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感应式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95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感应式开瓶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容易开启酒类瓶塞,且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在外壳的前端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木塞导入口,外壳的前侧内设有与外壳同轴设置的螺旋针,外壳的后侧内设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与螺旋针连接;外壳的前侧内设有瓶塞架,瓶塞架内设有木塞感应前架,木塞感应前架的后端设有前架推杆;在瓶塞架上设有第一叶片开关,前架推杆的后端触碰第一叶片开关,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源以及控制板;所述螺旋针外套有木塞感应后架,所述木塞感应后架活动地设置在外壳内,木塞感应后架后侧设有第二叶片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不费力气即可将螺旋针拧入木塞,使瓶塞轻而易举的被拔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瓶器,特别是一种无按钮的全自动感应式开瓶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酒类瓶塞拔出的产品,也就是开瓶器,通常为手动,通过人力手动转动手把使螺旋针拧入木塞内,再将其拔出;这样不仅费力,也容易因为用力不均而将木塞折断在瓶口内无法拔出;而采用电动结构的开瓶器存在,当螺旋针已经完全拧入木塞内后,由于没有相应的停止机构,导致螺旋针会继续转动,从而将木塞的中心掏空而无法拔出,而且还会将木塞拧出的木肩掉落酒内,从而影响饮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感应式开瓶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容易开启酒类瓶塞,且结构简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感应式开瓶器,包括由上壳与下壳相互组合而成的外壳,夕卜壳内具有腔体,在外壳的前端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木塞导入口,外壳的前侧内设有与外壳同轴设置的螺旋针,所述外壳的后侧内设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与螺旋针连接;所述外壳的前侧内设有瓶塞架,瓶塞架内设有可沿瓶塞架轴向触动的环形的木塞感应前架,木塞感应前架的后端设有前架推杆,前架推杆的后端从瓶塞架的周壁穿出;在瓶塞架上设有第一叶片开关,前架推杆的后端触碰第一叶片开关,第一叶片开关的闭合及断开用于控制驱动马达正、反转,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源以及控制板,控制板分别与马达、电源以及第一叶片开关连接;所述螺旋针外套有木塞感应后架,所述木塞感应后架活动地设置在外壳内,木塞感应后架后侧设有与控制板连接的第二叶片开关。本技术所述的马达与螺旋针之间设有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减速齿轮组,每组减速齿轮组由至少一个减速齿构成,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马达主动齿轮,马达主动齿轮与减速齿啮合,在螺旋针的后端设有螺旋针座,在螺旋针座的后端上设有与减速齿轮的中心孔相对应的针座齿轮柱,减速齿轮安装在针座齿轮柱位上。本技术所述的减速齿组设有三组,分别为一级减速齿组、二级减速齿组、三级减速齿组,相邻的两组减速齿组之间设有驱动齿架,在驱动齿架的后端面上设有与减速齿位置相对应的驱动齿架齿轮柱,在驱动齿轮架的前端面中部设有驱动齿,所述驱动齿架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驱动齿架、第二驱动齿架,一级减速齿分别安装在第一驱动齿架的第一驱动齿架齿轮柱上,二级减速齿分别安装在第二驱动齿齿架的第二驱动齿架齿轮柱上,三级减速齿分别安装在针座齿轮柱位上;所述一级减速齿分别与马达主动齿轮啮合,二级减速齿分别与第一驱动齿架的第一驱动齿啮合,三级减速齿分别与第二驱动齿架的第二驱动齿啮合。本技术所述的减速机构外设有齿轮箱,齿轮箱的内壁上设有齿牙,一级减速齿、二级减速齿以及三级减速齿分别与齿轮箱的齿牙啮合,在齿轮箱的中心处设有孔,螺旋针座设于齿轮箱内,螺旋针从齿轮箱的中心孔中穿出,在齿轮箱的后端设有齿轮箱盖,齿轮箱盖的中部设有供马达的转动轴套圆直径配合的输出轴孔,马达通过螺丝固定在齿轮箱盖上,所述齿轮箱与齿轮箱盖相互扣接。本技术所述的齿轮箱与木塞感应后架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本技术所述的瓶塞架的内部设有木塞滑动腔,所述木塞腔的周壁上设有与前架推杆位置相对的瓶塞架插槽,在在瓶塞架的周壁上与瓶塞架插槽位置相对应处设有推杆槽孔,推杆槽孔与瓶塞架插槽连通,所述前架推杆插入瓶塞架插槽中并且从推杆槽孔伸出,在瓶塞架内设有供螺旋针穿过的木塞滑动腔,在瓶塞架的后端设有瓶塞架级位台阶。本技术所述的瓶塞架与木塞感应后架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本技术所述的外壳上设有与控制板连接的工作指示灯片的槽位配合的灯位孔。本技术所述的外壳的后端面上分别设有与控制板连接的手动退塞按钮以及USB接口。本技术所述的外壳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木纹装饰板,所述木纹装饰板的后端延伸至外壳的后端面外形成一个插槽,所述插槽中插接有顶盖,在顶盖内设有至少一个司筒柱,在司筒柱上安装有圆形的刀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马达驱动螺旋针转动,从而达到不费力气即可将螺旋针拧入木塞,通过设置在外壳内的叶片开关,从而控制马达的启停,防止因拧入过量后使木塞产生木肩,掉落酒内,通过控制马达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将木塞从酒瓶口中拔出,使瓶塞轻而易举的被拔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组装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组装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手动退塞按钮与USB接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顶盖切开酒瓶密封纸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马达与减速机构之间的结构分解图。图10是本技术瓶塞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12是工作指示灯槽位的位置示意图。图13是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全自动感应式开瓶器包括外壳36,外壳36为花瓶形的柱状结构,其内部设有腔体,外壳36它是由两个对称设置并且形状以及结构均相似的上壳35和下壳30相互通过螺丝固定构成,在外壳36的外表面上设有三片木纹装饰板33,三片木纹装饰板33通过扣位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外壳36的外表面上,木纹装饰板33的下端边缘是与外壳36的前端边缘对齐,而木纹装饰板33的上端边缘延伸至外壳36的后端面外,从而形成一个圆口的插槽51 (如图5所示),在插槽51中插入有一个可拆卸的顶盖34。如图2和图11所示,在外壳36的前端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木塞导入口37,所述外壳36的前侧内依次设有木塞感应前架4、瓶塞架22、第二弹簧29,木塞感应前架4为圆环形结构,其装在瓶塞架22上后可沿瓶塞架22轴向移动,在木塞感应前架4的后端设有形状相同的前架推杆5;前架推杆5设有三个(其中两个长度短于第三个的长度),它们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木塞感应前架4的后端面上,瓶塞架22也可沿外壳36的轴向移动,所述瓶塞架22的内部设有木塞腔23,在瓶塞架22的前端设有供前架推杆5插入的瓶塞架插槽24,前架推杆5设在瓶塞架插槽24内,在瓶塞架22上设有与瓶塞架插槽24连通的推杆槽孔27,在前架推杆5的后端上均设有卡扣58,当前架推杆5穿过瓶塞架插槽24后卡扣58扣在推杆槽孔27上;在木塞导入口 37上设有通过螺丝固定的环形固定底盖39,防止木塞感应前架4以及瓶塞架22从外壳36内脱出及可固定上壳35、下壳30;在瓶塞架22内设有供螺旋针2穿过的木塞滑动腔23(图10所示),在瓶塞架22的后端设有瓶塞架级位台阶26,第二弹簧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感应式开瓶器,包括由上壳(35)与下壳(30)相互组合而成的外壳(36),外壳(36)内具有腔体,在外壳(36)的前端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木塞导入口(37),外壳(36)的前侧内设有与外壳(36)同轴设置的螺旋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6)的后侧内设有马达(1),马达(1)的输出轴与螺旋针(2)连接;所述外壳(36)的前侧内设有瓶塞架(22),瓶塞架(22)内设有可沿瓶塞架(22)轴向触动的环形的木塞感应前架(4),木塞感应前架(4)的后端设有前架推杆(5),前架推杆(5)的后端从瓶塞架(22)的周壁穿出;在瓶塞架(22)上设有第一叶片开关(6),前架推杆(5)的后端触碰第一叶片开关(6),第一叶片开关(6)的闭合及断开用于控制驱动马达(1)正、反转,所述外壳(36)内设有电源(7)以及控制板(8),控制板(8)分别与马达(1)、电源(7)以及第一叶片开关(6)连接;所述螺旋针(2)外套有木塞感应后架(9),所述木塞感应后架(9)活动地设置在外壳(36)内,木塞感应后架(9)后侧设有与控制板(8)连接的第二叶片开关(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泽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德镁精密机电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