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尾框尾部内弯角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198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钩尾框尾部内弯角加工方法,涉及机加工工艺装备技术领域,使用一种钩尾框加工夹具加工钩尾框两内弯角及对内弯角与框板内侧面交界处进行清根,该钩尾框加工夹具包括对钩尾框定位的两个定位销和一个T型定位块,及用来对钩尾框尾部和中前部固定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操作步骤如下:安装夹具,装钩尾框,钩尾框尾部内弯角加工,卸钩尾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工装夹具安装方便、定位准确、加工精度高的优点,保证了加工质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升降卧式铣床一次定位完成钩尾框尾部两处内弯角的加工,取代了数控机床加工,优化了生产工艺,节约了固定资产购置成本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加工工艺装备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锻造钩尾框是铁路车辆上的关键配件,由于13B型锻造钩尾框(如图2)和17型锻造钩尾框(如图3)的尺寸相近,形状和结构相似。其中二者的尾部结构相同,所以加工钩尾框尾部内侧面、尾部内弯角R13及框板内侧面与尾部内弯角交界处(加工R13时的遗留部分,SPR13清根)均可用同一套工装夹具来完成,以前是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存在以下问题:1.加工尾部内弯角R13时,钩尾框框板与机床工作台垂直放置,为保证内弯角Rl3尺寸,必须选用刀具直径小于26mm的可转位螺旋立铣刀,且通常选用立铣刀时,刀长一般为直径的2-3倍,即立铣刀最长理论值约75mm;实际上,钩尾框尾部宽度160mm,这样必须分2次加工,且刀具有效切削长度还必须大于85mm。这就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因内弯角分2次加工,会出现接头部位加工不到位的质量问题;二是刀具有效切削长度已超过直径的3倍,在加工过程中无法避免震刀,导致刀片磨损快、增加了生产成本。2.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编程主要采用等高、层降的刀路加工,加工时间长、效率低。一个钩尾框在数控机床上的加工工序共用时160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3/CN105537996.html" title="一种钩尾框尾部内弯角加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钩尾框尾部内弯角加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钩尾框尾部内弯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钩尾框加工夹具加工钩尾框两内弯角及对内弯角与框板内侧面交界处进行清根,该钩尾框加工夹具包括对钩尾框(3)定位的两个定位销(2)和一个T型定位块(6)、及两个压紧机构,所述T型定位块(6)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柱(4)和第二支柱(5)活动连接、中部顶杆(7)与加工好的钩尾框(3)尾部内端面接触,两个定位销(2)设置在其中一个铣刀(24)一侧、且两定位销(2)连线与第一支柱(4)和第二支柱(5)的连线相互垂直;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压紧机构(8)和第二压紧机构(9),所述第一压紧机构(8)包括设置在铣床工作台(1)上的底座(10)和立柱(11),所述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荣吴建林张玉春李春海李子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路友铁路机车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