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龄为50-59周的麻黄鸡种鸡蛋现代化育雏及各阶段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0068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周龄为50-59周的麻黄鸡种鸡蛋现代化育雏及各阶段饲养方法,属于家禽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淮南麻黄鸡育雏饲养方法;采用的方案:麻黄鸡育雏包括育雏前期、育雏中期及育雏后期;所述育雏前期为对1-14日龄麻黄鸡幼雏进行培育,所述育雏中期为对15-28日龄麻黄鸡幼雏的进行培育,所述育雏后期为对29-42日龄麻黄鸡进行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育雏环境条件易控制,节约热能,便于消毒,节约垫料和饲养成本,观察幼雏方便,利于生产管理,提高麻黄鸡幼雏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
技术介绍
淮南麻黄鸡是安徽省肉蛋兼用型优质地方良鸡种,具有高产和快速生长的特点,但目前还没有适合该地方鸡种的营养标准,所用饲料的营养水平不当,消化利用率低,造成饲料资源浪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相同生产条件下采用大群饲养试验,采用3个不同的蛋白质比例梯度,根据生产性能指标,比较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对麻黄鸡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得出雏鸡蛋白质的最佳需要量。此外禽蛋孵化率的高低受种禽年龄、种蛋品质和孵化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产蛋周龄种蛋存放天数可影响孵化率。为此,试验研究了不同产蛋周龄和种蛋存放天数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针对不同产蛋周龄适时调整种蛋存放天数以达到最佳孵化效果。本专利技术还采用公母鸡分群饲养方式,以达到增产增收。仔公鸡90日龄上市平均体重比公母混养方式增加19%以上,同时成活率和商品鸡均匀度均有所提高,可以提高商品的一致性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提供,以达到增产增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于是由下列步骤组成: 禽蛋孵化:选择周龄为50-59周的种鸡,收集种蛋,收集后分别存放3-4天进行孵化,种蛋贮存温度17?18°C,湿度70%?80% ; 入孵前对孵化器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0-42mL、高锰酸钾20-22g,在温度20?26°C、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密闭熏蒸20分钟,入孵前将种蛋于24-26 °C的环境中预热4?9小时; 孵化器温度38.0?38.TC,湿度控制在第一段58%?60%、第二段55%?56%、第三段54%?56%、第四段51%?53%,至18天时落盘至出雏机,出雏机的温度均控制在37.2?37.3°C; 育雏前期:0-14日雏鸡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栗控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I日龄雏鸡羽速自别雌雄,公、母分群饲养,日粮由53.0%玉米、35%菜籽柏、5%预混料、3.7%高粱、2%豆油、0.3%蒜瓣、1%莴笋叶粉组成的蛋白质含量为20%的高蛋白营养配方;(该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 2 200000IU; VD 2100000IU;VE >400 IU;VK3>94 mg; VBi > 40 mg; VB2 > 320 mg; VB6 > 60 mg; VBi2 >0.4mg;烟酸 2 1000 mg;泛酸 2 300 mg;叶酸 2 20 mg;生物素 2 2 mg;铜Ig;铁 1.29 g;猛2.38g;锌 2 g;砸4.5 mg;碘 7.5 mg;钴2.4mg;钙91.2g;磷 51.2 g;食盐0.06g;水分 < 10%) 育雏中期:15?28日龄育雏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栗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日粮由59.3%玉米、29.3%菜籽柏、5%预混料、3.7%高粱、1.4%豆油、0.3%蒜瓣、1%莴笋叶粉组成的蛋白质含量为18%的营养配方; 育雏后期:29-42日龄育雏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栗控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日粮由76.5%玉米、12.8%菜籽柏、5%预混料、3.6%高粱、0.8%豆油、0.3%蒜瓣、1%莴笋叶粉组成的蛋白质含量为12%的营养配方,日粮中补加0.0003%必需氨基酸(EAA),同时添加0.0001%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 7周龄开始林网放养,公鸡90天作为仔公鸡上市,母鸡放养至18周龄后笼养产蛋,45-60周龄产蛋后作优质老母鸡上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在育雏前期,增加雏鸡日粮中蛋白水平,雏鸡的采食量无显著差异,但是日增重提高,这表明高蛋白水平的日粮适合仔鸡日增重的提高,并可以在相同条件下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在育雏后期,雏鸡对蛋白质的敏感程度较低,日粮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雏鸡的生长性能影响较小,科学合理的蛋白质水平有利于鸡场经济效益和优化饲料配方。在不同的饲喂阶段选择适宜的蛋白质水平能够,提高雏鸡的生产性能,节约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还采用公母鸡分群饲养方式,以达到增产增收。本专利技术方法中育雏环境条件易控制,节约热能,便于消毒,节约垫料和饲养成本,观察幼雏方便,利于生产管理,提高麻黄鸡幼雏存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于是由下列步骤组成: 禽蛋孵化:选择周龄为55周的种鸡,收集种蛋,收集后分别存放4天进行孵化,种蛋贮存温度17.5°C,湿度76%; 入孵前对孵化器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2mL、高锰酸钾22g,在温度23°C、相对湿度76%的条件下密闭熏蒸20分钟,入孵前将种蛋于24°C的环境中预热4?9小时; 孵化器温度38.0?38.TC,湿度控制在第一段58%?60%、第二段55%?56%、第三段54%?56%、第四段51%?53%,至18天时落盘至出雏机,出雏机的温度均控制在37.2?37.3°C。育雏前期:0-14日雏鸡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栗控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I日龄雏鸡羽速自别雌雄,公、母分群饲养,日粮由53.0%玉米、35%菜籽柏、5%预混料、3.7%高粱、2%豆油、0.3%蒜瓣、1%莴笋叶粉组成的蛋白质含量为20%的高蛋白营养配方。(该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 > 200000IU; VD >100000IU;VE >400 IU5VK3 >94 mg; VBi > 40 mg; VB2 > 320 mg; VB6 > 60 mg; VBi2 >0.4mg;烟酸 2 1000 mg;泛酸 2 300 mg;叶酸 2 20 mg;生物素 2 2 mg;铜Ig;铁 1.29 g;猛2.38g;锌 2 g;砸4.5 mg;碘 7.5 mg;钴2.4mg;钙91.2g;磷 51.2 g;食盐0.06g;水分 < 10%) 育雏中期:15?28日龄育雏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栗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日粮由59.3%玉米、29.3%菜籽柏、5%预混料、3.7%高粱、1.4%豆油、0.3%蒜瓣、1%莴笋叶粉组成的蛋白质含量为18%的营养配方。育雏后期:29-42日龄育雏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栗控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日粮由76.5%玉米、12.8%菜籽柏、5%预混料、3.6%高粱、0.8%豆油、0.3%蒜瓣、1%莴笋叶粉组成的蛋白质含量为12%的营养配方,日粮中补加0.0003%必需氨基酸(EAA),同时添加0.0001%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7周龄开始林网放养,公鸡90天作为仔公鸡上市,母鸡放养至18周龄后笼养产蛋,45-60周龄产蛋后作优质老母鸡上市。【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于是由下列步骤组成: 禽蛋孵化:选择周龄为50-59周的种鸡,收集种蛋,收集后分别存放3-4天进行孵化,种蛋贮存温度17?18°C,湿度70%?80% ; 入孵前对孵化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周龄为50‑59周的麻黄鸡种鸡蛋现代化育雏及各阶段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于是由下列步骤组成:禽蛋孵化:选择周龄为50‑59周的种鸡,收集种蛋,收集后分别存放3‑4天进行孵化,种蛋贮存温度17~18℃,湿度70%~80%;入孵前对孵化器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0‑42mL、高锰酸钾20‑22g,在温度20~26℃、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密闭熏蒸20分钟,入孵前将种蛋于24‑26℃的环境中预热4~9小时;孵化器温度38.0~38.1℃,湿度控制在第一段58%~60%、第二段55%~56%、第三段54%~56%、第四段51%~53%,至18天时落盘至出雏机,出雏机的温度均控制在37.2~37.3℃;育雏前期:0‑14日雏鸡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泵控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1日龄雏鸡羽速自别雌雄,公、母分群饲养,日粮由53.0%玉米、35%菜籽粕、5%预混料、3.7%高粱、2%豆油、0.3%蒜瓣、1%莴笋叶粉组成的蛋白质含量为20%的高蛋白营养配方;(该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200000IU;VD≥100000IU;VE ≥400 IU;VK3≥94 mg;VB1 ≥40 mg;VB2 ≥320 mg; VB6≥60 mg;VB12 ≥0.4 mg;烟酸 ≥1000 mg;泛酸 ≥300 mg;叶酸≥20 mg;生物素≥2 mg;铜1g;铁 1.29 g;锰 2.38 g;锌 2 g;硒4.5 mg;碘 7.5 mg;钴2.4mg;钙91.2g;磷 51.2 g;食盐0.06g;水分≤10 %)育雏中期:15~28日龄育雏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泵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日粮由59.3%玉米、29.3%菜籽粕、5%预混料、3.7%高粱、1.4%豆油、0.3%蒜瓣、1%莴笋叶粉组成的蛋白质含量为18%的营养配方;育雏后期:29‑42日龄育雏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泵控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日粮由76.5%玉米、12.8%菜籽粕、5%预混料、3.6%高粱、0.8%豆油、0.3%蒜瓣、1%莴笋叶粉组成的蛋白质含量为12%的营养配方,日粮中补加0.0003%必需氨基酸(EAA),同时添加0.0001%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7周龄开始林网放养,公鸡90天作为仔公鸡上市,母鸡放养至18周龄后笼养产蛋,45‑60周龄产蛋后作优质老母鸡上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全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西麻黄鸡禽业原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