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珍丽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25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枇杷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铁苋8-10份,伏龙肝3-5份,石榴皮8-10份,槟榔3-6份,生姜5-8份,乌梅肉12-15份,生牡蛎5-10份,陈皮15-20份,赤芍2-5份,炒麦芽6-8份,焦山楂8-12份,荷叶8-12份,夏枯草5-8份,白头翁6-9份,鸦胆子5-8份,秦皮6-9份,党参2-5份,当归2-5份,仙鹤草3-6份,山绿茶6-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能够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燥湿健脾、破气消食、导滞清痢,无毒副作用,可增强患儿免疫力,减轻患儿痛苦,有效降低小儿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和流行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枇杷膏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儿科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夏秋季多发, 病变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患儿长期反复腹泻引起脱水、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影响小 儿的生长发育。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以及由带菌的苍蝇 污染日常用具、餐具、儿童玩具、饮料等传染他人。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 数增多,并含有黏液或脓血等。轻者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重者伴有惊厥、 循环衰竭,与饮食不洁有密切关系。多见于2~8岁小儿,本病起病急,发展快,传染性强,极 易暴发流行,严重威胁小儿健康。 近年来由于不规则用药,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喹诺酮类与第三代头孢霉素效果较 著,但喹诺酮类对小儿软骨发育有影响,而第三代头孢霉素又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且 溶解不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燥湿健脾、破气 消食、导滞清痢的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配方及其枇杷膏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枇杷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 原料配制而成:铁苋8-10份,伏龙肝3-5份,石榴皮8-10份,槟榔3-6份,生姜5-8份,乌梅肉 12-15份,生牡蛎5-10份,陈皮15-20份,赤芍2-5份,炒麦芽6-8份,焦山楂8-12份,荷叶8-12 份,夏枯草5_8份,白头翁6-9份,鸦胆子5-8份,秦皮6-9份,党参2-5份,当归2-5份,仙鹤草3-6份,山绿茶6-9份。 -种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枇杷膏,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 成:铁苋9份,伏龙肝4份,石植皮9份,槟榔5份,生姜6份,乌梅肉13份,生牡·6份,陈皮17份, 赤芍3份,炒麦芽7份,焦山楂9份,荷叶10份,夏枯草6份,白头翁7份,鸦胆子6份,秦皮7份,党 参3份,当归3份,仙鹤草5份,山绿茶8份。 -种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枇杷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上述配方药 剂放入砂锅内,加水高过药面15-20厘米,浸泡2-3小时;2)将药剂煮沸2小时后取出药汁,再 加水高过药面15-20厘米,煎煮1-2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液并入上述药液中,得 到最后的混合药液,置容器内放置沉淀6-8小时;3)取混合药液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砂锅 中,加入200-300克枇杷肉,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得到浓缩药液;4)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辅料, 不断搅拌至胶块完全烊化,再经60目药筛滤过,倒入砂锅继续加热搅拌成膏滋;5)膏滋乘热 快速倒入事先清洗并消毒过的玻璃瓶内,凉放备取。 优选方案如下:辅料为胶类、黄酒或糖类细料。 服用方法:三周岁以下的患儿一次4ml,一日3次;三周岁以上的患儿一次4ml,一日 4次;七周岁以上的患儿一次7ml,一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药理分析: 铁苋:味苦湿,性平。归心、肺、大肠、小肠经。能够清热,利水,杀虫,止血。用于痢 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 伏龙肝:味辛,性微温。归脾、胃经。能够温中和胃,止吐,止血,止泻。用于妊娠恶 阻,胃寒呕吐,腹泻,便血,吐血,血崩,赤白带下,尿血,鼻衄,胎盘滞留,直肠出血。 石榴皮:味酸、涩,性温。归大肠经。能够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用于久泻,久痢,便 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能够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 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能够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 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乌梅肉:味酸、湿,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能够敛肺,湿肠,生津,安蛔。用于肺 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生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能够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 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能够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 泻,咳嗽痰多。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能够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 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炒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能够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 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焦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能够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 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用于肉食积 滞,泻痢不爽。 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能够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 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蛆,便血崩漏。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能够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 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癭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 带下,阿米巴痢。 鸦胆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能够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 用于痢疾,疟疾。 秦皮:味苦、涩,性寒。归肝、胆、大肠经。能够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 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能够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 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能够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 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 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心、肝经。能够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 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山绿茶:味辛,性寒。归肝、脾、肺、肾经。能够清热,利咽解毒。主高血压病,□疮,口因 痛,痈疖肿毒。 本专利技术的中药能够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燥湿健脾、破气消食、导滞清痢,无毒副作 用,可增强患儿免疫力,减轻患儿痛苦,有效降低小儿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和流行率。现收集300名小儿细菌性痢疾患者,服用本枇杷膏,三周岁以下的患儿一次4ml,一 日3次;三周岁以上的患儿一次4ml,一日4次;七周岁以上的患儿一次7ml,一日3次。 疗效判断:治愈: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停药3天后大便连续培养3次呈阴性。有效:症状消失或减轻,大便镜检正常,大便培养痢疾杆菌转阴或未转阴。无效:症状未减轻,大便性状与次数无改善,培养呈阴性。 7天为一个疗程。使用3个疗程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后,统计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经本专利技术药剂治疗后,治愈273例,占91%,有效15例,占5%,无效12 例,占4%,总体有效率为96 %。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对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枇杷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铁苋8‑10份,伏龙肝3‑5份,石榴皮8‑10份,槟榔3‑6份,生姜5‑8份,乌梅肉12‑15份,生牡蛎5‑10份,陈皮15‑20份,赤芍2‑5份,炒麦芽6‑8份,焦山楂8‑12份,荷叶8‑12份,夏枯草5‑8份,白头翁6‑9份,鸦胆子5‑8份,秦皮6‑9份,党参2‑5份,当归2‑5份,仙鹤草3‑6份,山绿茶6‑9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珍丽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王珍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