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安装件的边框结构以及使用其的组件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34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安装件的边框结构,该边框结构包括:框架、连接板、中间立柱和插脚;其中,框架包括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依次用插脚固定连接,右边框与上边框用插脚固定连接;上述各边框在与插脚连接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四边角处;中间立柱位于上下边框之间,中间立柱借助中间立柱安装板将中间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下边框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该边框结构的组件产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边框结构采用三重固定方式,整体框架强度更高,长期使用不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部件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安装件的边框结构以及使用其的组件产品
技术介绍
目前的框架连接结构不稳固,长期使用易变形,并且外形不美观,整体安装工艺烦琐,劳动强度大,批量生产加工成本高;另外,制作成型的框架过于笨重,使用场合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安装件的边框结构以及使用其的组件产品。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装配安装件的边框结构,该边框结构包括:框架、连接板、中间立柱和插脚;其中,框架包括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依次用插脚固定连接,右边框与上边框用插脚固定连接;上述各边框在与插脚连接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四边角处,当框架需要固定在物体上时,连接件穿过该第一安装孔后穿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到该物体上;中间立柱位于上下边框之间,中间立柱借助中间立柱安装板将中间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下边框相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为三角形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当框架需要固定在物体上时,连接件穿过该第一安装孔后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固定到该物体上。优选地,所述中间立柱为方管。优选地,在该中间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加工成沉头拉铆螺母,用所述中间立柱安装板与内六角沉头螺丝固定。优选地,所述中间立柱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所述框架为铝型材框架,和/或,插脚与各边框之间采用抽芯铆钉固定连接。优选地,该插脚为塑料插脚,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主体部两端的第一连接插口和第二连接插口,第一连接插口和第二连接插口分别插入需要连接的两边框端部的中空结构内,并通过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插口和第二连接插口与两边框进行固定;主体部呈直角弯折形状。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使用如前所述的边框结构的组件产品,该组件产品包括所述的边框结构,还包括安装件,该安装件装配在由中间立柱分割框架所形成的空间中。进一步地,该安装件为一个或多个。进一步地,该安装件为白板和/或地形板组件;该地形板组件为立体地形板组件或平面地形板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边框结构采用三重固定方式,整体框架强度更高,长期使用不变形:框架四边角固定连接为第一重基础固定;框架四边角处的连接板固定为加强型的固定方式;中间立柱的固定:起支撑上下框架铝型材、防止型材变形作用的同时,可以分割框架的空间。本技术提出的采用该边框结构的组件产品,其整体框架强度更高,长期使用不变形;再者,中间立柱分割的空间也确保能够装配各安装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边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边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文中所用的“第一”、“第二”等表述只是为了区分特征,并无具体含义。本技术提出的边框结构如图1和2所示。该边框结构包括:框架1、连接板2、中间立柱3和插脚4。其中,框架I包括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依次用插脚4连接,右边框与上边框用插脚4连接,插脚4与各边框之间采用抽芯铆钉等连接件固定。各边框在与插脚连接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安装孔,连接板2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当框架I需要固定在物体上时,螺钉或螺母等连接件穿过该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固定到该物体上;由于连接板2位于框架的四边角位置,因此还有助于加强边框间的固定。中间立柱3位于上下边框之间,用以支撑上下边框,防止框架变形的同时,也可以分割框架的空间;中间立柱3借助中间立柱安装板将中间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下边框相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板2为三角形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孔加工成沉头拉铆螺母,用三角形连接板与内六角沉头螺丝固定。所述中间立柱为方管,在该上、下端部分别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加工成沉头拉铆螺母,用中间立柱安装板与内六角沉头螺丝固定,相应地,上下边框在与中间立柱连接的位置处还设有第四安装孔,便于安装。所述中间立柱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插脚为塑料插脚,如图2所示,该塑料插脚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主体部两端的第一连接插口和第二连接插口,第一连接插口和第二连接插口分别插入需要连接的两边框端部的中空结构内,并通过抽芯铆钉等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插口和第二连接插口与两边框进行固定;主体部呈直角弯折形状。为了美观,主体部弯折处的外侧可形成弧形倒角。所述框架选用铝型材。抽芯铆钉选用M3 X 10抽芯铆钉。方管选用50 X 50X 1.5mm方管,沉头拉铆螺母选用M5沉头拉铆螺母。内六角沉头螺丝选用M5 X 15内六角沉头螺丝。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使用该边框结构的组件产品,该组件产品包括安装件,该安装件装配在由中间立柱分割框架所形成的空间中。其中,该安装件为一个或多个。该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两个、三个等。该安装件可以为装饰用材及显示用材,装饰用材例如油画等各种装饰性的东西;显示用材例如大尺寸的屏幕、电子白板、投影幕、3D地图板、平面地图板等等。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装配安装件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边框结构包括:框架、连接板、中间立柱和插脚;其中,框架包括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依次用插脚固定连接,右边框与上边框用插脚固定连接;上述各边框在与插脚连接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四边角处,当框架需要固定在物体上时,连接件穿过该第一安装孔后穿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到该物体上;中间立柱位于上下边框之间,中间立柱借助中间立柱安装板将中间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下边框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三角形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当框架需要固定在物体上时,连接件穿过该第一安装孔后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固定到该物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立柱为方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中间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加工成沉头拉铆螺母,用所述中间立柱安装板与内六角沉头螺丝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立柱为一个或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铝型材框架,和/或,插脚与各边框之间采用抽芯铆钉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脚为塑料插脚,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主体部两端的第一连接插口和第二连接插口,第一连接插口和第二连接插口分别插入需要连接的两边框端部的中空结构内,并通过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插口和第二连接插口与两边框进行固定;主体部呈直角弯折形状。8.—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边框结构的组件产品,其特征在于,该组件产品包括所述的边框结构,还包括安装件,该安装件装配在由中间立柱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装配安装件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边框结构包括:框架、连接板、中间立柱和插脚;其中,框架包括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依次用插脚固定连接,右边框与上边框用插脚固定连接;上述各边框在与插脚连接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四边角处,当框架需要固定在物体上时,连接件穿过该第一安装孔后穿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到该物体上;中间立柱位于上下边框之间,中间立柱借助中间立柱安装板将中间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下边框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视美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