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以及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24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板以及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包括:向外部发射光的出光面;位于出光面的相反面的反射面;以及入光面,其形成在连接出光面与反射面的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且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在离所述入光面相隔一定间距的区间上形成且厚度一定的平坦部,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形成的入光部,该入光部的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板以及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以及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单元,更为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入光面上设有锯齿状图案的导光板以及含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BLU:BackLightUnit)是向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后方提供光线的光源装置的一种,其不仅会直接影像画面的亮度、颜色的再现度、视野角、明暗比、可读性等影像品质、还会形影电能消耗、产品寿命等参数,且背光模组是成本占整个液晶显示装置成本的20~50%左右的核心部件。背光模组因光源的安装位置不同可大致分为直下式(direct-lit)和侧光式(edge-lit)。直下式直接使用设在画面正后方的光源向液晶面板方向发射的光,而侧光式使用设在画面的所需位置的光源向侧方向发射的光,并通过导光板向液晶面板侧引导该光,借此向显示面板提供光。比较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光式背光模组可知,侧光式在产品的厚度、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直下式在产品的亮度、明暗比、画面均匀度、影像再现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如上所述,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设在画面的所需位置并向侧方向射出光,因此与直下式进行比较时,侧光式背光模组具有亮度较低的缺点,因此有必要研究可提高亮度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通过调节入光面附近的厚度的方是提高亮度的导光板以及含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技术方案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向外部发射光的出光面;位于出光面的背面的反射面;以及入光面,其形成在连接出光面与反射面的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且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所述导光板包括在离所述入光面相隔一定间距的区间上形成且厚度一定的平坦部。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形成的入光部,该入光部的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变化。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用于照射光的光源以及具有板状主体的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与所述光源相对且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的入光面、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向外部射出光的出光面以及、位于所述出光面的相反面的背面。所述主体包括形成在离所述入光面一定间距的区间上且其厚度一定的平坦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且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大的范围内变化的入光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靠近入光面的导光板的厚度发生变化,借此增加从入光部入射导光板内的光量,并控制光路,借此提高导光板的整体亮度。【附图说明】图1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4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的入光部的概略图;图5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的入光面的概略图;图6是与图5所示的入光面的厚度相关的坐标;图7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的入光部和平坦部之间的边界线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入光部的截面图;图9是图7所示的入光部的截面图;图10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的入光部被沿入光面的垂直方向切开的截面图;图11是与图10所示的入光部的厚度相关的坐标;图12是图10所示的导光板的入光部中的光路的示意图;图13是现有的导光板的入光部中的光路的示意图;图14是图10所示的导光板的入光部的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5是与图14所示的入光部的厚度相关的坐标;图16是图10所示的导光板的入光部的另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7是图10所示的导光板的入光部的另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8是图10所示的入光部形成在导光板两侧的示意图;图19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制造方法的顺序图;图20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锯齿状图案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21是图20所示的锯齿状图案形成装置的平面图;图22是图20所示的锯齿状图案形成装置的截面图。【附图符号的说明】1000:导光板1200:主体1220:入光部1240:平坦部2000:液晶显示装置2200:显示面板2300:背光模组3000:图案形成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以及含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单元进行详细说明。另,对于任何附图符号,只要有相同或者对应的构成要素,可引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参照号码,且可省略对其进行的重复说明。为方便说明,对图示的各组成元件的大小或者形状可进行扩大或者缩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向外部发射光的出光面;位于出光面的背面的反射面;形成在连接出光面和反射面的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且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具有在离所述入光面一定间距的区间上形成的厚度统一的平坦部。所述导光板上还具有形成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且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大的范围内变化的入光部。所述入光部包括,与所述入光面相邻而成且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区间和与所述平坦部相邻而成且厚度逐渐变小的第二区间。所述入光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区间和所述第二区间之间且厚度一定的第三区间。在所述入光部中,所述第一区间和所述第二区间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区间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区间的长度小。所述第一区间的厚度变化率的绝对值比所述第二区间的厚度变化率的绝对值大。所述入光面的厚度比所述平坦部的厚度厚,所述第一区间的厚度变化量比所述第二区间的厚度变化量小。所述入光面的厚度比所述平坦部的厚度越大,从光源入射的光量会越多。在所述入光面和第一区间的表面上可接收入射光,从而可提高从光源入射的光量。根据形成在所述出光面和反射面的两侧的曲折部,所述入光部的厚度会发生变化。所述入光面形成在所述多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所述入光部以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导光板的一端,所述平坦部形成在从所述入光部至所述其中一侧面的相反侧侧面的区间上。所述入光面分别形成在所述多个侧面中的相对的一对侧面上,所述入光部以与所述一对入光面相对应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导光板的两端,所述平坦部以与所述一对入光部相连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导光板的中央部分。所述入光面沿其宽度方向其厚度的增减会反复。所述入光面上设有锯齿状(serration)图案,该锯齿状图案沿所述宽度方向重复形成,且其重复的间距与所述入光面的厚度增减的重复间距相对应。在所述入光面中,位于所述锯齿状图案的凹部的厚度可比位于所述锯齿状图案的突部的厚度大。从所述凹部向所述突部移动时,所述入光面的厚度可逐渐变小。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凹部的厚度和所述突部的厚度均比所述导光板的平均厚度大。沿所述入光面的垂直方向,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会从所述入光面起先有增加后再减小。沿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观察时,入光部与平坦部之间的边界线呈现与锯齿状图案相对应的形状。沿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观察时,在从入光面至所述边界线的距离中,从所述凹部至所述边界线的距离比从所述突部至所述边界线的距离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用于照射光的光源以及具有板状主体的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与所述光源相对且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的入光面、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向外部射出光的出光面以及、位于所述出光面的相反面的背面。所述主体包括形成在离所述入光面一定间距的区间上且其厚度一定的平坦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且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大的范围内变化的入光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其包括:向外部发射光的出光面、位于出光面的背面的反射面、以及入光面,其形成在连接出光面与反射面的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且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在离所述入光面相隔一定间距的区间上形成且厚度一定的平坦部;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形成的入光部,该入光部的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31 KR 10-2015-0045743;2015.03.31 KR 10-2011.一种导光板,其包括:向外部发射光的出光面、位于出光面的背面的反射面、以及入光面,其形成在连接出光面与反射面的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且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在离所述入光面相隔一定间距的区间上形成且厚度一定的平坦部;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形成的入光部,该入光部的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变化,其中,所述入光部包括,与所述入光面相邻而成且厚度会增大的第一区间和与所述平坦部相邻而成且厚度会变小的第二区间,且其中,所述入光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区间和所述第二区间之间且厚度一定的第三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区间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区间的长度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区间的厚度变化率的绝对值比所述第二区间的厚度变化率的绝对值更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入光面的厚度比所述平坦部的厚度更厚,所述第一区间的厚度变化量比所述第二区间的厚度变化量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当所述入光面的厚度比所述平坦部的厚度越厚,从光源入射的光量会越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在所述入光面和第一区间的表面上接收入射光,从而提高从光源入射的光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根据形成在所述出光面和反射面的两侧的曲折部,所述入光部的厚度会发生变化。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入光面中沿其宽度方向上的厚度会有重复增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镕尹种文朴旼京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新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