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及产品翻转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160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及产品翻转方法,所述起吊型架包括弧形上梁、弧形底板、第一斜支撑、第二斜支撑和中间支撑,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向同一侧凸出,且弧形底板的长度比所述弧形上梁的长度长,中间支撑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的中部连接,第一斜支撑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斜支撑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与弧形底板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弧形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弧形上梁的中部设置有吊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吊型架对被吊产品的附加弯矩分散而不影响被吊产品强度,解决了大载荷和低自重之间的矛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钩翻转起吊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以及产品的翻转方法。
技术介绍
当对产品(圆柱形或圆台形等类似形状的物品)采用双钩翻转起吊时有以下要求:需具有用于翻转起吊用的前、后吊点;翻转过程中应避免吊装设备与产品之间发生干涉;翻转完成后,吊装设备应方便装拆。在现有的翻转用起吊型架,要满足翻转功能且承载可靠,其结构体积非常庞大,占地空间大,连接接口数量多,安装时需要操作的人员数量多,吊装操作用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与被吊产品连接后能够实现产品翻转起吊功能,对被吊产品的附加弯矩分散而不影响被吊产品强度,解决了大载荷和低自重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包括弧形上梁、弧形底板、第一斜支撑、第二斜支撑和中间支撑,所述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向同一侧凸出,且所述弧形底板的长度比所述弧形上梁的长度长,所述中间支撑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斜支撑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与所述弧形底板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弧形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弧形上梁的中部设置有吊轴。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支撑、第二斜支撑和中间支撑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支撑、第二斜支撑的上下两端和中间支撑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弧形上梁和弧形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的上端的连接板与所述弧形上梁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呈U字形,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挡片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第一斜支撑上端的连接板与所述弧形上梁的左端上,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挡片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第二斜支撑上端的连接板与所述弧形上梁的右端上,使所述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的上端的连接板与所述弧形上梁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片内,所述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的下端的连接板与所述弧形底板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第二挡片,所述中间支撑的下端与所述弧形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均呈L形,所述弧形底板两端的第二挡片一端固定连接在产品上,所述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下端的连接板或者弧形底板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二挡片内,所述第三挡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底板上,所述中间支撑下端的连接板插入所述第三挡片内。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支撑和所述弧形底板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斜支撑和所述弧形底板之间的夹角。优选地,所述弧形底板的宽度比所述弧形上梁的宽度宽,所述第一斜支撑和第二斜支撑均从下端到上端逐渐变宽。优选地,所述弧形上梁的前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吊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通孔内,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弧形上梁的凸出侧。优选地,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上梁轴套,所述吊轴的一端插入所述上梁轴套后通过螺母固定。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的形状为H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由弧形上梁、弧形底板、第一斜支撑、第二斜支撑和中间支撑组成近似梯形的桁架式结构,载荷通过吊轴进行传递时,该桁架式结构可有效降低结构应力,减小了吊具的尺寸和重量,从而保证各部分重量小于50kg,实现轻质易装拆的功能,与被吊产品连接后能够实现产品翻转起吊功能,通过弧形底板和弧形上梁等结构对被吊产品的附加弯矩分散而不影响被吊产品强度,解决了大载荷和低自重之间的矛盾。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翻转方法,能够实现产品快速方便安全的翻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翻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两个上述的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与待翻转的产品连接,使两个所述起吊型架关于所述产品的轴线对称设置;其次,将吊装工具分别与两个所述起吊型架的吊轴连接,通过吊装工具完成所述产品的翻转。进一步的,当完成所述产品的翻转后,按照顺序依次拆卸所述弧形上梁第一斜支撑、第二斜支撑、中间支撑、和弧形底板。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的安装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附图标记:1-弧形上梁;2-弧形底板;3-中间支撑;4-第一斜支撑;5-第二斜支撑;6-吊轴;7-连接板;8-安装孔;9-第三挡片;10-第一挡片;11-第二挡片;1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转起吊型架使用时的方向,与图1中的视图方向一致。“内、外”是针对被吊装的产品的内外而言。上述方位词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作出的定义,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适当地参见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包括弧形上梁1、弧形底板2、第一斜支撑4、第二斜支撑5和中间支撑3,所述弧形上梁I和弧形底板2向同一侧凸出(即向产品的外侧凸出),且所述弧形底板2的长度比所述弧形上梁I的长度长,所述中间支撑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上梁I和弧形底板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上梁I和弧形底板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斜支撑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上梁I和弧形底板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4和第二斜支撑5与所述弧形底板2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弧形底板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8,所述弧形上梁I的中部设置有吊轴6 (用作产品起吊时的吊点)。本专利技术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主要由弧形上梁1、弧形底板2、第一斜支撑4、第二斜支撑5和中间支撑3组成,呈近似梯形的桁架式结构。当吊装使用时,相对于现有的吊装结构,该桁架式结构可有效降低结构应力,减小吊具的尺寸和重量,实现轻质易装拆的功能,与被吊产品连接后能够实现产品翻转起吊功能。通过该桁架式结构能够对被吊产品的附加弯矩分散而不影响被吊产品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起吊型架的大载荷和低自重之间的矛盾。其中所述弧形底板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8,这些安装孔8沿弧形底板2均布,以更加可靠的与被吊装产品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支撑4、第二斜支撑5和中间支撑3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弧形上梁I和弧形底板2可拆卸地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可方便第一斜支撑4、第二斜支撑5和中间支撑3的组装和运输。即起吊型架可以为分块组装式结构,从而在起吊型架不用时,可将其拆卸为单独的每一部分进行装箱,占用较小的存放空间,以方便运输。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支撑4、第二斜支撑5的上下两端和中间支撑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弧形上梁I和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4/CN105540422.html" title="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及产品翻转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及产品翻转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伸吊轴式轻质翻转用起吊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上梁(1)、弧形底板(2)、第一斜支撑(4)、第二斜支撑(5)和中间支撑(3),所述弧形上梁(1)和弧形底板(2)向同一侧凸出,且所述弧形底板(2)的长度比所述弧形上梁(1)的长度长,所述中间支撑(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上梁(1)和弧形底板(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上梁(1)和弧形底板(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斜支撑(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上梁(1)和弧形底板(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4)和第二斜支撑(5)与所述弧形底板(2)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弧形底板(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8),所述弧形上梁(1)的中部设置有吊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世东于军谢业波王南马广亮郭巍张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