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立新专利>正文

自动补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4685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水器,包括一封闭的储水箱(1)、一注水管(2)和一水位高度控制管(3),储水箱(1)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1)的底部或侧壁上并通过密封盖(4)密封,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1)的底部或侧壁上,且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均与储水箱(1)的内腔连通,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下端比注水管(2)的下端高。利用虹吸原理(即连通器的原理)实现了自动补水,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制造成本低,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补水的设备,属于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阳台上种植的花草或水池里养的鱼,因主人出差或外出旅游,长时间缺人看管,尤其是天气炎热的夏天,很容易因缺水而干枯死亡;若一次浇灌量太大,对植物的生长也非常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动补水器,根据缺水情况适时自动补水,且补水量可控。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补水器,包括一封闭的储水箱、一注水管和一水位高度控制管,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或侧壁上并通过密封盖密封,所述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连接在储水箱的底部或侧壁上,且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均与储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水位高度控制管的下端比注水管的下端高。优选为,所述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连接在储水箱的侧壁靠下部位置处,注水管、水位高度控制管均为“L”形或斜管,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的侧壁或底部,当进水口位于储水箱侧壁时,进水口、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位于储水箱的同一侧。为储水箱加水时可以有两种办法:(I)储水箱翻转90度呈水平状态,并使进水口朝上,加水完成后,再反方向翻转90度还原,进水口、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位于储水箱的同一侧,是为了保证加水过程中,水不会经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流出,并优化注水管、水位高度控制管的形状和设置位置,方便加工制造。(2)储水箱翻转180度呈倒立状态,并使进水口朝上,加水完成后,再反方向翻转180度还原。进一步,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列上下间隔布置的安装孔用于安装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从而实现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的可调节安装,未使用的安装孔通过堵头密封。根据不同加水量要求,选择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的高度,水位高度控制管越高,加水量越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封闭的储水箱用于储存水,水位高度控制管的下端高度决定补水后水位的高度,注水管用于将储水箱内的水注入需要的容器内,将储水箱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或侧壁上,采用翻转90度至水平状态或倒立的方式进行加水,加水完成后再还原至竖直状态,是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水经注水管、水位高度控制管流出,由于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或侧壁上,必须采用密封盖密封,防止进水口漏水。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连接在储水箱的底部或侧壁上,且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均与储水箱的内腔连通,水位高度控制管的下端比注水管的下端高;使用时,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置于需要补水的容器内,若容器内液面低于水位高度控制管,则储水箱内的水自动经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流入容器内,直至水位上升后正好将水位高度控制管的下端淹没,此时外面的空气无法进入储水箱,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自动停止注水,达到控制水位的目的。若容器内的水被消耗,容器内液面再次低于水位高度控制管,则储水箱内的水经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再次流入容器内,直至水位上升后正好将水位高度控制管的下端淹没,停止注水。如此循环达到自动补水的目的。该自动补水器利用虹吸原理(即连通器的原理)实现了自动补水,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制造成本低,方便实用,不单适用于花坛和水池补水,也适用于其它任何需要适时补水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不意图。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不意图。图4为图3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补水器,主要由一封闭的储水箱1、一注水管2和一水位高度控制管3三部分组成。储水箱I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I侧壁上并通过密封盖4密封,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I的侧壁上,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均与储水箱I的内腔连通,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下端比注水管2的下端高。最好是,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I的侧壁靠下部位置处,注水管2、水位高度控制管3均为“L”形,当进水口位于储水箱I侧壁时,进水口、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位于储水箱I的同一侧。储水箱I的侧壁上最好设置有一列上下间隔布置的安装孔用于安装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从而实现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可调节安装,未使用的安装孔通过堵头5密封。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I的底部。储水箱I的进水口也设置在储水箱I的底部。使用时,自动补水器通过支架7放置在需要补水的容器6内,或自动补水器直接放置在需要补水的容器6外,若容器内液面低于水位高度控制管3,则储水箱I内的水经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流入容器内,直至水位上升后正好将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下端淹没,此时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停止注水。若容器内的水被消耗,容器内液面再次低于水位高度控制管,则储水箱内的水经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再次流入容器内,直至水位上升后正好将水位高度控制管的下端淹没,再次停止注水。如此循环达到自动补水的目的。图2所示为水位上升后正好将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下端淹没,停止注水的状态。结合图3、图4所示,自动补水器的结构与图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注水管2、水位高度控制管3为斜管。当然,注水管2、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形状不限于斜管和“L”形管,也可以是竖直管或异型管。使用时,自动补水器放置在需要补水的容器6外,而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伸入容器6内,补水过程与图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主权项】1.一种自动补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封闭的储水箱(I)、一注水管(2)和一水位高度控制管(3),所述储水箱(I)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I)的底部或侧壁上并通过密封盖(4)密封,所述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I)的底部或侧壁上,且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均与储水箱(I)的内腔连通,所述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下端比注水管(2)的下端高。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I)的侧壁靠下部位置处,注水管(2)、水位高度控制管(3)均为“L”形或斜管,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I)的侧壁或底部,当进水口位于储水箱(I)侧壁时,进水口、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位于储水箱(I)的同一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I)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列上下间隔布置的安装孔用于安装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从而实现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可调节安装,未使用的安装孔通过堵头(5)密封。【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水器,包括一封闭的储水箱(1)、一注水管(2)和一水位高度控制管(3),储水箱(1)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1)的底部或侧壁上并通过密封盖(4)密封,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1)的底部或侧壁上,且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均与储水箱(1)的内腔连通,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下端比注水管(2)的下端高。利用虹吸原理(即连通器的原理)实现了自动补水,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制造成本低,方便实用。【IPC分类】A01K63/04, A01G27/00【公开号】CN105532388【申请号】CN201610058416【专利技术人】袁立新 【申请人】袁立新【公开日】2016年5月4日【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补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封闭的储水箱(1)、一注水管(2)和一水位高度控制管(3),所述储水箱(1)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1)的底部或侧壁上并通过密封盖(4)密封,所述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1)的底部或侧壁上,且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均与储水箱(1)的内腔连通,所述水位高度控制管(3)的下端比注水管(2)的下端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袁立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