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日光灯,它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第二灯管支架套头内设置有电源驱动,第二灯管支架套头下部设置有外连接插件,外连接插件上设置有导电针,外连接插件一侧设置有插件防护盖板,外连接插件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圈,外连接插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螺丝固定口;所述的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端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插头定位口,第一插头定位口一侧设置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的灯管内设置有LED线路板,LED线路板内设置有若干灯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LED日光灯,通过限位圈限制导电针与驱动AC接线控位的位置,安装螺丝限位安装,支架套头外端为斜切面,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涉及LED日光灯。
技术介绍
LED作为朝阳产业,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需要发光的场景中,特别是进来LED技术的发展,使LED发光率打为提高,因此也受到照明市场的亲睐。LED照明是继白炽灯和荧光灯之后的第三代光源,具有高效、环保、寿命长、显色指数高、像白炽灯可以瞬时启动等特点,是当前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高薪
之一。对于LED日光灯,虽然有众多优点,但是LED日光灯散热设计、发光角度、安全性和价格是严重影响LED照明发展的几大因素。碍于以上几大因素的影响,目前的LED日光灯,是采用两个半圆型的灯管拼接而成,分别为铝型材和塑料型材构成;所述的铝型材构成的半圆形灯管用来安装LED线路板及LED等起到散热的作用,所述的塑料型材构成的半圆形灯管为发光面,用来增加灯管的强度。由于,半个灯管采用铝型材构成,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灯管易出现漏电,因此造成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LED日光灯的发光面只有一面,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若出现角度差,则需要将整个灯管取下调整好角度后再进行安装,不利于LED日光灯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LED日光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灯管、电源驱动、第二灯管支架套头、导电针、插件防护盖板、第一插头定位口、第一散热孔、第一穿线孔、LED线路板、灯珠、限位圈、安装螺丝固定口、第二插头定位口、第二穿线孔、外连接插件、第二散热孔;所述的灯管一端套设有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灯管另一端套设有第二灯管支架套头,第二灯管支架套头内设置有电源驱动,第二灯管支架套头下部设置有外连接插件,外连接插件上设置有导电针,外连接插件一侧设置有插件防护盖板,外连接插件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圈,外连接插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螺丝固定口;所述的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端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插头定位口,第一插头定位口一侧设置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的灯管内设置有LED线路板,LED线路板内设置有若干灯珠;所述的第二灯管支架套头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插头定位口,第二插头定位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穿线孔。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LED日光灯,通过限位圈限制导电针与驱动AC接线控位的位置,安装螺丝限位安装,支架套头外端为斜切面,安装方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第一灯管支架套头I的结构图;图3是灯管2的结构图;图4是LED线路板10的结构图;图5是第二灯管支架套头4的结构图;图6是第二插头定位口 14、第二穿线孔15的分布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灯管支架套头;2、灯管;3、电源驱动;4、第二灯管支架套头;5、导电针;6、插件防护盖板;7、第一插头定位口; 8、第一散热孔;9、第一穿线孔;10、LED线路板;11、灯珠;12、限位圈;13、安装螺丝固定口; 14、第二插头定位口; 15、第二穿线孔;16、外连接插件;17、第二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灯管支架套头1、灯管2、电源驱动3、第二灯管支架套头4、导电针5、插件防护盖板6、第一插头定位口 7、第一散热孔8、第一穿线孔9、LED线路板1、灯珠11、限位圈12、安装螺丝固定口 13、第二插头定位口 14、第二穿线孔15、外连接插件16、第二散热孔17;所述的灯管2—端套设有第一灯管支架套头I,灯管2另一端套设有第二灯管支架套头4,第二灯管支架套头4内设置有电源驱动3,第二灯管支架套头4下部设置有外连接插件16,外连接插件16上设置有导电针5,外连接插件16—侧设置有插件防护盖板6,外连接插件16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圈12,外连接插件16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螺丝固定口 13;所述的第一灯管支架套头I端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孔8,第一散热孔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插头定位口 7,第一插头定位口 7—侧设置有第一穿线孔9 ;所述的灯管2内设置有LED线路板10,LED线路板10内设置有若干灯珠11 ;所述的第二灯管支架套头4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孔17,第二散热孔1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插头定位口 14,第二插头定位口 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穿线孔15。所述的支架套头I适用于LED玻璃管、PC管、铝PC组合管等等任何一款灯管。所述的电源驱动还可以安装在LED线路板10的上面或者背面。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LED日光灯,通过限位圈限制导电针与驱动AC接线控位的位置,安装螺丝限位安装,支架套头外端为斜切面,安装方便,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灯管、电源驱动、第二灯管支架套头、导电针、插件防护盖板、第一插头定位口、第一散热孔、第一穿线孔、LED线路板、灯珠、限位圈、安装螺丝固定口、第二插头定位口、第二穿线孔、外连接插件、第二散热孔;所述的灯管一端套设有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灯管另一端套设有第二灯管支架套头,第二灯管支架套头内设置有电源驱动,第二灯管支架套头下部设置有外连接插件,外连接插件上设置有导电针,外连接插件一侧设置有插件防护盖板,外连接插件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圈,外连接插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螺丝固定口;所述的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端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插头定位口,第一插头定位口 一侧设置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的灯管内设置有LED线路板,LED线路板内设置有若干灯珠;所述的第二灯管支架套头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插头定位口,第二插头定位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穿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驱动还可以安装在LED线路板的上面或者背面。【专利摘要】LED日光灯,它涉及灯具
,第二灯管支架套头内设置有电源驱动,第二灯管支架套头下部设置有外连接插件,外连接插件上设置有导电针,外连接插件一侧设置有插件防护盖板,外连接插件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圈,外连接插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螺丝固定口;所述的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端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插头定位口,第一插头定位口一侧设置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的灯管内设置有LED线路板,LED线路板内设置有若干灯珠。本技术所述的LED日光灯,通过限位圈限制导电针与驱动AC接线控位的位置,安装螺丝限位安装,支架套头外端为斜切面,安装方便。【IPC分类】F21Y115/10, F21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灯管、电源驱动、第二灯管支架套头、导电针、插件防护盖板、第一插头定位口、第一散热孔、第一穿线孔、LED线路板、灯珠、限位圈、安装螺丝固定口、第二插头定位口、第二穿线孔、外连接插件、第二散热孔;所述的灯管一端套设有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灯管另一端套设有第二灯管支架套头,第二灯管支架套头内设置有电源驱动,第二灯管支架套头下部设置有外连接插件,外连接插件上设置有导电针,外连接插件一侧设置有插件防护盖板,外连接插件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圈,外连接插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螺丝固定口;所述的第一灯管支架套头端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插头定位口,第一插头定位口一侧设置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的灯管内设置有LED线路板,LED线路板内设置有若干灯珠;所述的第二灯管支架套头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插头定位口,第二插头定位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穿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