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能质量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该新型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包括:警示灯,监测装置,显示屏,复位按钮,开关,固定孔,安装板,固定块,铰链,连杆A,导轨,处理模块,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固定铰链,连杆B,滑块,连杆C,电机轴,电机,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所述监测装置顶部设置有所述警示灯,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监测装置的侧面,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监测装置的正面,所述开关和所述复位按钮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针对性强,采用电气模块实时监测电能质量,并采用连杆机构实现装置的固定,提高了装置的工作高效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能质量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电能质量即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质量。理想的电能应该是完美对称的正弦波。一些因素会使波形偏离对称正弦,由此便产生了电能质量问题。一方面我们研究存在哪些影响因素会导致电能质量问题,一方面我们研究这些因素会导致哪些方面的问题,最后,我们要研究如何消除这些因素,从而最大程度上使电能接近正弦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针对性强,采用电气模块实时监测电能质量,并采用连杆机构实现装置的固定,提高了装置的工作高效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新型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包括:警示灯,监测装置,显示屏,复位按钮,开关,固定孔,安装板,固定块,铰链,连杆A,导轨,处理模块,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固定铰链,连杆B,滑块,连杆C,电机轴,电机,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所述监测装置顶部设置有所述警示灯,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监测装置的侧面,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监测装置的正面,所述开关和所述复位按钮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监测装置内部设置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有固定装置,所述处理模块、所述电能质量监测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电机连接有所述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连杆C连接,所述连杆A前端固定有所述固定块,所述连杆B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连杆A连接,所述连杆B的下端连接有所述固定铰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新型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包括:警示灯,监测装置,显示屏,复位按钮,开关,固定孔,安装板,固定块,铰链,连杆A,导轨,处理模块,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固定铰链,连杆B,滑块,连杆C,电机轴,电机,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所述监测装置顶部设置有所述警示灯,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监测装置的侧面,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监测装置的正面,所述开关和所述复位按钮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监测装置内部设置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有固定装置,所述处理模块、所述电能质量监测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连接,当所述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发现不良现象时,所述处理模块向所述报警模块传输信号,并控制所述警示灯工作,提醒用户注意,所述电机连接有所述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连杆C连接,所述连杆A前端固定有所述固定块,所述连杆B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连杆A连接,所述连杆B的下端连接有所述固定铰链,所述连杆A设置在所述导轨内部,保证所述连杆A始终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固定块前移的最大距离大于其初始位置时与所述监测装置壳体的距离,保证所述固定块能够在所述连杆A的带动下移动,实现对所述监测装置的固定,所述连杆C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连杆B上,所述连杆C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连杆B上移动,实现所述连杆B的左右摆动,且所述连杆B的摆动角度是固定的可调节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A设置在所述导轨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杆A设置在所述导轨内部,保证所述连杆A始终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前移的最大距离大于其初始位置时与所述监测装置壳体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前移的最大距离大于其初始位置时与所述监测装置壳体的距离,保证所述固定块能够在所述连杆A的带动下移动,实现对所述监测装置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C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连杆B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杆C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连杆B上,所述连杆C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连杆B上移动,实现所述连杆B的左右摆动,且所述连杆B的摆动角度是固定的可调节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连接,当所述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发现不良现象时,所述处理模块向所述报警模块传输信号,并控制所述警示灯工作,提醒用户注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新型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连杆A设置在导轨内部,保证连杆A始终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2)本技术固定块前移的最大距离大于其初始位置时与监测装置壳体的距离,保证固定块能够在连杆A的带动下移动,实现对监测装置的固定。(3)本技术连杆C通过铰链与滑块连接,滑块设置在连杆B上,连杆C带动滑块在连杆B上移动,实现连杆B的左右摆动,且连杆B的摆动角度是固定的可调节的。(4)本技术处理模块分别与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和报警模块连接,当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发现不良现象时,处理模块向报警模块传输信号,并控制警示灯工作,提醒用户注意。(5)本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I一警示灯,2—监测装置,3—显示屏,4一复位按钮,5—开关,6—固定孔,7—安装板,8—固定块,9一铰链,10—连杆A,11一导轨,12—处理模块,13—电能质量监测模块,14—固定铰链,15—连杆B,16—滑块,17—连杆C,18—电机轴,19一电机,20一电源模块,21—通讯模块,22一存储模块,23一报警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新型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包括:警示灯I,监测装置2,显示屏3,复位按钮4,开关5,固定孔6,安装板7,固定块8,铰链9,连杆AlO,导轨11,处理模块12,电能质量监测模块13,固定铰链14,连杆BI 5,滑块16,连杆C17,电机轴18,电机19,电源模块20,通讯模块21,存储模块22,报警模块23,监测装置2顶部设置有警示灯I,固定孔6设置在监测装置2的侧面,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包括:警示灯(1),监测装置(2),显示屏(3),复位按钮(4),开关(5),固定孔(6),安装板(7),固定块(8),铰链(9),连杆A(10),导轨(11),处理模块(12),电能质量监测模块(13),固定铰链(14),连杆B(15),滑块(16),连杆C(17),电机轴(18),电机(19),电源模块(20),通讯模块(21),存储模块(22),报警模块(23),所述监测装置(2)顶部设置有所述警示灯(1),所述固定孔(6)设置在所述监测装置(2)的侧面,所述显示屏(3)设置在所述监测装置(2)的正面,所述开关(5)和所述复位按钮(4)设置在所述显示屏(3)的下方,所述监测装置(2)内部设置有所述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固定有固定装置,所述处理模块(12)、所述电能质量监测模块(13)、所述电源模块(20)、所述通讯模块(21)、所述存储模块(22)和所述报警模块(23)设置在所述安装板(7)上,所述电机(19)连接有所述电机轴(18),所述电机轴(18)与所述连杆C(17)连接,所述连杆A(10)前端固定有所述固定块(8),所述连杆B(15)通过所述铰链(9)与所述连杆A(10)连接,所述连杆B(15)的下端连接有所述固定铰链(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创晨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