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毅专利>正文

一种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47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所述引流细管包括体内段和体外段,两部分连通;体内段空心管体的管壁外侧设有至少2个包覆管壁的固定气囊和若干侧孔,固定气囊分别与各自的注气通道连接,侧孔与空心管体的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填补了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用于气胸引流、液胸引流的微创细管的空白;依靠固定气囊固定,引流细管不易被拉出,固定更可靠;空心管体设置锥形端,更利于引流细管插入胸腔;可用于气胸引流,也可用于液胸引流,且不需在胸口表皮切口,也不需要缝合固定,因此,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小,撤管后伤口的愈合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
技术介绍
胸膜腔由胸腔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的密闭潜在性腔隙,当病人的胸腔内存在积气和/或积液时,可能会导致肺塌陷,呼吸功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现在医学上对这类病人一般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排出胸腔内的积气和/或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另一端接入比胸腔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浓胸的引流,对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自发性气胸,传统的治疗方法上取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液前线第4-5肋间,在局部麻醉下沿肋骨上缘平行作1.5_2cm的皮肤切口,用套管针穿刺进入胸腔膜,拔去针芯,通过套管将灭菌胶管插入胸腔。现有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主要有肋间粗管(20-25Fr)和肋间细管(6-lOFr)。相对于肋间细管,肋间粗管操作简单,又可以引流大部分不是特别粘稠的液体,因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使用肋间粗管时,需要切开皮肤,沿肋骨上缘伸入血管钳,分开肋间肌肉各层直至胸腔;见有液体或气体涌出时立即置入引流管。以丝线缝合胸壁皮肤切口,并结扎固定引流管,敷盖无菌纱布。引流管末端连接至水封瓶,水封瓶置于病床下不易被碰倒的地方。肋间促管需要切开皮肤,因此造成的损伤较大,且可能伤及肋间动脉,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活动不便。肋间细管常用于引流气胸、胸腔非血性积液或引流后向胸腔注入药物等,采用肋间细管与传统胸腔穿刺相比,有诸多优点,如可以避免多次胸腔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患者痛苦小且活动方便等,但是目前临床常用中心静脉穿刺管改装,并没有专门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微创细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临床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气胸引流或液胸引流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本技术提供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所述引流细管包括体内段和体外段,所述体内段的空心管体和所述体外段的体外管均为中空管道,所述空心管体与所述体外管连通;所述空心管体的管壁外侧设有至少2个包覆管壁的固定气囊,所述固定气囊分别与各自的注气通道连接;所述空心管体外周面还包含侧孔,所述侧孔与所述空心管体的空腔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注气通道紧密贴附于所述空心管体的外周面,在空心管体位于固定气囊与体外管之间的管壁延伸,并从体外管的管壁引出,连接单向阀,向所述固定气囊充气。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空心管体不与体外管连接的一端为半球形、锥形中的一种,优选为锥形。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锥形顶端设有顶孔。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侧孔的个数为1-10个,优选为3-8个,更优选为4-6个;所述侧孔位于所述空心管体的锥形端部,所述侧孔用于引流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并防止堵塞。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侧孔关于所述体内段中心线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空心管体外形为C型、直线型或波浪型中的一种,优选为C型。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空心管体的长度为10_30cm,优选为15-25cm,更优选为 18-22cm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气囊为长方体、正方体、球体、椭球体、圆柱体、圆锥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椭球体、圆柱体、圆锥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更优选为椭球体。其中一所述固定气囊位于所述空心管体的中部,另一所述固定气囊距离所述空心管体锥形端的长度为所述空心管体总长度的2/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一所述固定气囊距离所述空心管体锥形端8-10cm,另一固定气囊距离所述空心管体锥形端13-15cm。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气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优选为单独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空心管体的外周上还包含指示刻度,所述指示刻度用于指示体内段插入体内的深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空心管体与体外管连接处的0-3cm范围内的管壁厚度为0.8-1.5mm,优选为1.0-1.3mm;所述空心管体其余部分的管壁厚度为0.6-1.2mm,优选为0.8-1.0mm。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空心管体的管内径为:0.8-2.3mm,优选为I.1-2.0mm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空心管体的材质为聚氨酯、所述体外管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所述固定气囊的材质为橡胶。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引流细管的管外壁上还包含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可以为任意形式的常用结构,如可移动固定装置、蝶形管夹等,并优选为可移动固定装置。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I)填补了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用于气胸、液胸引流的微创细管的空白;2)依靠固定气囊固定,引流细管不易被拉出,固定更可靠;3)空心管体设置锥形端,更利于弓I流细管插入胸腔;4)可用于气胸引流,也可用于液胸引流,且不需在胸口表皮切口,也不需要缝合固定,因此,给患者造成的痛古小,撤官后伤口的愈合快。【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锥形端的局部剖视图;1、空心管体2、侧孔3、固定气囊A 4、固定气囊B 5、注气通道A 6、单向阀A 7、注气通道B 8、单向阀B 9、指示刻度10、锥形端11、体外管12、可移动的固定装置13、空腔。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细管包括体内段和体外段,所述体内段的空心管体和所述体外段的体外管均为中空管道,所述空心管体与所述体外管连通;所述空心管体的管壁外侧设有至少2个包覆管壁的固定气囊,所述固定气囊分别与各自的注气通道连接;所述空心管体外周面还包含侧孔,所述侧孔与所述空心管体的空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杨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