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昌霞专利>正文

一种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264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15-20、桂枝6-8、制半夏2-4、威灵仙6-8、柠檬叶6-8、虎杖2-4、竹沥4-6、胆南星1-3、百合4-6、黄精2-4、莱菔子6-8、侧柏叶4-5、车前子6-10、款冬花2-4、桑白皮4-6、矮地茶6-8、千日红2-3、榄仁树皮6-10、蒲葵根2-4和锡叶藤4-6;本发明专利技术均为纯天然中草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各原料相互配合,共凑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清热解暑和生津止渴之效,可有效治疗咳嗽痰多、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吸收好,不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外邪侵犯于肺引起咳嗽,临床上以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为多见;咳嗽的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疗;目前市场上治疗咳嗽的药物琳琅满目,但药物类型多为抗生素,既不能有效根除咳嗽,还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咳化痰中药汤剂。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15-20、桂枝6-8、制半夏2-4、威灵仙6-8、柠檬叶6-8、虎杖2-4、竹沥4-6、胆南星1-3、百合4-6、黄精2-4、莱菔子6-8、侧柏叶4-5、车前子6-10、款冬花2-4、桑白皮4-6、矮地茶6_8、千日红2_3、榄仁树皮6_10、蒲葵根2_4和锡叶藤4_6。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18、桂枝7、制半夏3、威灵仙7、柠檬叶7、虎杖3、竹沥5、胆南星2、百合5、黄精3、莱菔子7、侧柏叶4.5、车前子8、款冬花3、桑白皮5、矮地茶7、千日红2、榄仁树皮8、蒲葵根3和锡叶藤5。用量及用法: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一般5-10天即可治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均为纯天然中草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各原料相互配合,共凑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清热解暑和生津止渴之效,可有效治疗咳嗽痰多、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而且本专利技术吸收好,不易产生抗药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炙甘草18、桂枝7、制半夏3、威灵仙7、柠檬叶7、虎杖3、竹沥5、胆南星2、百合5、黄精3、莱菔子7、侧柏叶4.5、车前子8、款冬花3、桑白皮5、矮地茶7、千日红2、榄仁树皮8、蒲葵根3和锡叶藤5。用量及用法: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一般5-10天即可治愈。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I,查某,男,19岁,感冒咳嗽数日,浓痰多,伴气喘、咽喉肿痛等不适感,服用糖浆数日不见疗效,后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次日,痰明显减少,气喘、咽喉肿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四日,痊愈。典型病例2,乔某某,女,41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数日,服用感冒等西药物治疗两日,病情毫无好转,后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三日后,症状明显减轻,后续服三日,诸症全消,痊愈。典型病例3,孙某某,男,32岁,患有病毒性感冒,整日咳嗽,痰多,痰黄稠粘,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两剂后,病情好转,继续服用五日后,痊愈。【主权项】1.一种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15-20、桂枝6-8、制半夏2-4、威灵仙6-8、柠檬叶6-8、虎杖2_4、竹沥4_6、胆南星1_3、百合4_6、黄精2_4、莱菔子6-8、侧柏叶4-5、车前子6-10、款冬花2-4、桑白皮4_6、矮地茶6_8、千日红2_3、榄仁树皮6-10、蒲葵根2-4和锡叶藤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18、桂枝7、制半夏3、威灵仙7、柠檬叶7、虎杖3、竹沥5、胆南星2、百合5、黄精3、莱菔子7、侧柏叶4.5、车前子8、款冬花3、桑白皮5、矮地茶7、千日红2、榄仁树皮8、蒲葵根3和锡叶藤5。【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15-20、桂枝6-8、制半夏2-4、威灵仙6-8、柠檬叶6-8、虎杖2-4、竹沥4-6、胆南星1-3、百合4-6、黄精2-4、莱菔子6-8、侧柏叶4-5、车前子6-10、款冬花2-4、桑白皮4-6、矮地茶6-8、千日红2-3、榄仁树皮6-10、蒲葵根2-4和锡叶藤4-6;本专利技术均为纯天然中草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各原料相互配合,共凑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清热解暑和生津止渴之效,可有效治疗咳嗽痰多、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而且本专利技术吸收好,不易产生抗药性。【IPC分类】A61K36/899, A61P11/10, A61P11/14【公开号】CN105535621【申请号】CN201610021418【专利技术人】徐昌霞 【申请人】徐昌霞【公开日】2016年5月4日【申请日】2016年1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咳化痰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15‑20、桂枝6‑8、制半夏2‑4、威灵仙6‑8、柠檬叶6‑8、虎杖2‑4、竹沥4‑6、胆南星1‑3、百合4‑6、黄精2‑4、莱菔子6‑8、侧柏叶4‑5、车前子6‑10、款冬花2‑4、桑白皮4‑6、矮地茶6‑8、千日红2‑3、榄仁树皮6‑10、蒲葵根2‑4和锡叶藤4‑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昌霞
申请(专利权)人:徐昌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