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可移动环境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0593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2:45
一种车载可移动环境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支杆,稳定杆,数据处理装置,底座,移动车和8个监测传感器S1-S8,其中支杆包括具有第一长度L1的第一短支杆和第二短支杆,以及具有第二长度L2的第一长支杆和第二长支杆,稳定杆具有4个支杆固定点,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并且测量数据更加准确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检测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现代的生活和工作中,良好质量的环境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好处。然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诸多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汽车尾气等原因,使得产生 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氮硫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等多种有害的气体或粉尘,这些物质会对人 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也会造成雾霾,尤其是我国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活环 境变的越来越恶劣,由于环境问题造成人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概率也持续增加。 室外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环境污染等级的划分、环境污染情 况的评估以及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规律等方面的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环 保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以及理论基础。因此,对于环境中的气体、液 体、粉尘等物质的检测意义重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室外环境监测装置结构复杂,操作复 杂,成本高,测量数据不够准确,目前并没有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经济适用,测量数据 准确的室外环境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 并且测量数据更加准确稳定的车载可移动环境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可移动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支杆,稳定杆,数据处理装置, 底座,移动车和8个监测传感器S1-S8; 支杆包括具有第一长度L1的第一短支杆和第二短支杆,以及具有第二长度L2的第 一长支杆和第二长支杆,其中L1和L2满足,L1 = 0.37L2;稳定杆具有4个支杆固定点Ml,M2, M3,M4,其中固定点Ml,M2,M3,M4分别位于距离稳定杆的顶端4cm,17cm,28cm,33cm处,稳定 杆的底端连接一底座,其中底座用于将稳定杆稳定在与一平面垂直的方向上; 移动车包括车体、车轮以及拉杆,底座上设置有通孔,固定件穿过通孔将底座固定 在车体上; 第一长支杆和第二长支杆,第一短支杆和第二短支杆被设置为:第一短支杆的中 点可拆卸的连接于M2处,第二短支杆的中点可拆卸的连接于M4处,第一长支杆的中点可拆 卸的连接于Ml处,第二长支杆的中点可拆卸的连接于M3处,并且稳定杆和所有支杆垂直; 其中监测传感器S1-S8分别位于第一短支杆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出,第二短支 杆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处,第一长支杆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处,第二长支杆的第一端 点和第二端点处,监测传感器S1-S8用于测量环境参数D1-D8,并且将环境参数D1-D8发送至 数据处理装置。 数据处理装置固定于稳定杆的下部,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通讯 装置和显示装置,数据处理装置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来自监测传感器S1-S8发送的测量环境 参数D1-D8并传输至微处理器,其中所述微处理器对测量环境参数D1-D8进行处理具体方式 为: Dn= (D1+D2)/2;D22= (D3+D4)/2; D33= (D5+D6)/2;D44= (D7+D8)/2; Di3 = P · Dii+(1_P) · D33; D24 = P · D22+(l-P) · D44; D = P · Di3+(1_P) · D24; 微处理器对测量环境参数D1-D8进行处理后的结果D发送至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每一个支杆在中点位置能够折叠。 进一步地儿2长度为43〇11儿1为20.64〇11。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 或PM2.5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传感器为一氧化氮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 器、硫化氢传感器、甲烧传感器、氮气传感器、氨气传感器或二氧化硫传感器。 进一步地,第一短支杆和第二短支杆,以及第一长支杆和第二长支杆位于同一平 面,并且使得四个支杆的第一端点位于同一侧,第二端点为于另外一侧。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可移动环境监测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底座固定在移动车上,拉动拉杆带动车轮滚动使得车体移动至目标位置,调 整具有第一长度L1的第一短支杆和第二短支杆,以及具有第二长度L2的第一长支杆和第二 长支杆,使得L1和L2满足,L1=0.37L2,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将各个支杆安装在稳定杆上的 支杆固定点上; (2)对监测传感器S1进行测试:在同一位置,利用一标准监测传感器获取一个标准 测量环境参数,并且每隔1分钟通过监测传感器S1获取一个测试测量环境参数,共获得4个 测试测量环境参数,分别计算测试测量环境参数相对于标准测量环境参数的相对误差值N, 若N〈0.3%,则测试成功,进入步骤(3),否则进行重新校准,重复步骤(1)-(2); (3)分别对监测传感器S2-S8进行和步骤(2)-样的测试步骤,如所有监测传感器 S1-S8都测试成功,则进入步骤(4),否则重复步骤(1)-(3); (4)利用监测传感器S1-S8,在同一位置同时测量第一组测量环境参数D1-D8,并且 以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将第一组测量环境参数D1-D8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 置通过通讯装置接收第一组测量环境参数D1-D8并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第一组测 量环境参数D1-D8进行如下处理后得到第一组的处理后的结果D: Dn= (D1+D2)/2;D22= (D3+D4)/2; D33= (D5+D6)/2;D44= (D7+D8)/2; Di3 = P · Dn+(1-P) · D33; D24 = P · D22+(l-P) · D44; D = P · Di3+(1_P) · D24; (5)再次利用监测传感器S1-S8,在同一位置同时测量第二组测量环境参数D1-D8, 并且以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将第二组测量环境参数D1-D8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 理装置通过通讯装置接收第二组测量环境参数D1-D8并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第二 组测量环境参数D1-D8进行如下处理后得到第二组的处理后的结果D: Dn= (D1+D2)/2;D22= (D3+D4)/2; D33= (D5+D6)/2;D44= (D7+D8)/2; Di3 = P · Dii+(1_P) · D33; D24 = P · D22+(l-P) · D44; D = P · Di3+(1-P) · D24; (6)将第一组的处理后的结果D和第二组的处理后的结果D进行平均计算,得到两 组的处理后的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监测结果,微处理器将最后的监测结果发送至显示 装置进行显示。 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可移动环境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可以实现: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2)对装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具体的优化,各个部件的位置及相互连接关系经过精 心的设计,使得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并且结果更加稳定,不会因为干扰使得测试结果造成 太大的偏差,并且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类似的结构的装置。 3)独创性的优化设计了测量数据的处理方式,使得结果更加准确,测量参数稳定 准确。 4)移动车的设置使得装置机动性更强,在室外可以减少人力操作,简便胜利,移动 操控更加便捷。【附图说明】 图1车载可移动环境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只是用于本发 明的进一步说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可移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杆,稳定杆,数据处理装置,底座,移动车和8个监测传感器S1‑S8;其特征在于:支杆包括具有第一长度L1的第一短支杆和第二短支杆,以及具有第二长度L2的第一长支杆和第二长支杆,其中L1和L2满足,L1=0.37L2;稳定杆具有4个支杆固定点M1,M2,M3,M4,其中固定点M1,M2,M3,M4分别位于距离稳定杆的顶端4cm,17cm,28cm,33cm处,稳定杆的底端连接一底座,其中底座用于将稳定杆稳定在与一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车包括车体、车轮以及拉杆,底座上设置有通孔,固定件穿过通孔将底座固定在车体上;第一长支杆和第二长支杆,第一短支杆和第二短支杆被设置为:第一短支杆的中点可拆卸的连接于M2处,第二短支杆的中点可拆卸的连接于M4处,第一长支杆的中点可拆卸的连接于M1处,第二长支杆的中点可拆卸的连接于M3处,并且稳定杆和所有支杆垂直;其中监测传感器S1‑S8分别位于第一短支杆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出,第二短支杆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处,第一长支杆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处,第二长支杆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处,监测传感器S1‑S8用于测量环境参数D1‑D8,并且将环境参数D1‑D8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固定于稳定杆的下部,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通讯装置和显示装置,数据处理装置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来自监测传感器S1‑S8发送的测量环境参数D1‑D8并传输至微处理器,其中所述微处理器对测量环境参数D1‑D8进行处理具体方式为:D11=(D1+D2)/2;D22=(D3+D4)/2;D33=(D5+D6)/2;D44=(D7+D8)/2;P=D1+D2+D5+D6D3+D4+D7+D8;]]>D13=P·D11+(1‑P)·D33;D24=P·D22+(1‑P)·D44;D=P·D13+(1‑P)·D24;微处理器对测量环境参数D1‑D8进行处理后的结果D发送至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衍玲刘全英韩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泰美联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