁上设有梯形柱,护手尾部设有“L”型壁碰穿坑,后盖靠后盖的梯形柱与护手的“L”型壁碰穿坑相配合安装在护手上,d、在后盖中插有推动药水瓶活塞滑动的推杆,在推杆头部安装有拉出药水瓶的装置。固定座的前端设有固定安装针头的螺纹,固定座套装在套筒的内腔中,在固定座的末端壁外两侧设有的突出扣位处还设有凸台,该凸台与套筒内腔壁上设有的滑槽相配合,该凸台沿着套筒内腔壁上的滑槽在套筒两端口之间左右滑动,限制固定座转动。“该突出的扣位移动到套筒末端后落入套筒和护手之间、限制固定座卡在套筒和护手之间”是指该突出的扣位与套筒的末端内壁、护手的台阶位形成反扣位,护手内壁的内径大于药水瓶和后盖的外径,突出的扣位落入套筒的末端内壁与护手的台阶位形成反扣位腔体内,同时在套筒的末端还设有一个带有斜面的突起。即在套筒的末端内壁上设有方便固定座滑进套筒内的弹片,弹片上设有限制固定座不能往前推的倒卡位。或者在套筒末端内壁上整周设有卡紧固定座不能往前推的台阶。在后盖中套有的左右滑动的推杆,推杆前端设有推入后盖易进去、拉出时靠后盖设有台阶卡住不易拉出的倒卡位。所述的拉出药水瓶的装置为推杆前端设有与钢片紧配合的卡位,钢片上通过其上设有的方孔固定在推杆的卡位上,钢片前设有勾住药水瓶内的橡胶塞起回拉作用的倒扣叉。推杆的末端为手环,在推杆上靠手环处设有双翼,该双翼与后盖的斜卡位相配合。护手的正面背面均设有与套筒的凸位紧配合的方孔,护手的一边手拉位为圆形。所述的推杆、护手、固定座、套筒、针头采用无毒塑料制成,套筒为高透明无毒塑料制成,钢片为不锈钢或塑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经济实用,便于回收安全、能够杜绝注射器重复使用,避免疾病的交叉性感染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针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套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护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药水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后盖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片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A-A剖视图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前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后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内腔中放置药瓶2的套筒3、安装在套筒3末端上的与套筒3同孔配合的护手4、设置在套筒3前端上的针头1。如图1、2、3、4、5、6、7、8、9、10所示,针头1安装在固定座7的前端上并且穿出固定座7露在套筒3的内腔中,固定座7套装在套筒3的内腔中,套筒3的前端口限制住固定座7滑出,固定座7的末端壁外两侧设有突出的扣位13,该突出的扣位13移动到套筒3末端后落入套筒3和护手4之间,限制固定座7卡在套筒3和护手4之间;在固定座7的末端还设有尾端双翼子,尾端双翼子内侧设有正面和反面倒扣勾16,正面倒扣勾为卡住药瓶颈部20与药瓶一起往后退的倒扣勾,反面倒扣勾为注射后固定座随药瓶往后退至针头的针锋藏在套筒内、固定座7卡在套筒3和护手4之间时,与护手4内壁上设有的内壁斜位31相配合的倒扣勾,反面倒扣勾的反面斜位被内壁斜位31挑起,药瓶瓶颈卡位被松开,药瓶脱落退出;在护手4中安装有压紧药瓶的后盖5,后盖5的前端设有用于固定药瓶的弹片21,后盖的外壁上设有梯形柱22,护手4尾部设有“L”型壁碰穿坑19,后盖5靠后盖的梯形柱22与护手4的“L”型壁碰穿坑19相配合安装在护手4上,在后盖5中插有推动药水瓶活塞滑动的推杆6,在推杆6头部安装有拉出药水瓶的装置。如图1、3、4所示,固定座7的前端设有固定安装针头1的螺纹12,固定座7套装在套筒3的内腔中,在固定座7的末端壁外两侧设有的突出扣位13处还设有凸台,该凸台与套筒3内腔壁上设有的滑槽9相配合,该凸台沿着套筒3内腔壁上的滑槽9在套筒3两端口之间左右滑动,限制固定座7转动。如图1、3、4、5所示,“该突出的扣位13移动到套筒3末端后落入套筒3和护手4之间、限制固定座7卡在套筒3和护手4之间”是指该突出的扣位13与套筒3的末端内壁11、护手4的台阶位18形成反扣位,护手4内壁的内径大于药水瓶和后盖的外径,突出的扣位13落入套筒3的末端内壁11与护手4的台阶位18形成反扣位腔体内,同时在套筒3的末端还设有一个带有斜面的突起。在套筒3的末端内壁11上设有方便固定座7滑进套筒3内的弹片15,弹片上设有限制固定座不能往前推的倒卡位。或者在套筒3末端内壁11上整周设有卡紧固定座不能往前推的台阶14。如图1、7、8、9所示,在后盖5中套有的左右滑动的推杆6,推杆6前端设有推入后盖易进去、拉出时靠后盖设有台阶25卡住不易拉出的倒卡位28。所述的拉出药水瓶的装置为推杆前端设有与钢片8紧配合的卡位30,钢片8上通过其上设有的方孔27固定在推杆的卡位30上,钢片前设有勾住药水瓶内的橡胶塞24起回拉作用的倒扣叉26。推杆6的末端为手环,在推杆6上靠手环处设有双翼29,该双翼29与后盖的斜卡位23相配合。如图1、5所示,护手4的正面背面均设有与套筒的凸位10紧配合的方孔17,护手4的一边手拉位为圆形。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将后盖(已套上推杆、钢片)由护手4中取出,药瓶由护手4后端孔套入至套筒内,盖上后盖拧上针头,推杆往前推使可注射。1、推杆6套在后盖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自毁式安全麻醉针注射器,包括内腔中放置药瓶(2)的套筒(3)、安装在套筒(3)末端上的与套筒(3)同孔配合的护手(4)、设置在套筒(3)前端上的针头(1),其特征在于:a、针头(1)安装在固定座(7)的前端上并且穿出固定座 (7)露在套筒(3)的内腔中,固定座(7)套装在套筒(3)的内腔中,套筒(3)的前端口限制住固定座(7)滑出,固定座(7)的末端壁外两侧设有突出的扣位(13),该突出的扣位(13)移动到套筒(3)末端后落入套筒(3)和护手(4)之间,限制固定座(7)卡在套筒(3)和护手(4)之间,b、在固定座(7)的末端还设有尾端双翼子,尾端双翼子内侧设有正面和反面倒扣勾(16),正面倒扣勾为卡住药瓶颈部(20)与药瓶一起往后退的倒扣勾,反面倒扣勾为注射后固定座随药瓶往后退至针头的针 锋藏在套筒内、固定座(7)卡在套筒(3)和护手(4)之间时,与护手(4)内壁上设有的内壁斜位(31)相配合的倒扣勾,反面倒扣勾的反面斜位被内壁斜位(31)挑起,药瓶瓶颈卡位被松开,药瓶脱落退出,c、在护手(4)中安装有压紧药瓶的后盖 (5),后盖(5)的前端设有用于固定药瓶的弹片(21),后盖的外壁上设有梯形柱(22),护手(4)尾部设有“L”型壁碰穿坑(19),后盖(5)靠后盖的梯形柱(22)与护手(4)的“L”型壁碰穿坑(19)相配合安装在护手(4)上,d、 在后盖(5)中插有推动药水瓶活塞滑动的推杆(6),在推杆(6)头部安装有拉出药水瓶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