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操作焊炬,包括手持部和设于手持部内的乙炔进气管与氧气进气管,所述手持部内还转动设有圆柱轴并且圆柱轴的一端露出手持部,所述圆柱轴露出所述手持部的部位设有棘轮,所述棘轮的一侧设有棘爪,所述棘爪的一侧设有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底部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内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下方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连接圆柱轴,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相对面磁极相同,所述圆柱轴将乙炔进气管与氧气进气管分隔成两段,所述圆柱轴上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可以将隔开的两段乙炔进气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提高焊炬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还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炬。
技术介绍
焊炬又称焊枪,是气焊操作的主要工具。焊炬的作用是将可燃气体和氧气按一定比例均匀地混合,以一定的速度从焊嘴喷出,形成一定能率、一定成分、适合焊接要求和稳定燃烧的火焰。操作者点火时时最好的方式是先开乙炔调节阀,再开氧气调节阀,这种点火方式相对于先开氧气调节阀,再开乙炔调节阀的方式比较起来具有以下优点:可避免点火时的鸣爆现象,容易发现焊炬是否有堵塞,火焰燃烧较平稳;停止使用时必须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若先关氧气调节阀后关乙炔调节阀,焊嘴的火焰会倒袭引发爆炸,并且还会产生黑烟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操作焊炬,以保证焊炬在使用时先通乙炔再通氧气,在焊炬停止使用时先中断乙炔供应再中断氧气供应,提高焊炬使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误操作焊炬,包括手持部和设于手持部内的乙炔进气管与氧气进气管,所述手持部内还转动设有圆柱轴并且圆柱轴的一端露出手持部,所述圆柱轴露出所述手持部的部位设有棘轮,所述棘轮的一侧设有棘爪,所述棘爪的一侧设有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底部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内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下方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连接圆柱轴,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相对面磁极相同,所述圆柱轴将乙炔进气管与氧气进气管分隔成两段,所述圆柱轴上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可以将隔开的两段乙炔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可以将隔开的两段氧气进气管连通,所述圆柱轴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三个转动位置,圆柱轴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第一通道未连通乙炔进气管,第二通道位未连通氧气进气管,圆柱轴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第一通道连通乙炔进气管,第二通道未连通氧气进气管,圆柱轴处于第三转动位置时,第一通道连通乙炔进气管,第二通道连通氧气进气管,所述乙炔进气管与氧气进气管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截面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上设有一个卡位槽,所述圆柱轴上设有三个卡位块。进一步的,所述圆柱轴露出所述手持部一端的端部设有旋转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设置圆柱轴将乙炔进气管与氧气进气管分隔成两段后,又通过圆柱轴上设有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将乙炔进气管和氧气进气管连通,通过转到圆柱轴以保证焊炬在使用时先通乙炔再通氧气,在焊炬停止使用时先中断乙炔供应再中断氧气供应,提高焊炬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卡位块卡在卡位槽时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卡位块卡在卡位槽时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卡位块卡在卡位槽时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焊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防误操作焊炬,包括乙炔调节阀10、氧气调节阀11、手持部1和设于手持部1内的乙炔进气管2与氧气进气管3,所述手持部1内还转动设有圆柱轴4并且圆柱轴4的一端露出手持部1,所述圆柱轴露出所述手持部的部位设有棘轮8,所述棘轮8的一侧设有棘爪9,所述棘轮8和棘爪9的作用是保证圆柱轴4只能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棘爪9的一侧设有储油罐7,所述储油罐7的底部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内设有第一磁铁5,所述第一磁铁5的下方设有第二磁铁6,所述第二磁铁6连接圆柱轴4,所述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的相对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磁铁6随着圆柱轴4的转动而转动,每当第二磁铁6转到第一磁铁5的下方时,第二磁铁6将第一磁铁5向上顶出一点距离,使得储油罐7内的润滑油通过漏油孔对下方的棘轮棘爪润滑;所述圆柱轴4露出所述手持部1一端的端部设有旋转帽,所述旋转帽是为了操作者在旋转圆柱轴4时更加方便,所述圆柱轴4将乙炔进气管2与氧气进气管4分隔成两段,所述圆柱轴4上设有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所述第一通道41可以将隔开的两段乙炔进气管2连通,所述第二通道42可以将隔开的两段氧气进气管3连通,所述圆柱轴4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三个转动位置,圆柱轴4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第一通道41未连通乙炔进气管2,第二通道42位未连通氧气进气管3,圆柱轴4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第一通道41连通乙炔进气管2,第二通道42未连通氧气进气管3,圆柱轴4处于第三转动位置时,第一通道41连通乙炔进气管2,第二通道42连通氧气进气管3,所述乙炔进气管2与氧气进气管3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41与第二通道42的截面直径。所述手持部1与所述圆柱轴4的接触部位呈密封设计,所述手持部1上设有一个卡位槽,所述圆柱轴4上设有三个卡位块,分别是第一卡位块,第二卡位块和第三卡位块。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起始时乙炔进气管2和氧气进气管3在圆柱轴4的作用下都处于未连通状态,第一卡位块卡在卡位槽内,即圆柱轴4处于第一转动位置,预先打开氧气调节阀11和乙炔调节阀10,转动圆柱轴4,第一卡位块脱离卡位槽后第二卡位块转到卡位槽位置并卡到卡位槽内,即圆柱轴4处于第二转动位置,在第一通道41转到乙炔进气管2的位置并且连通乙炔进气管2时第二通道42还没转到氧气进气管3的位置,故氧气进气管3还处于未连通状态;继续转动圆柱轴4,第二卡位块脱离卡位槽后第三卡位块转到卡位槽位置并卡到卡位槽内,即圆柱轴4处于第三转动位置,在第一通道41还连通乙炔进气管2时第二通道42转到氧气进气管3的位置并连通氧气进气管3;继续转动圆柱轴4,第一通道41先转离乙炔进气管2位置,乙炔进气管2回到未连通状态,随后第二通道42转离氧气进气管3位置,氧气进气管3回到未连通状态,最后圆盘4转回到起始位置,第一卡位块卡回到卡位槽内,即圆柱轴4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混合气管20、焊嘴21和控制焊嘴21处气体流量的调节阀22,所述混合气管20上套设长条形套管27,所述长条形套管27上设有供滑块23滑动的滑槽271,还包括细绳28,所述细绳28的一端连接滑块23,所述细绳28的另一端卷绕在调节阀22上,所述滑块23连接凸透镜29,所述凸透镜29的上方设有射出平行光线的光源25。在焊炬工作时,光源25发出的平行光线穿过凸透镜29后在凸透镜29下方的工件上形成一个光点26,该光点26到凸透镜29的距离为L,在不改变凸透镜29折射率的情况下,L是不变的值,焊嘴21到凸透镜29的距离为W,焊嘴21喷出的火焰长度为S,上述长度之间的关系符合L=S+W;当操作者在使用焊炬时顺时针转动调节阀22增大流向焊嘴21的气体流量,这时焊嘴21喷出的火焰变长,其长度为S1,卷绕在调节阀22上的一部分细绳28得到释放,使得滑块23下降,即凸透镜29下降,焊嘴21到凸透镜29的距离为W1,使得L=S1+W1,即火焰增加的长度等于凸透镜下降的高度;当操作者在使用焊炬时逆时针转动调节阀22减少流向焊嘴21的气体流量,这时焊嘴21喷出的火焰变短,其长度为S2,细绳28继续卷绕于调节阀22上,使得滑块23上升,即凸透镜29上升,焊嘴21到凸透镜29的距离为W2,使得L=S2+W2,即火焰减少的长度等于凸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误操作焊炬,包括手持部(1)和设于手持部(1)内的乙炔进气管(2)与氧气进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内还转动设有圆柱轴(4)并且圆柱轴(4)的一端露出手持部(1),所述圆柱轴(4)露出所述手持部(1)的部位设有棘轮(8),所述棘轮(8)的一侧设有棘爪(9),所述棘爪(9)的一侧设有储油罐(7),所述储油罐(7)的底部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内设有第一磁铁(5),所述第一磁铁(5)的下方设有第二磁铁(6),所述第二磁铁(6)连接圆柱轴(4),所述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的相对面磁极相同;所述圆柱轴(4)将乙炔进气管(2)与氧气进气管(3)分隔成两段,所述圆柱轴(4)上设有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所述第一通道(41)可以将隔开的两段乙炔进气管(2)连通,所述第二通道(42)可以将隔开的两段氧气进气管(3)连通,所述圆柱轴(4)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三个转动位置,圆柱轴(4)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第一通道(41)未连通乙炔进气管(2),第二通道(42)位未连通氧气进气管(3),圆柱轴(4)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第一通道(41)连通乙炔进气管(2),第二通道(42)未连通氧气进气管(3),圆柱轴(4)处于第三转动位置时,第一通道(41)连通乙炔进气管(2),第二通道(42)连通氧气进气管(3),所述乙炔进气管(2)与氧气进气管(3)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41)与第二通道(42)的截面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操作焊炬,包括手持部(1)和设于手持部(1)内的乙炔进气管(2)与氧气进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内还转动设有圆柱轴(4)并且圆柱轴(4)的一端露出手持部(1),所述圆柱轴(4)露出所述手持部(1)的部位设有棘轮(8),所述棘轮(8)的一侧设有棘爪(9),所述棘爪(9)的一侧设有储油罐(7),所述储油罐(7)的底部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内设有第一磁铁(5),所述第一磁铁(5)的下方设有第二磁铁(6),所述第二磁铁(6)连接圆柱轴(4),所述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的相对面磁极相同;所述圆柱轴(4)将乙炔进气管(2)与氧气进气管(3)分隔成两段,所述圆柱轴(4)上设有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所述第一通道(41)可以将隔开的两段乙炔进气管(2)连通,所述第二通道(42)可以将隔开的两段氧气进气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伟,罗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江北兴达焊割减压仪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