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55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一种配制分装液体药剂包括各种内服、外用的真溶液、胶体液、乳浊液、混悬液的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该机将加热器、调温器探头及搅拌喷管一起设置在溶解桶中,搅拌机构由磁力泵为主组成,在出液管上设有四通阀,引出的二条分装管中至少一条管上设有过滤器,分装管的出液嘴与分装盘中的药瓶口对应,而分装盘及分装通断开关均由一分级传动机构控制同步转动,整体结构置于壳体内,各操作指示装置设在壳体面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机构紧凑简练、配制效率高,并可杜绝配制药液时染菌嫌疑。(*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一种自动配制分装液体药剂包括各种内服、外用的真溶液、胶体液、乳浊液、混悬液的自动配制分装机,具有加热溶解调温机构、搅拌机构、过滤分装机构等。以往药液的配制分装基本上是人工操作量杯溶解、漏斗过滤、倾倒式或虹吸式分装,操作烦杂,且不能保证没有污染,针对这些问题国内一些医疗单位先后开发出几种配液机,公告号为CN1050831A及CN2077280V的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配液机及多功能配液桶技术。前者结构比较复杂,操作程序基本上采用电子技术控制,但在配制分装混悬液时,容易出现电磁阀堵塞,至使操作失灵等缺陷;后者仅考虑到药液的混配,忽略了成品药液的分装操作而影响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国外一些单位也先后开发了几种药液稀释及配制装置,公告号为EP0370549及JP63-127496的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一种“药液成份稀释装置和方法”及“混悬液的制备及装置”技术。前者只能用于药液成份的稀释,不能用于多种液体剂型的配制,且又不能过滤溶液剂;后者只能用于混悬剂的配制,不能用于其它液体药剂的配制与分装,也影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能自动完成内服、外用的真溶液、胶体液、乳浊液混悬液的配制、分装等操作。该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将加热器、调温器探头及搅拌喷管一起设置在溶解桶中,搅拌喷管与磁力泵的出液管连接一起,与溶解桶连接一起的磁力泵的出液管为T形管,上节设有回流阀,下节设有四通阀,与四通阀中二出液口相连的二条分装管中至少一条管上设有过滤器及滤液回流管,分装管出液嘴与分装盘中的药瓶口对应,而分装盘由一分级传动棘轮机构转动,在分装管上设有分装通断开关与分级传动棘轮机构联动,使该开关的通断与分装盘的转动同步,整机结构置于壳体内,各操作与指示装置设在壳体面板上。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配制量大,速度快、效率高、从加热、搅拌、溶解到过滤分装均为封闭式,可杜绝染菌嫌疑,不仅运用于真溶液的配制、过滤分装,而且更适用于混悬液、乳浊液、胶体溶液的配制与分装,并能使混悬剂分装均匀。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在分装管上还设有空位控制开关机构,其电触点开关(57)对着分装盘上药瓶位置,通过电行程触点启动或不启动电磁铁压杆动作使该开关通或断,这样能确保转动分装盘正对分装管出液嘴,无药瓶时,分装工作自动停止,既使磁力泵及分装盘电机仍处在工作也无妨,药液通过回流阀流回到溶解桶中,另回流阀还起调节分装速度与流量作用,另在滤液回流管(4)上最好也设有此类回流阀,本专利技术还可在空位控制开关的结构上做进一步设置,在分装盘传送药瓶机构上也将进行铺展。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观示意图。图5为空位控制机构示意图。其中1.溶解桶;2.加热器;3.调温探头;4.过滤液回流管;5.回流阀;6.出液管;7.四通阀;8.过滤器;9.分装通断开关;10.空位控制开关;11.接瓶盘;12.电动机;13.减速箱;14.传动曲轴;15.分装偏心轮;16.搅拌喷管;17.磁力泵;18.流量调节夹;19.空位偏心轮;20.分装管;21.药瓶;22.送瓶盘;23.分装盘;24.棘轮;25.传动皮带;26.转角齿轮箱;27.链条;28.分装控制板;29.空位控制板;32.分装控制杆;33.空位控制杆;34、35.铰接板;36.棘爪连杆;37.棘轮轴;38.棘轮壳;39.电动机座架;40.棘爪;41.减速箱主动轴;42.防尘盖;43.液位计;44.壳体;45.检修门;46.万向轮;47.手动分装按钮;48.电源指示灯;49.四通阀旋钮;50.空位转换开关;51.搅拌分装按钮;52.电动机按钮;53.加热按钮;54.调温仪;55.电磁铁压杆;56.管夹;57.电触点开关;58.触点开关复位弹簧。如图所示,结合前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将加热器(2)、调温探头(3)、搅拌喷管(16)及配制分装控制机构等设计成整机,能自动配制分装各种药液,其中搅拌机构系由磁力泵(17)、出液管(6)、回流阀(5)、搅拌喷管(16)等构成,其泵优先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允许空转的磁力泵,不仅噪音低,还保证了无渗漏,磁力泵(17)在此能起回流搅拌、加压分装药液与加压过滤等多种作用。磁力泵(17)通过回流阀(5)进行药液回流,在药液流经过滤器(8)时,过滤器(8)内的空气自动排除,取代了人工排气的烦杂操作,本实施例设计的四通阀(7)上除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外,还可设有排污口以便清洗,这也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方案,当然该四通阀(7)有一截止位,且其它这类数位几通阀也是本专利技术考虑的范围。控制分装盘(23)转动的分级传动棘轮机构系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其机构主要由电机(12)、减速箱(13)、传动曲轴(14)、棘爪(40)棘爪连杆(36)、棘轮(24)及棘轮轴等组成,本实施例中药瓶(21)分装传动机构组成还包括有送瓶盘(22)、接瓶盘(11)与分装盘(23)及其它们的传动机构,且其传动机构与分级传动棘轮控制的分装通断开关(9)同步联动,结构上通过转角齿轮箱(26)、链条(27)等来实现,这样能提高药瓶(21)的分装效率与自动化程度,以电控为主的空位控制开关(10)设置时也考虑到了与上述分装盘(11)及分装控制开关(9)同步联动的方案将能带来些积极效果,具体的讲,空位控制开关(10)将由空位控制板(29)、空位偏心轮(19)、铰接板(35)、控制杆(33)、复位弹簧、管夹(56)及其上方的电磁铁压杆(55)与电触点开关(57)及复位弹簧(58)组成,而分装通断开关(9)则由分装控制板(28)、铰接板(34)、管夹(56)、控制杆(32)及其复位弹簧等组成,通过与减速箱主动轴(41)一起转动联接的分装偏心轮(15)与空位偏心轮(19)带动分装控制板(28)与空位控制板(29)运动,使分装通断开关(9)、空位控制开关(10)与分级传动棘轮同步运动,此时,空位偏心轮(19)设计成较分装偏心轮(15)的偏心距小,使空位控制开关(10)较分装控制开关(9)迟开早关,以解决分装中滴、冒、漏现象,需要说明的是管夹(56)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图示中一种结构,其它的如旋转塞结构均可。整个操作过程是先将需要配制的原辅料及溶剂加入到溶解桶中,盖上防尘盖(42),按加热器按钮(53),再将调温仪(54)调到所需温度数,打开磁力泵按钮(51),回流搅拌后,再打开电机按钮(52),同时打开四通阀(49)至过滤或不过滤位置,根据药瓶的装量调节流量节夹(18)至所需的装量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包括加热溶解调温机构、搅拌机构、过滤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加热器(2)、调温器探头(3)及搅拌喷管(16)一起设置在溶解桶(1)中,搅拌喷管(16)与磁力泵(17)的出液管(16)连接一起,与溶解桶(1)连接一起的磁力泵(17)的出液管(6)为T形管,上节设有回流阀(5),下节设有四通阀(7),与四通阀(7)二边出液口相连的二分装管(20)中至少一条管上设有过滤器(8)及滤液回流管(4),分装管(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包括加热溶解调温机构、搅拌机构、过滤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加热器(2)、调温器探头(3)及搅拌喷管(16)一起设置在溶解桶(1)中,搅拌喷管(16)与磁力泵(17)的出液管(16)连接一起,与溶解桶(1)连接一起的磁力泵(17)的出液管(6)为T形管,上节设有回流阀(5),下节设有四通阀(7),与四通阀(7)二边出液口相连的二分装管(20)中至少一条管上设有过滤器(8)及滤液回流管(4),分装管(20)的出液嘴与分装盘(23)中的药瓶(21)口对应,而分装盘(23)由一分级传动棘轮机构控制其转动,在分装管(20)上设有分装通断开关(9)与分级传动棘轮控制机构联动,使该开关(9)的通断与分装盘(23)的转动同步,整机结构置于壳体(44)内,各操作与指示装置设在壳体(44)面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宽钱存生胡蓉倪岳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