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止开关柜门卡死的改进机构,柜体中设置有支架,在支架顶端设置有安装块,凹槽中设置有导向轴,导向轴套合有挡卡,导向轴套合有弹簧,限位块上设置有拉动杆一,在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锁杆,锁杆上连接有拐臂,拐臂上设置有腰形孔一和腰形孔二,腰形孔一中设置有销轴一,在拐臂上设置有销轴三,腰形孔二中设置有销轴二,连杆设置有推杆,推杆和锁杆之间设置有弹簧二,柜体中设置有支撑板,销轴四连接有拉动杆二,拉动杆二连接有推板,在支撑板和前门之间设置有弹簧三。该机构通过将前后门关联起来,使得其锁定时能够实现一致性,在开闭时实现弹簧附加动作,更加方便操作和省力,避免其卡死,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开关柜门卡死的改进机构。
技术介绍
开关柜是一种电气设备,开关柜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如仪表,自控,电动机磁力开关,各种交流接触器等,有的还设高压室与低压室开关柜,设有高压母线,如发电厂等,有的还设有为保主要设备的低周减载。开关柜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开关柜内的部件主要有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互感器以及各种保护装置等组成。开关柜的分类方法很多,如通过断路器安装方式可以分为移开式开关柜和固定式开关柜;或按照柜体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敞开式开关柜、金属封闭开关柜、和金属封闭铠装式开关柜;根据电压等级不同又可分为高压开关柜,中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等。主要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石油化工、冶金乳钢、轻工纺织、厂矿企业和住宅小区、高层建筑等各种不同场合。现有的开关柜都是设计为单侧开门,或者对称两侧设置开门时并没有任何关联,操作人员需要重复在两侧进行开闭门,不方便对内部进行操作,而且容易出现卡死的现象,有时甚至忘记对另一侧的关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开关柜都是设计为单侧开门,或者对称两侧设置开门时并没有任何关联,不方便对内部进行操作,容易出现卡死,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防止开关柜门卡死的改进机构,该机构通过将前后门关联起来,使得其锁定时能够实现一致性,在开闭时实现弹簧附加动作,更加方便操作和省力,避免其卡死,提高了安全性,解决了现有开关柜都是设计为单侧开门,或者对称两侧设置开门时并没有任何关联,不方便对内部进行操作,容易出现卡死,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能够防止开关柜门卡死的改进机构,包括柜体以及安装在柜体上的前门和后门,所述柜体中设置有支架,支架靠近后门且与柜体内壁固定,在支架顶端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与支架顶端固定,在安装块靠近后门的侧壁内凹形成凹槽,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能够在凹槽中水平移动,凹槽中设置有导向轴,导向轴一端设置在限位块中,另一端穿过凹槽设置在支架外部,且导向轴设置在支架外部的一端套合有挡卡,挡卡与支架的外壁接触,导向轴的外壁上套合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和凹槽内壁接触,限位块上设置有拉动杆一,拉动杆一的一端与限位块连接,另一端穿过柜体与后门连接,在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锁杆,锁杆的外壁上套合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设置在支架中,锁杆能够在柜体中进行水平移动,锁杆与限位块固定后其一端穿过支架且设置在支架下方,锁杆上连接有拐臂,拐臂上设置有腰形孔一和腰形孔二,腰形孔一中设置有销轴一,销轴一穿过腰形孔一后与锁杆固定,销轴一能够在腰形孔一中移动,在拐臂上设置有销轴三,销轴三穿过拐臂与支架固定,且拐臂能够绕着销轴三转动,销轴三设置在腰形孔一和腰形孔二之间,腰形孔二中设置有销轴二,销轴二能够在腰形孔二中移动,销轴二穿过腰形孔二后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销轴二的一端设置有推杆,推杆和锁杆之间设置有弹簧二,弹簧二同时与推杆和锁杆连接,推杆和连杆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且推杆和连杆同时与调节螺母连接,在柜体中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柜体的底面固定,推杆穿过支撑板后连接有销轴四,销轴四连接有拉动杆二,拉动杆二能够绕着销轴四转动,且拉动杆二连接有推板,推板与前门连接,在支撑板和前门之间设置有弹簧三,弹簧三同时与支撑板和前门连接。所述锁杆的轴线与导向轴的轴线垂直。所述销轴一与锁杆的固定处位于支架的下方。所述推杆的轴线和连杆的轴线重合。所述推杆的轴线和锁杆的轴线垂直。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通过将前后门关联起来,使得其锁定时能够实现一致性,在开闭时实现弹簧附加动作,更加方便操作和省力,避免其卡死,提高了安全性,解决了现有开关柜都是设计为单侧开门,或者对称两侧设置开门时并没有任何关联,不方便对内部进行操作,容易出现卡死,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I一后门;2—拉动杆一;3—限位块;4一弹簧;5—挡卡;6—导向轴;7—减震弹簧;8—支架;9一锁杆;10—销轴三;11一销轴二 ; 12—调节螺母;13—推杆;14一销轴四;15—拉动杆二; 16—推板;17—前门;18—支撑板;19一柜体;20—弹黃二; 21 —拐臂;22—腰形孔一;23—腰形孔二; 24—销轴一;25—连杆;26—安装块;27—弹簧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能够防止开关柜门卡死的改进机构,包括柜体19以及安装在柜体19上的前门17和后门I,所述柜体19中设置有支架8,支架8靠近后门I且与柜体19内壁固定,在支架8顶端设置有安装块26,安装块26与支架8顶端固定,在安装块26靠近后门I的侧壁内凹形成凹槽,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块3,限位块3能够在凹槽中水平移动,凹槽中设置有导向轴6,导向轴6—端设置在限位块3中,另一端穿过凹槽设置在支架8外部,且导向轴6设置在支架8外部的一端套合有挡卡5,挡卡5与支架8的外壁接触,导向轴6的外壁上套合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3和凹槽内壁接触,限位块3上设置有拉动杆一 2,拉动杆一 2的一端与限位块3连接,另一端穿过柜体19与后门I连接,在限位块3的下方设置有锁杆9,锁杆9的外壁上套合有减震弹簧7,减震弹簧7设置在支架8中,锁杆9能够在柜体19中进行水平移动,锁杆9与限位块3固定后其一端穿过支架8且设置在支架8下方,锁杆9上连接有拐臂21,拐臂21上设置有腰形孔一 22和腰形孔二 23,腰形孔一 22中设置有销轴一 24,销轴一 24穿过腰形孔一22后与锁杆9固定,销轴一 24能够在腰形孔一 22中移动,在拐臂21上设置有销轴三10,销轴三10穿过拐臂21与支架8固定,且拐臂21能够绕着销轴三10转动,销轴三10设置在腰形孔一22和腰形孔二23之间,腰形孔二23中设置有销轴二 11,销轴二 11能够在腰形孔二23中移动,销轴二 11穿过腰形孔二 23后连接有连杆25,连杆25远离销轴二 11的一端设置有推杆13,推杆13和锁杆9之间设置有弹簧二 20,弹簧二 20同时与推杆13和锁杆9连接,推杆13和连杆25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12,且推杆13和连杆25同时与调节螺母12连接,在柜体19中设置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与柜体19的底面固定,推杆13穿过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能够防止开关柜门卡死的改进机构,包括柜体(19)以及安装在柜体(19)上的前门(17)和后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9)中设置有支架(8),支架(8)靠近后门(1)且与柜体(19)内壁固定,在支架(8)顶端设置有安装块(26),安装块(26)与支架(8)顶端固定,在安装块(26)靠近后门(1)的侧壁内凹形成凹槽,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块(3),限位块(3)能够在凹槽中水平移动,凹槽中设置有导向轴(6),导向轴(6)一端设置在限位块(3)中,另一端穿过凹槽设置在支架(8)外部,且导向轴(6)设置在支架(8)外部的一端套合有挡卡(5),挡卡(5)与支架(8)的外壁接触,导向轴(6)的外壁上套合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3)和凹槽内壁接触,限位块(3)上设置有拉动杆一(2),拉动杆一(2)的一端与限位块(3)连接,另一端穿过柜体(19)与后门(1)连接,在限位块(3)的下方设置有锁杆(9),锁杆(9)的外壁上套合有减震弹簧(7),减震弹簧(7)设置在支架(8)中,锁杆(9)能够在柜体(19)中进行水平移动,锁杆(9)与限位块(3)固定后其一端穿过支架(8)且设置在支架(8)下方,锁杆(9)上连接有拐臂(21),拐臂(21)上设置有腰形孔一(22)和腰形孔二(23),腰形孔一(22)中设置有销轴一(24),销轴一(24)穿过腰形孔一(22)后与锁杆(9)固定,销轴一(24)能够在腰形孔一(22)中移动,在拐臂(21)上设置有销轴三(10),销轴三(10)穿过拐臂(21)与支架(8)固定,且拐臂(21)能够绕着销轴三(10)转动,销轴三(10)设置在腰形孔一(22)和腰形孔二(23)之间,腰形孔二(23)中设置有销轴二(11),销轴二(11)能够在腰形孔二(23)中移动,销轴二(11)穿过腰形孔二(23)后连接有连杆(25),连杆(25)远离销轴二(11)的一端设置有推杆(13),推杆(13)和锁杆(9)之间设置有弹簧二(20),弹簧二(20)同时与推杆(13)和锁杆(9)连接,推杆(13)和连杆(25)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12),且推杆(13)和连杆(25)同时与调节螺母(12)连接,在柜体(19)中设置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与柜体(19)的底面固定,推杆(13)穿过支撑板(18)后连接有销轴四(14),销轴四(14)连接有拉动杆二(15),拉动杆二(15)能够绕着销轴四(14)转动,且拉动杆二(15)连接有推板(16),推板(16)与前门(17)连接,在支撑板(18)和前门(17)之间设置有弹簧三(27),弹簧三(27)同时与支撑板(18)和前门(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朋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