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白芨种植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5024 阅读:1100 留言:1更新日期:2016-05-15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白芨种植棚,包括棚体和卷帘,所述棚体的上方设置有横向支撑和竖向支撑,卷帘由动力组、动力箱、传动组、遮阳布、钢丝绳以及滑轮构成,动力箱内安装有动力组,动力组通过传动组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环绕在滑轮上,滑轮安装在棚体的两个侧面,遮阳布的一端安装在动力箱上方,遮阳布的另一端安装在钢丝绳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棚体状况要求不高,棚体改动小,改造周期短,既适合生产安装,也适合对现有大棚进行改造,通过动力组转动带动钢丝绳,钢丝绳在滑轮上作直线运动,带动遮阳布的关闭或开启,操作极为方便,密封性好,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人工白芨种植棚,属于药材种植

技术介绍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随着白芨食品的开发利用和印染业、美容业的需求,白芨用量日趋增多。白芨的种子自然萌发率极低,繁殖困难,野生资源稀少,由于需求量大,野生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现已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予以保护,因此只有采取人工繁育;目前的常规方法大多以分株为主,即将块茎切成小块种植,繁殖系数低,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人们开始了人工繁殖,许多地方采用了组培繁殖方法以快速获得大量幼苗;由于组培繁殖是在人工环境中进行的,其自我供养能力很差,特别是其根须的吸收功能、茎杆的疏导运输功能、叶片的光合作用功能不能聚然适应外界的环境,还不能完全发挥其应该有的功能,这样导致移栽成活率很低,因此需要进行驯化才能顺利移栽,以提高其成活率。在驯化完成后,需要将白芨放入大棚里种植,但现有技术中的大棚对于阳光的控制技术一种都不是很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白芨种植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白芨种植棚,包括棚体和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的上方设置有横向支撑和竖向支撑,所述横向支撑和竖向支撑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横向支撑和竖向支撑之间构成采阳区,所述卷帘设置有两个,两个卷帘结构相同,两个卷帘分别按照在棚体的两侧,所述卷帘由动力组、动力箱、传动组、遮阳布、钢丝绳以及滑轮构成,所述动力箱内安装有动力组,所述动力组通过传动组与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环绕在滑轮上,所述滑轮安装在棚体的两个侧面,所述遮阳布的一端安装在动力箱上方,所述遮阳布的另一端安装在钢丝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云梅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翠森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铁通ADSL] 2017年11月20日 12:55
    成都中农是骗子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