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庆斌专利>正文

移动式收发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073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动式收发油装置,该装置是由底座、框架、操作平台、行走装置、油泵管路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在底座上端联结有框架,框架上端设置有操作平台,在底座上及框架内,装设油泵管路及动力系统;底座下部设置行走装置;底座下端设置有支撑柱;在操作平台的周围设置有操作平台护栏和护栏门。该装置结构紧凑,操作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移动式收发油装置,属于油类收发装卸设备。目前,现有使用的收、发油装置是采取固定的收发输油栈桥和固定泵房,设备投资大,保养维修复杂。而小型摩托泵和手摇泵,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保证不了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移动式收发油装置,替代了现有使用的收、发输油栈桥和固定泵房,集二者功能为一体,具有体积小,造价低,操作简单,移动方便,防爆性能好,安全可靠,作业效率高等特点。用于铁路及各种油罐车及油缶仓库、加油站的收、发装卸作业。本技术是一种移动式收发油装置,是由底座1、框架5、操作平台6、行走装置31、油泵管路系统和电气系统等组成,底座1上端联结有框架5,框架5上端设置有操作平台6,在底座1上及框架5内,装设油泵管路及动力系统;底座1下部设置行走装置,行走时,将机动车挂在牵引架9上的牵引环23上,带动行走胶轮8滚动,就可将整个装置移至作业位置;底座下端设置有4个支撑柱23,作业时将支撑柱23放下,用插销控制其高度,使其和地面接触,以此稳定平衡整个装置;在操作平台6的周围设置有操作平台护栏7和操作平台护栏门11;其中,电气系统由电源电缆、防爆开关28、防爆磁力启动器29与防爆电机4相连接形成电气系统;其中,油泵管路系统其滑片泵2通过对轮与防爆电机4连接,在滑片泵2的进出口配置有管道12,管道12上安装有耐油胶管12’、计量表13和过滤器27,通过阀门14控制收发油时的计量,收油时将阀门14-1和14-2关闭、将阀门14和14-3打开,发油时将阀门14-1和14-2打开、将阀门14和14-3关闭,而滑片泵2的出口、入口不普通,即实现收、发油两种功能;管道12的上端连接有万能式升降管3并与转向节15连接,在操作平台6上操作的人员可随时调整其角度;其中,行走装置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由导向部分和从动部分组成,其导向部分由导向轮半轴18、固定立轴16、24与立轴轴孔25用螺母连接在一起,并将固定立轴16、24的一端与底座1的下端固结在一起,通过固定连接板19、21与活动连接拉板20用连接销17连接形在导向部分。本技术优点是移动轻便灵活,不受地形限制,功能齐全,作业效率高,机动性能好,省时省力,安全防爆性能可靠。此装置是完成中、小型油库、站,铁路油罐车装卸任务的好设备,同时可减少铁路机车为油缶车对位次数,有效避免人力推车皮对位造成滑跑车等不安全因素。整套装置投资造价低,是固定收、发输油栈桥和固定泵房造价的12.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技术具有如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A、B本技术主视图和侧视图。图3本技术管路系统示意图图4A、B本技术行走装置主视图和俯视图。图中标号如下1底座2滑片泵 3万能式升降管4防爆电机5框架 6操作平台7操作平台护栏8行走胶轮 9牵引架10直梯 11操作平台护栏门 12管道12’耐油胶管 13计量表14、14-1、14-2、14-3阀门 15转向节16固定立轴 17连销18导向轮半轴19固定连接拉板 20活动连接拉板21导向半轴固定拉板22底座支撑柱 23牵引环 24固定立轴25立轴轴孔 27过滤器 28防爆开关29防爆磁力启动器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实施例本技术是一种移动式收发油装置,是由底座1、框架5、操作平台6、行走装置31、油泵管路系统和电气系统等组成,底座1上端联结有框架5,框架5上端设置有操作平台6,在底座1上及框架5内,装设油泵管路及动力系统;底座1下部设置行走装置,行走时,将机动车挂在牵引架9上的牵引环23上,带动行走胶轮8滚动,就可将整个装置移至作业位置;底座下端设置有4个支撑柱23,作业时将支撑柱23放下,用插销控制其高度,使其和地面接触,以此稳定平衡整个装置;在操作平台6的周围设置有操作平台护栏7和操作平台护栏门11;其中,电气系统由电源电缆、防爆开关28、防爆磁力启动器29与防爆电机4相连接形成电气系统;其中,油泵管路系统如图3所示,其 表示发油路线、“→”表示收油路线,滑片泵2通过对轮与防爆电机4连接,在滑片泵2的进出口配置有管道12,管道12上安装有耐油胶管12’计量表13和过滤器27,通过阀门14控制收发油时的计量,收油时将阀门14-1和14-2关闭、将阀门14和14-3打开,发油时将阀门14-1和14-2打开、将阀门14和14-3关闭,而滑片泵2的出口、入口不普通,即实现收、发油两种功能;管道12的上端连接有万能式升降管3并与转向节15连接,在操作平台6上操作的人员可随时调整其角度;其中,行走装置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如图1和图4所示,由导向部分和从动部分组成,其导向部分由导向轮半轴18、固定立轴16、24与立轴轴孔25用螺母连接在一起,并将固定立轴16、24的一端与底座1的下端固结在一起,通过固定连接板19、21与活动连接拉板20用连接销17连接形在导向部分。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收发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底座(1)、框架(5)、操作平台(6)、行走装置(31)、油泵管路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在底座(1)上端联结有框架(5),框架(5)上端设置有操作平台(6),在底座(1)上及框架(5)内,装设油泵管路及动力系统;底座(1)下部设置行走装置;底座下端设置有4个支撑柱(23);在操作平台(6)的周围设置有操作平台护栏(7)和操作平台护栏门(11);其中,电气系统由电源电缆、防爆开关(28)、防爆磁力启动器(29)与防爆电机(4)相连接形成电气系统;其中,油泵管路系统由滑片泵(2)通过对轮与防爆电机(4)连接,在滑片泵(2)的进出口配置有管道(12),管道(12)上安装有耐油胶管(12’)、计量表(13)和过滤器(27),通过阀门(14)、(14-1)、(14-2)和(14-3)控制收发油;管道(12)的上端连接有万能式升降管(3)并与转向节(15)连接;其中,行走装置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其由导向部分和从动部分组成,其导向部分由导向轮半轴(18)、固定立轴(16)、(24)与立轴轴孔(25)用螺母连接在一起,并将固定立轴(16)、(24)的一端与底座(1)的下端固结在一起,通过固定连接板(19)、(21)与活动连接拉板(20)用连接销(17)连接。专利摘要一种移动式收发油装置,该装置是由底座、框架、操作平台、行走装置、油泵管路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在底座上端联结有框架,框架上端设置有操作平台,在底座上及框架内,装设油泵管路及动力系统;底座下部设置行走装置;底座下端设置有支撑柱;在操作平台的周围设置有操作平台护栏和护栏门。该装置结构紧凑,操作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67D7/00GK2373434SQ9921197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孙庆斌, 相俊生, 李廷祥, 王志忠, 陶维有, 朱爱民, 王守民 申请人:孙庆斌, 相俊生, 王志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收发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底座(1)、框架(5)、操作平台(6)、行走装置(31)、油泵管路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在底座(1)上端联结有框架(5),框架(5)上端设置有操作平台(6),在底座(1)上及框架(5)内,装设油泵管路及动力系统;底座(1)下部设置行走装置;底座下端设置有4个支撑柱(23);在操作平台(6)的周围设置有操作平台护栏(7)和操作平台护栏门(11);其中,电气系统由电源电缆、防爆开关(28)、防爆磁力启动器(29)与防爆电机(4)相连接 形成电气系统;其中,油泵管路系统由滑片泵(2)通过对轮与防爆电机(4)连接,在滑片泵(2)的进出口配置有管道(12),管道(12)上安装有耐油胶管(12’)、计量表(13)和过滤器(27),通过阀门(14)、(14-1)、(14-2)和 (14-3)控制收发油;管道(12)的上端连接有万能式升降管(3)并与转向节(15)连接;其中,行走装置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其由导向部分和从动部分组成,其导向部分由导向轮半轴(18)、固定立轴(16)、(24)与立轴轴孔(25)用螺 母连接在一起,并将固定立轴(16)、(24)的一端与底座(1)的下端固结在一起,通过固定连接板(19)、(21)与活动连接拉板(20)用连接销(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斌相俊生李廷祥王志忠陶维有朱爱民王守民
申请(专利权)人:孙庆斌相俊生王志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